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阅读方法

文章 2019-07-19 00:56:46 1个回答   ()人看过

一、传授阅读方法。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门路和程序。语文教学只有把读、写、听、说的方法教给学生,才能使他们的语文能力逐步形成和发展。具体到阅读教学,笔者认为,教师对课文的处理绝不能仅仅停留在把课文讲懂、讲透上,而要善于从课文中抽象出具体的阅读方法,教给学生举一反三的本领。

(一)教给学生阅读文章的一般方法。

1、能够根据作品的文体特征,抓住阅读的重点。

如阅读文学作品,要通过人物、情节、环境的分析,把握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倾向。如教学《故乡》,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人物闰土、杨二嫂的变化及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来理解文章的主题。

2、能够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进行学习,培养学生从小处着手,把握大局、感受文章思想和感情的能力。

文章总是表现某种思想或某种情感,这种思想或情感更多的时候是从细微处表现出来的,有时是一个动作,有时是刹那间的心理活动,有时是一个颇为奇特的用词,并且这样的表现恰恰是最真实的,最能贴近文章主旨的。

3、能够把握文章的总体情况,培养学生“居高临下”把握文章的能力。

文章的产生必然无法超越作者的思想、人生观等诸多因素,尽管它可以超越历史,但也总要受到时代的影响。因此,把握文本,必然要将作者与历史、时代相结合,才能真正把握文本更深层次的内涵。

(二)教给学生精读和略读的方法。

精读是一种精心细致地、逐字逐句逐段地钻研和体味,并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从文章中提取信息的阅读方法。教师在指导学生精读训练时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教师首先要提出自学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

2、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工具书,寻找参考资料,为深入研究文章提供借鉴。

3、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步骤和方法。

4、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寻疑、质疑、释疑。当学生发现不了问题时,教师可设疑,然后让学生通过阅读解疑。

5、教师要指导和训练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技术,比如先教给学生圈点、批注、摘要、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及札记的方法,然后加以训练。

略读则是一种运用精读得来的方法,略去或绕过文章中某些次要的方面,迅速掌握全篇的大意和纲目,抓住要领和主旨的阅读方法。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略读训练时,可要求学生多作跳读练习,以增强他们把握文章精目的能力。

二、培养阅读习惯。

所谓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见《吕叔湘论语文教学》)笔者以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主要培养学生以下几种习惯:

1、有序阅读的习惯。

学习一篇文章,都需经过从阅读到领悟的过程,其中包括感知、理解、鉴赏等环节,环节之间有序排列,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反映了阅读能力的层次不断提高。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种有序阅读的习惯。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首先应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写了什么。教师可布置以下预习题进行引导:

(1)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还刻画了哪些人?

(2)故事情节怎样?

(3)找出环境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的语句或段落,体会它们对表现主题、刻画人物的作用。这样有计划、有重点地布置预习题,能让学生熟悉、感知教材。

2、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要求学生养成勤查词典的习惯,不望文生义,不想当然,也不依赖别人。

3、积极发问的习惯。

从心理学观点看,“问题即思维”,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思维。善问的学生往往思路敏捷,思考问题深刻,在阅读中处于主动地位。因而是否善于就课文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是检验学生阅读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尺之一。笔者在阅读教学中总是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捕捉信息的习惯。

阅读的过程本身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捕捉信息的快慢与多少。通常课文前有预习提示,课文后有配套习题,这些都为学生理解课文提供了重要信息,教师在教学时应很好地加以利用。如果能养成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的习惯,则会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不是本文能够穷尽的。要学会好的方法,养成好的习惯,需恒心,靠勤奋。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切实做好学法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努力实现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内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三、叙事的阅读。

叙事所记之事一般来说都比较平凡,讲究以小见大;叙事很少有单一、完整、 曲折的故事情节,常以若干零碎、琐屑之事 来反映一个主题,这是“形散而神不散” 的特点在叙事中的体现;叙事取材于真 人真事,而不是借助虚构,因而更加重视行 文的技巧,其构思之精妙,结构之严谨,感 情之细微,尤其耐人寻味。

四、写景的阅读。

①要注意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征来绘形状物的。特 征即此事物与彼事物的区别,既有形状、色彩等外在 的方面,又有气质、神韵等内在的方面。抓特征的目 的不但是要求其形似,更要求达到本质上的神似。

②要注意作者是如何安排描写的顺序的,一般地说, 这类都以空间的转换为顺序。

③ 还要注意作者的观察点与被观察景物之间的关系, 注意观察角度的变化。

④最重要的,是把握融注于景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正确地领会作品的主题。

五、咏物的阅读。

咏物最鲜明的特点是托物言志,借某个事物 来表明某种意愿,抒发某种感情。

六、中考散文技巧指导。

选择当代精典的散文作为为材料是中考阅读的热点和重点,当代散文的写作题材的扩大使散文既具有记叙文和议论文的一些特点,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因而阅读考查的知识点相对比较全面,从而达到真正考查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

(一)技巧点拨。

1、会理散文的线索:

散文具有“形散”的特点,其实“散”的外在形式里蕴含着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和明析的脉络。我们首先要认真阅读全文,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注意抓住两条线:

一是明线叙述线索可按场景的转换、观察点的转移、事情的发展等展开;

二是作者的感情线索,这是暗线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或多或少的感情在里面,作者对人态度的变化、对景的喜好程度、对事情的判断,我们要抓住。在此基础上整体感知,有助于我们把握住文章的精髓所在。

2、会品散文的语言:

散文的语言有一种特殊的美,它像诗词而凝炼、优美、形象、含蓄;它又像口语而浓淡皆有,自然流畅。我们的品析时,首先要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把品析的语言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其次注意把握好角度,一般从准确性、严密性、句式、修辞、意蕴等角度分析。

3、会抓散文的重点句:

一般要注意散文的三种句:

一是起始句,它往往出现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紧扣主题,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容易把握作者的情感。

二是过渡句,往往是场面的变换、叙述角度的变化的过渡,抓住它能理清文章的脉络。

三是点明主旨句,它常常出现的文章的末尾,抓住它能把握住文章的主旨。

(二)真题解析。

听泥土说话

(1)儿子失败了,带着沮丧从那个城市回来。母亲是个哑巴,从菜园里回来,见了儿子就明白了一切,用手比划着,又觉得比划不清。于是,将准备放下的锄头又拾起来,挖了一块土递给儿子。

(2)这一夜,儿子没睡。月光照在方桌上,方桌上放着那块泥土。儿子望着泥土出神。后来,他仿佛感觉到泥土在跟他说话。是啊,没什么大不了的,就算输光了一切,家乡的泥土输不掉。就算不被任何城市收留,这块泥土会接纳他。就算失败如影相随,只要是块泥土,播下种子总有发芽的机会。儿子看着泥土一夜没睡,对着月光想了一夜。

(3)第二天,儿子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带上那把泥土上路。儿子的心如泥土般踏实,性格如泥土般坚韧,待人如泥土般诚恳,为人如泥土般坦荡。

(5)十年的挣扎、打拼,儿子成功了。一身光亮从城里回来,得意洋洋。

(7)一如十年前的那个夜晚,月光照亮了儿子屋里的小方桌和方桌上这块新的泥土。眼前的情景让儿子想了又想,又和泥土对了一夜的话。泥土永远处在低处,所以不会从高处落下来,跌得很痛。月光下,只有泥土黑漆漆一片,它不以光亮示人,它的光芒永在内心,才有质朴浑厚的力量。泥土不会因为身处山峰而自傲,也不会因为身处低谷而自卑。每一块泥土都很自然、平静、从容,所以才如此博大、深厚。

(8)第二天,儿子走了,带着深深的羞愧。

(9)从此,儿子处世如泥土般低调,性情如泥土般内敛,为人如泥土般虚心,对待成败得失泥土般自然、平静和从容。

(10)几年之后,与儿子同时发迹的伙伴,三三两两地从很高的位置掉下来,跌得很痛。只有儿子一步一步走得很稳。

(11)“发迹之后,我就扔掉了那把土。不过,好在失败之前,母亲送给了我这把土。”儿子常对朋友们说,“再把这把土扔了,就等于扔掉了我的整个人生。”

1、文章构思巧妙,两次写儿子在不同经历中倾听泥土说话,第一次是在听到的是:第二次是在时倾听,听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泥土”仅仅是指自然界的泥土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全文,仿照第(8)段,在第(3)段的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

第二天,儿子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再把这把土扔了,就等于扔掉了我的整个人生”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本文,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昔有孟母,为儿成才,三迁居地;更有岳母,苦心刺字,教儿“精忠报国”。

材料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材料三:有一对年轻父母,在空中缆车坠毁的瞬间,擎起爱的双臂,将儿子高高托起。父母不幸遇难,儿子的生命却保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仔细阅读原文不难发现哑母的特殊的教育方式,两次用泥土来教育儿子,第一次是失败时回家,哑母给我以信心;第二次是我成功时,哑母教育我,不要自高自大。

第2题是对文题的理解,要联系平时学过的一些文章《背影》,不难发现泥土不仅是字面义,而且更是母亲对儿子的爱。

第3题仿写句,第八段是:“带着深深的羞愧。”注意句子的格式就行了。

第4题理解句子的含义要联系联系本文的中心,抓住母亲对儿子独特的教育方式,表明儿子对爱的理解。

第5题是一道综合实践题,是对主题的加深了解,也体现了对我们的人文教育,说明母爱无所不在。

参考答案:

1、失败;失败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念,只要播下希望的种子,就一定会有成功的机会。成功;成功了,不要得意洋洋,应该谨慎、低调、虚心的待人处事。

2、文中的“泥土”不仅仅是指自然界的泥土,更是母亲的化身。母亲平凡、朴实如泥土,她巧妙地借泥土告诫儿子如何为人处世,并传达出对儿子深深的爱。

3、带着无比的自信。(带着灿烂的笑容;带着美好的梦想。)

4、画线句子意味深长。此时的儿子已深深地领悟到:这把土寄托着母亲的期盼,蕴含着为人处世之道。如果失去了这些,就意味着失去了人生的一切。

5、母爱是无声的,母爱是无私无畏的,母爱是无处不在的。

(三)实战演练。

城市农夫

①我的舅舅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几年前一个深秋的清晨,他挑着两个圆滚滚的蛇皮袋,踏上了开往城市的班车。舅舅在那里替人夯基、打桩、拉板车、搞装修,但他最容易找到的工作还是砌墙抹灰。一个半拉子泥工的浆砌技术毫不逊于那些泥匠师傅,他过硬的基本功得益于家里砌牛栏厕所时的自我实践。身高只有1。6米,体重不过l00来斤的他就像一座小型火力发电机,仿佛他每天吃下的不是白米饭,而是乌黑的煤。他一肩能扛两包水泥,一天能砌l00多平方米的墙,一板车能拉500多块砖。

②舅舅的文化水平不高,勉强称得上是一个小学毕业生。他深知没有文化的苦,下决心培养孩子。如今,三个孩子一个在江西农大读书,两个在县城上中学,这在农村可是相当少见的。舅舅的负担自然是够重的,每年得交一万多元的学费。好在孩子们懂事,他们一边在课堂上读着朱自清的《背影》,一边想念自己当民工的父亲。他们几乎不花零用钱,在意念中把自己不必要耗费的体能蓄积起来和思念一同寄给父亲,同时用优异的成绩来赢取奖学金,以此默默地帮着父亲。这些,使长年在外用苦力挣钱的舅舅欣慰无比,也使他更下定决心不让自己的孩子在知识面前失去尊严。

③来到城市,他从一幢高楼到另一幢高楼,白天和工友们在蛛网似的脚手架上出没,宛如一只蜘蛛,靠巨大的定力将身体附着在网上;夜晚把自己劳累了一天的身子卷进棉被,形如一节横卧在工地上的涵管,然后在梦中展开对故乡的思念……

④近3年,舅舅都没有回家过年。在农村和城市这两块地里,他各有收获:前者收获的是每亩一千多斤的粮食,但付出的是种子、化肥、农药等不低的成本;后者收获的是每月近千元的现钞,而唯一的成本只是汗水,“利润”可观,但高空作业,难免有风险。显然,舅舅还是从城市这片庄稼地里看到了更多丰收的希望。春节留守在城里工地,省下了一笔回乡的路费,寂寞自然也少不了,他常和未回家的民工守在电视机前,把节目看了一遍又一遍。当他看到今年春节晚会上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朗诵《心里话》的情景,不禁流下了泪水。

⑤站在高空展读大地的容颜,城市越来越高大,而故乡却越来越渺远。潜意识里,舅舅试图从城市与乡村所形成的夹角中探求自己及家人的命运。他从这个夹角中看到了什么?或许看到了一座城市的繁华,当然还有一种失衡的感恩。但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留在每一块砖每一片瓦每一扇窗上的体温。我想告诉你,一块光洁无瑕的美玉,往往是由一双粗糙斑驳的手来打磨;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常常是由一群勤劳朴实的人来建造。一座城市因为有无数双这样的手、无数颗这样的心、无数个这样的人而倍感温暖。我的舅舅就是这样一名如候鸟般转徙于城市和乡村的普通的农民工。他有时想到自己一个月的收入还不及有些人挥霍掉的一顿饭钱,内心不免有些酸楚;但想到三个孩子的未来,又不由得宽慰起来。

⑥近日,接到舅舅的电话,说今年又不能回家过年了,他寄回了一年的劳动所得一万元钱,要我转交给他家里。从银行出来,我感觉手上的一沓钞票特别重,并且有种浓重的潮湿感,仿佛一捏就能渗出汗来。

⑦如果有一天,在城市的街头有一个满身灰尘,大口嚼着开花馒头的农民工与你擦肩而过,请你一定要在心里微笑着对他说声:“辛苦了!”

1、如果把本文标题改为“我的舅舅”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段写道:“他们一边在课堂上读着朱自清的《背影》,一边想念自己当民工的父亲。”孩子们为什么会在读《背影》时想到自己的父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1)④段:舅舅还是从城市这片庄稼地里看到了更多丰收的希望。舅舅“丰收的希望”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⑤段:一块光洁无瑕的美玉.往往是由一双粗糙斑驳的手来打磨。这句话里“光洁无瑕的美玉”用来比喻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④⑤段的画线句都提到舅舅的收入,它们所表达的意思矛盾吗?为什么?

(1)后者收获的是每月近千元的现钞,而唯一的成本只是汗水,“利润”可观。

(2)他有时想到自己一个月的收入还不及有些人挥霍掉的一顿饭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段中“仿佛他每天吃下的不是白米饭,而是乌黑的煤”一句,表现了舅舅饮食恶劣,生活艰难。

B、④段写“近3年,舅舅都没有回家过年”,这是因为舅舅一心投入城市建设,无暇顾及自己的家庭。

C、⑥段中“我”感觉“钞票特别重”,“一捏就能渗出汗来”,形象地表明“我”深刻理解舅舅打工的艰辛和家庭责任之重。

D、本文的主旨在于表现城市和农村不可分割的关系,肯定城市建设带动了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

6、阅读④段中下面这句话,结合链接材料揣摩舅舅当时的心理,完成后面的。

当他看到今年春节晚会上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朗诵《心里话》的情景,不禁流下了泪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城市农户”更能突出在城里打工的农民生活的艰辛,富有感染力。“我的舅舅”就显得一般,不能突出文章的主题。

2、因为作者把孩子们想说的话表达出来了,父亲在城里打工,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想念自己的亲人。

3、(1)舅舅“丰收的希望”有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人成材、能有比农村更高的收入、用自己的双手建筑的高楼。

(2)“光洁无瑕的美玉”用来比喻“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建筑”。

4、(1)不矛盾。前者是相对于农村的收入,后者是指相对城里的一些人的消费而言,它反映了我国城乡还存在很大的差别。

(2)

5、C。

6、舅舅流下的是感动的泪,因为他为孩子们的理解深深打动。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