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我们的村落的经典散文
年近了,思乡的脚步在梦中上下翻飞。那原本溢满秦腔的村落,静守着冬日萧瑟,家家户户大门紧闭。那悄无声息的云朵,像天空的叹息,走过一个个晨夕。就算冬日暖阳,乡亲们聚在一起,无非深情仰慕着那些才能非凡,功勋卓著的人们。
无须多问,能驻留在农村的人们,不是老弱病残孕,就是闲适散淡颓。那些在乡镇上举足轻重的头面人物,大都在城市买的有房,候鸟般来来去去。被困在原地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心甘情愿的闲适散淡,对苦心奋斗而飞黄腾达兴趣不够;还有一种是不得已而为之,暂时性在此休养生息,待机会成熟而静观其变。村落逐渐隐退成一个符号,种豆南山下的愿景正在被各种园林湿地,采摘园和体验馆所替代。佝偻着背的老农,咳嗽不止的邻居,呆滞目光的大婶,鼻涕满脸的孩童,逐渐会被文明和教养驱逐,那七零八散的村落,在岁月的风蚀里蜷缩成一个个大大的问号。毕竟,诗意田园要比自然村落让人观感舒服得多。
那些没有开发价值的村落,在最原始的土路上阡陌交错。没有对外交流的村落就没有造血机能,慢慢就会枯萎衰竭。虽然我们都在那里长大,但是要让那些最原始的村落重换生机,必须要真正飞黄腾达才行。那里的父老乡亲们,从骨子里心底里也瞧不上我们这些在城里面混得和他们差不多的人们,尽管农村和城市的发展不在一个频道上。他们有时候还会笑话我们,为了一把青菜和人讲价还价。那种很朴素的理念,让奋斗了半辈子的城里人感觉浑身不自在,因为他们说得有道理。
我们苦心打拼,跳出农门来到城市,究竟为了什么。远方的文明在向我们不住地招手,遥远的梦幻海市蜃楼般诱导着我们年轻的灵魂。母亲般的村落,渐行渐远。我们能有多大的能耐,主要看我们的活动能力。最终选择在哪里,哪个行当,还是要看母亲的素养和品格。能做好自己的孩子,一般前途都不会太差。小时候,我们行事为人的标准就是母亲的心愿。我不能那样做,因为我的母亲会不高兴,会失望。这是我们最朴素的底线,所以我们奋斗,为您坚持。村落里的母亲,几乎各个都没有上过几年学,念过几本书。但是,她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都能把自家的孩子教育成人。可见,智慧在贫瘠的村落处仍然可以生根发芽,以它优雅的姿态缓缓向外发散辐射。
自在不自在,不能只看表面看白天,黑夜中的叹息和哭泣,是村落最真的情怀。那滑落在脸颊上的清泪,无声地宣泄着挫败的心酸。村落低成母亲的胸怀,双手托起所有跌落的雄心壮志,干瘪的身体供养着雄浑深梦。在外面混得再不好,也不想回村,因为怕母亲伤心。万不得已,我们还是回村,大山张开怀抱依然欢迎我们。
村落就像坐在公交车走廊里的大叔,和其他乘客以同样的速度在时光里穿行。满手的老茧,满脸的皱纹,满身的尘土,在生活里就像一道独特的风景,拍打着太阳的余辉,让人怅然若失。街道上行走着各色人马,其中就有村落里最原始的形态,像移动的影像,幻化着最本真的样子。我的眼里虽然溢满了泪水,但是我的心不会欺骗我,我就是想亲亲他们,我最贫瘠的村落。那里的夕阳像血染的缎面,在心底里随风招展;那里的清晨如启封的美酒,召唤着我不计前嫌勇往直前;那里的一日三餐散发着五谷清香,是我最深的记忆。平时可能看不出,关键时,就会挺身而出。
还记得那片名为《人证》的小小说吗?那位向残疾人索取残疾证的售票员,不管她的敬业精神多么执着,最终还是败诉在众人的谴责和盛怒里。村落是破败不堪,农民是显得有些木讷,那些贫穷的人们看似落后,作为地球上共存的圣灵,我们在人格和生存权确是一样一样的。我落后又怎么样,你先进又怎么样,不都是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在锦绣时光里晨钟暮鼓?日子里,总有些大众化的东西,小众化的动向,深深地埋在岁月的村落里。
几个人代表不了村落,几条河流汇集不成大海,几个字写不出我的想法,魂牵梦绕的还是我贫穷的村落,那里有我们母亲的影子和魂灵。我们走在大街上,时不时会看见弯腰驼背拉着煤车的老伯,坐在街道角落里卖土鸡蛋的老妈妈,菜市场上笨拙地称秤的老大娘,公交车上拘谨的老婶子……这些人就是村落里最后的生灵,来向远古的仙人们致敬的。我们凭什么看不习惯?最不济,你走你的阳关道,他们行他们的独木桥。
有一个暗拍的视频:一位拾荒者得到了一位好心人的馈赠,来到餐馆就餐。当他遭到一位顾客的驱逐和嘲讽时,大多数人们都自发起来维护这位拾荒者的就餐权利,甚至有人理直气壮和那位驱逐拾荒者的顾客论理争执。可见,人们内心深处的阳光,总是能照耀灰暗的乌云。潮流,总在良善和真美中熠熠生辉。
当我们面对创新无能为力时,不妨回过头来亲亲我们的村落,这里有我们朝思暮想的灵感和挚爱。因为我们从这里出发,最终还想回到这里。这里有我们种下的第一颗种子,其他的都是衍生而来的。秦腔好久不唱了,但是心声依旧在。好久没有说话,心,还泊在最初的码头。上岸之前,请亲亲我们的村落!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