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范文:难忘儿时桑粒情

文章 2019-07-18 18:55:51 1个回答   ()人看过

我老家所在的自然屯有个热情洋溢的名字,亲仁里。距村委会所在地川头大约三里。儿时,就在川头村东头,曾经有一大片桑树地。

桑树园的面积,大约有百十来户的村落那样大。虽然没有去丈量过,但馋嘴的我们,早已踏遍了这里边的每寸土壤。这些桑树的起源,我们从不曾探究,只听说是过去用来养蚕的。蚕长什么样,也没见过,后来也只是从小学课本里学习过。

整块桑树地被土路一分为二,南北两半分别叫做前、后桑树地。那条路,弯弯曲曲,是村里男女老少的双脚踩出来的,是马车四轮车还有单车的轱辘轧出来的;一头连着村庄,另一头通向广袤的庄稼地。试想那么多株桑树,当年得供养多少只蚕,蚕又会吐多少丝,不得而知。养蚕的先辈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大片的桑树,后来已不再是养蚕基地,却成了村里男女老幼夏日时常光顾的果园。尤其是我们这些半大孩子,一有空闲,就成群结队地奔到这里。蚕以桑叶为食,我们喜欢吃的则是桑树的果实桑粒!

桑粒,学名叫桑椹。这是我们在念初中后,从语文课本里,鲁迅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中得知的。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因要求学生背诵,至今那一段我们仍记忆犹新,文中描述的那种妙趣盎然的生活境界特别令人想往。桑椹又作桑葚,又叫桑果、桑枣、桑泡儿等等,但我感觉还是叫桑粒最为亲切。

小学一二年级是在本屯亲仁里度过的,到了念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就需到村里的学校去上学,因为本屯只有两个班级。那时候家庭条件不好,连辆自行车都没有,三里多路只能步行。中午不能够回家,早上就用铝盒带上饭菜,以备午餐之用。时值五六月份,昼长夜短,天气炎热,会有两个小时的午休时间。上午第四节课一结束,我和一些小伙伴就匆匆地将盒里的饭吃干净,顾不得歇息打盹儿,就不约而同地去往桑树地。北桑树地距学校不到半里,那甜甜的桑粒便总是在我们的脑子里打转转,吸引着我们前去采摘。由于桑树多,枝繁叶茂,树影斑驳,那果实自然就不少。颗颗桑粒,或藏匿绿叶后面,或坠于青枝梢头;小而青的酸溜溜,大且红的甜汁汁。熟透的桑粒变做紫黑,粒粒饱满,透着光泽,让人一见,垂涎欲滴;用指尖轻轻一碰,往往自然坠落,塞进嘴里,柔柔的,嫩嫩的,赛过糖,胜于蜜,回味无穷。

枝头叶间,桑粒满满。站在树下,便触手可及;爬到树上,专挑熟透了的釆摘。桑粒的汁液很浓,颜色也重。不一会儿功夫再瞧,我们的手指、嘴唇就都变成了紫色。夏季里,我们大都穿着浅色背心,白色衬衫,若不小心弄上桑汁,就像洒上墨水一样,很难洗掉。小肚吃得差不多的时候,我们还会采摘一些熟了的桑粒,装进饭盒或方便袋里,等晚上放学后带回去给小弟小妹们吃,让他们也尝尝鲜果的美味。土路上,晌午或晚间,扛着锄头归来的大人们,感觉口干舌燥,也定会驻足片刻,聚到树下,采些桑粒吃。同其它植株一样,桑树怕旱喜雨。旱了,桑粒成熟缓慢,干瘪、青涩,食之无味。倘若逢场透雨,一夜过后你再来看,满树的枝桠绿叶间,便坠满了颗颗紫红饱满晶莹剔透的桑粒。清早,大人小孩,总会赶集似地聚到桑树地,既饱眼福,又解味觉,留连忘返,美不胜收!

采摘桑粒享受美味的日子,一直持续到我小学毕业。有时中午与小伙伴们同去,更多的时候是在星期天去。后来我上了初中以后,就只能在放暑假时偶尔去吃桑粒了。不知不觉,童年的那些往事早已远去;但儿时携同伴采桑粒那种特殊的韵味,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心里却越加浓烈。

可惜的是,一九九八年毕业季,我邀请伊通学友海东来家玩,去了川头水库,回来时想去光顾桑树园,采些久违了的桑粒尝尝。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那偌大一块桑树园,不知何时已荡然无存,被活生生地拓成了耕地,就连一颗桑树也找不到了。

儿时那一段段回忆带着温馨与甜蜜,同时也伴随着些许无奈与感伤。唉!时光飞逝,世事沧桑,变幻无常,往事真的像梦一场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