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古地话嫘祖散文

文章 2019-07-18 21:36:36 1个回答   ()人看过

1

很古时候,咱这个地方叫西陵部落。说起来,那可是块风水宝地!西南面山峰肩挨着肩,长满稠密的山林,人拱进去不见日头;东北面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土地肥沃,河汊弯弯曲曲,鱼虾在水底乱窜,鹭鸶掠着水面一会儿飞,一会儿停。

深山出俊鸟,深水藏蛟龙啊。那时候,咱们的祖先沾了山水灵气,出了个不了起的女子,她呀,就是嫘祖。嫘祖小名叫皇娥,大名叫嫘祖,后来嫁给了大名鼎鼎的轩辕黄帝。论起来,她该是咱们的老姑奶奶呢!

嫘祖生在部落长家庭。那时咱西陵部落已经学会了播种五谷,使用耕作农具,可身上穿的还是树叶兽皮。嫘祖小时候也和其他孩子一样,夏天光着身子在树上爬、地下滚,冬天用树叶干草暖身、树皮兽皮遮羞。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发育成熟,不要说女孩,就是大老爷们,你说整天光着个身子啥看?

嫘祖十四五岁时,已出落成一个漂亮的大闺女。一天,她随父亲到西南山采果打猎。那时山上的野果多呀,满山遍野,红彤彤酸溜溜的。她蹦蹦跳跳,一边采一边吃,突然,在一片结满红桑葚的桑树林里,看见许多软乎乎白亮亮的东西。那东西有的结成片,有的结成嘟噜,像“吊死鬼”一样吊在树枝上,风一刮直晃荡。再仔细看,有许多毛毛虫似的东西,爬在桑树叶上,嘴里还不停地吐出又细又白的丝来。——后来嫘祖才知道这种会吐丝的东西叫野蚕。

嫘祖整天一闷心思,想找到一种能裹身子的东西,这回碰见了野蚕,就睁大了眼睛。她想,野蚕能吐丝结片,为啥人就不能用它来遮裹身子呢?这样一想,嫘祖激动得无心采摘野果了。她丢下手里的野果,摘下几片大的油桐树叶,又小心采下一些蚕茧,像宝贝疙瘩似的包好,坐在山坡上等待父亲。

等呀等呀,嫘祖不知不觉睡着了。她梦见许多蚕茧,抽出了许多丝线,又织出了许多锦缎。人们穿上这些锦缎,又柔软又结实,夏天可以蔽日遮羞,冬天可以保暖御寒,她扯上一件披在身上,一边旋转,一边咯咯地笑了……

嫘祖正自顾自笑嘞,有人把她推醒了,一抬头见是自己的父亲。父亲不解地问:“你刚才笑啥?树叶里包这些东西又有啥用?”嫘祖揉揉刚睡醒的眼睛,抿着嘴笑而不答。

别看咱西陵部落地界不大,可开化较早。其他部落还是乱婚群住,只知母亲不知父亲时,咱西陵部落已开始废除这种风俗了。嫘祖是长女,从小乖巧伶俐,遇事又好动脑筋,深得父母喜爱。嫘祖不回答父亲,父亲也不多问,他知道女儿这个机灵鬼又有啥新鲜点子了。

父亲记得,嫘祖很小的时候,别的孩子总是让大人在身上披树叶挂兽皮,她很有主见,自己偷偷找来兽骨,在石头上磨成锋利的骨针。有了骨针,又把野麻劈开取出麻丝,捻成细绳。凭借灵巧的双手,嫘祖把七零八碎的树叶、兽皮啥的,连在一起,缝制出了最早的衣裳!一时间,部落的其他人争着模仿。

你想,这样的衣裳,零碎又笨重,披挂在身上也不能完全遮羞蔽体呀!

2

从西南山回来,嫘祖四门不出。她把带回的蚕茧剥开,抽出细丝,又把细丝缠绕在泥制的陀螺棍儿上。嫘祖学蜘蛛结网的办法,试着把这些丝织成片儿,又用骨针缝成真正的衣裳。“世上没难事,就怕缠磨头”啊,咱们现在谁也想不出,当时嫘祖作的难,可她还是把第一片锦缎织成了,并且缝出了第一件象模象样的衣裳!

织锦和缝衣裳需要很多蚕茧。嫘祖和父亲一起多次上西南山,挑了几箩筐品种野蚕带回,又挖回成捆的桑树苗,栽种在部落周围。种的桑树苗容易成活,保住这些野蚕可不容易。秋冬时候,气温低,蚕结茧成蛹,蛹变蚕蛾拱出茧壳,蚕蛾附在秫杆上繁出蚕籽,蚕籽来年春天又孵出蚕娃儿。一开始,嫘祖并不懂得蚕的繁殖规律,蚕籽经常被冻死。通过很长时间观察和摸索,一到冬天,嫘祖就把蚕籽放到温暖的地方保存,开春把蚕籽放到贴身处,暖出小蚕来。现在咱们喂的家蚕,都是嫘祖那时好不容易驯养出来的!

嫘祖这人聪明又善良,她可不会“藏奸”。学会了植桑养蚕,又掌握了织锦缝衣的本领,就手把手教部落的其他人。那时咱西陵部落,男人采桑,女人养蚕,家家户户剥茧缫丝织锦缎。有了锦缎,就有了蔽体的衣裳,有了衣裳,西陵人就惹得其他部落高看几眼,纷纷来咱这里取经。这中间,就包括西陵部落往北三百多里强大的轩辕部落。

说是有一日,嫘祖正在房中织锦,忽然感到困倦,不知不觉靠着织机就睡着了。她梦见在一个大湖边游玩时,见到一个漂亮童子,从天上降到水边,对她说:“我是白帝的儿子,太白星的精灵,今日难得和你相遇,跟我来吧!”她就不知不觉跟着童子走去,走进一座十分高大的宫殿,宫殿里陈设非常豪华。童子一边招待用宴,一边请她欣赏无数美貌女子奏乐。美妙的乐声歌声令人陶醉,于是那童子轻挽她的手走出殿门向湖边而去。只见一棵桑树,有八九百尺高,树叶是红色的,树上结着一嘟噜一嘟噜的桑葚。童子说:“这株桑树一万年才结一回果,吃了可以延寿;桑叶可以助你养蚕。”说着,飞身上去采摘了许多桑葚,分给她一半。桑葚十分好吃,她吃了不禁觉得心动。后来看见湖里有只船,他们一起上了船,玩得十分开心。忽然,一阵狂风吹来,湖水汹涌翻腾,一个浪头将船打翻。

嫘祖被吓醒,才知是个梦。她心想,我咋做了这个奇怪的梦呢?咋会梦见童子和大桑树呢?她疑惑不解。

3

前面说到,西陵部落北三百多里是轩辕部落。这轩辕部落可不了得,来历不同一般。据书上讲,当初,神农氏之母生二子,长子为神农氏即炎帝神农氏。他是农业之神,首先发现了五谷,教会人们播种五谷,后又发明农具,教会人们耕作,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为解决人类的疾病之苦,他还尝遍百草,掌握其性能和作用,用来医治百姓。老二这一支则一直继承少典氏为部落长。后来,少典氏国妃在轩辕这个地方生下一子,就是后来的轩辕黄帝。

轩辕黄帝生来就不是凡人。据传,他母亲怀了二十四个月生下他,两个多月就能说话,几岁就会和大人们辩论。到了二十岁,他已厌烦了部落间的混战,总想着让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

话又说回来,别看他们轩辕部落厉害,有一样他们比不上咱们。咱们穿的啥?丝绸锦缎做的衣裳!他们呢,挂的还是什物郎当的树叶兽皮!轩辕黄帝听说后,就一心想到咱这里看看衣裳到底是个啥玩意儿,见见会做衣裳的嫘祖长得啥模样。

那是个春暖花开的季节,轩辕黄帝带领几个随从,披开杂草荆棘,走了三天三夜,来到咱这里。进入西陵地界,轩辕黄帝就感到与他们哪里不一样。人人穿的是长袍短褂,没有一人光着膀臂,见人作揖施礼,很有路数。经过打听,轩辕黄帝和嫘祖见了第一回面。

见到嫘祖,看到她合身得体的衣裳和美丽的容貌,再看看自己穿戴的啥,轩辕黄帝脸红到了脖子根儿。嫘祖呢,偷看了面前这个小伙子一眼,见他面色黑红,额头突出,身材高大魁梧,不像是等闲之辈,内心就暗暗欢喜。嫘祖和轩辕皇帝俩人单独“拍话”,这一拍就拍了三天三夜,谁也不感到瞌睡。轩辕黄帝要回去了,嫘祖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送到西陵亭那个地方。最后,嫘祖拿出自己织的一条丝巾送给轩辕黄帝,当做定情之物。现在在咱这里西部一带,男女相亲还流传着这种方式,叫做“换表记”、“换手巾”。不信你可以去打听打听。

不久,轩辕黄帝把嫘祖迎娶到轩辕部落。又不久,轩辕黄帝登上帝位,立嫘祖为正妃,就是正房大婆的意思。

嫘祖立为正妃后,教天下人种桑养蚕,织锦缝衣裳,天下百姓很快都有衣裳穿了。除了这,嫘祖还辅助黄帝治理天下,制定了许多新的制度和法令,使天下人过上了吃穿不愁的快活日子。

说来奇怪,嫘祖嫁给黄帝后,几年没有生育。有一天,她和黄帝出去游玩,路过“穷桑”这个地方,抬眼一看,见到的景物和她当闺女时梦见的一模一样。为了弄个究竟,嫘祖就请求黄帝,在那棵桑树旁盖了几间房子住了下来。一天晚上,嫘祖正打算睡觉,忽然见一颗星像彩虹一样从天而降,降到湖边消失了。嫘祖仔细一想,正是以前梦中见到的那个童子降落的地方。这样一想,她肚子里咯噔动了一下,就怀上孕了。以后生下长子少昊,他长得和梦中的童子,像一个模子磕出来的一样。原来,事前有定,少昊也是上天降下来的星君。少昊金天氏在位四十八年。生下少昊后,接着,嫘祖又生下次子昌意。少昊死后,昌意的儿子高阳继位,叫做颛顼帝。颛顼帝在位七十八年。

有人说你这是“瞎喷”。这一点也不“瞎喷”,书上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写着哩,不信你自己读读去。

咱还接着说。为了感谢赐子之恩,嫘祖从此就住在了“穷桑”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在西陵境内,那个大湖就取名叫“西陵湖”。嫘祖住下来后,就在湖边那棵高大的桑树上继续养蚕。桑叶是红的,蚕吃了红桑叶,就结出了红的蚕茧,抽出红茧丝后,嫘祖就织出了像天上彩霞一般鲜艳的锦缎。

4

西陵古地话嫘祖。逮住这个机会,俺再闲话几句。

衣食住行“衣”为先。嫘祖教人做衣穿衣,让人不再露屁股露肉,给人类做出了了不起的贡献。作为西陵后人,俺觉得脸上沾了很大光。

在咱西平,在嫘祖的故乡,扳指头数数,有不少习俗,有不少土话,还有不少器物、用具,到现在还有那时的一些影子呢。“新媳妇三天回门”、“麦梢黄,瞧老丈母娘”这些婚俗;三月初六唱大戏、敬蚕神,“蚕不养两茬”这些规矩;“男采桑,女养蚕,四十五天就见钱”这些顺口溜;吕墟出土的石纺锤、骨针和现在老婆儿还使用的绕线的陀螺这些东西,你说能是谁凭空捏造出来的?

俺想,根是根,梢是梢,啥事儿没有根会有梢?

俺又想,咱是嫘祖老姑奶奶的娘家人,咱该做些啥哩?说咱这里是嫘祖的故乡,说咱要打出啥“嫘祖文化品牌”,俺觉得这点子不错。可咱不能光说不练呀?咱得做几件像模像样的事儿让人瞧瞧。

做几件事儿,俺看不难,也没啥心虚的。嫘祖是咱们这儿的人,这没啥好怀疑的,咱的条件也不是不许可。咱有很多纺织厂、服装厂,还有据说是豫南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可咱仔细想想,咱有以“嫘祖”为注册商标的纺织品、服饰品吗?没有。“嫘祖”牌丝线,“嫘祖”牌服装,响当当的名字哪!咱西平自古到今就有植桑养蚕的传统,记得小时候,俺就养过好几笸箩蚕,结出白花花的茧拿到公社外贸去卖,换回一些钱补贴家用。那时俺就想,这些毛毛虫一样的东西还真“主贵”哩。到如今,咱咋就把这个传统几乎丢了呢?

还有,西平是西陵古地,咱们的酒,咱们的面粉,咱们的烟叶和小磨香油,咱们生产出来的任何东西,为啥不能以“西陵”牌命名呢?还有旅游,还有园区,还有道路和村庄……

“确山的石头遂平的沙,西平人会说大瞎话。”听到这句顺口溜,俺脑子里就蹦出毛主席他老人家的那句话:“不须放屁!”西平人咋啦?招谁惹谁啦?咱西平人聪明也算是丢人的事?俺就弄不明白了。没有聪明的西平人,没有聪明的嫘祖发明衣裳,谁能排排场场、人模狗样地站在人前?

俺还要说,聪明的西平人,咱还在等啥?咱们的嫘祖老姑奶奶手摇芭蕉扇,坐在西陵湖畔的大桑树底下,正远远地看着咱们呢!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