岳阳楼怀古的经典散文
一下车,我就迫不及待地去看岳阳楼。岳阳楼是我肚子里的一条老蛔虫了。我心中的岳阳楼该是巍峨的,起码得有五六层吧。唯有如此,人才能极目洞庭湖,放眼大世界。然而,现实中的岳阳楼却让我的心凉了半截——才三层!人微微仰头,就能看尽它的全貌。其实,这样的岳阳楼才是合情理的。它的平凡,正好说明这块土地的贫瘠。而唯其贫瘠,才招致诸多的迁客骚人来这儿吃苦。想当年,还是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大环境下,政府才有点资金来修这岳阳楼。这修缮的资金还真是不易!
这样一寻思,我对岳阳楼就谅解且肃然了。
拾级而上,随手触摸那古老的栏杆,我就感觉到一些沧桑的味道。那工正的碑刻,一下子拉近了我与古人的距离。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我们本是前不见逝者后不见来者的匆匆过客。倘若古人没有什么遗物,我们彼此间实在无法联系起来。而我们的世界将是何等的狭小?我们的心境将是何等的寂寥?我们的聪慧的先人们,发明了诸多“在此一活”的方法,或留墨于纸张,或造楼于水滨,或凿河于平原,或架桥于山间……文本流香,飞跃着他们的思想;实物革新,展示着他们的智慧。
岳阳楼算是滕子京给我们后人留下的遗物,算是范仲淹给我们后人留下的“遗笔”。它的珍贵就在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就在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感。倘若没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这岳阳楼的名声能流传多远?倘若没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滕子京和范仲淹又能流传多久?滕子京的聪明在于借人之笔,留己之为;而范仲淹的聪明刚好在于借人之地,留己之名。
倚窗而望,但见洞庭湖在炎炎烈日之下静静地卧着。没有波澜,没有船只。日光与水光相融,茫茫如雾。极目远眺,不见山峦。
该是怎样的山呢?该是怎样地衔着?该是怎样的长江呢?该是怎样地吞着?疲惫不堪的洞庭湖上,实在也找不着完美的答案。就听听水的絮语罢。
都说鱼儿离不开水,真正离不开水的恰是人的心!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看上去是分开说的,实则是一个整体。山和水都是人心的依赖,是仁者智者共同的乳。一个人,读了万卷书不够,还得行万里路,读万卷山,读万卷水。滚滚长江被多少人读过了?浩浩黄河被多少人读过了?八百里洞庭包蕴了多少世间哲理?又被多少人品味过了?谁能将水的丰厚一一领略?既然读不尽,那就长此以往地读吧,那就修一座楼吧,那就常常抽空儿来坐坐吧,来看看吧。如果说洞庭湖是一部深厚的书,那么岳阳楼就是一把沉稳的座椅。
楼傍水而立,水傍楼而流,楼作中介,是人心走近水的跳板。
楼几经破败,几经修缮,今之楼已非昨之楼。
湖几经屯田,几经缩小,今之湖已非昨之湖。
岁月流逝,人物皆非。多了过客,少了骚人。带走了热闹,而留下了寂寥。
但是《岳阳楼记》伴着两个人的名字,依然醒在碑上,醒在人的心里,且成不朽。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