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散文:理想和现实
每次想说很多话,写的时候又不知从何说起。曾经看同学在人人上说,经常发表状态是心里不平静的表现。或许这也是我总是发发状态写写日志的原因,我大概是大脑太活跃的人,总是想到什么新鲜的东西又没有人说,有时还是很寂寞的吧~
前几日在家中看到一本很脏的池莉散文集,想来睡前无事,无网可上,看看倒也不错。不料一看看到很晚,双眼实在要合上,才昏昏睡去。今日和老郭一叙,送我几个文学史课上的幻灯片,又让我回顾了那些放下许久的东西。那些冷傲的,特别的,诗意的东西。又见张爱玲,又见顾城,又见王小波。从前初中为了买一本在书店看到的散文集,跑遍了整个襄城书市。高中为了买王小波的小说集,独自爬到高高的书架上战战兢兢的取下来。家中鲁迅,三毛,张爱玲,王小波,冰心书满一柜,都是很多年前买的。大学以后,很少添书,更很少看书。从前偶尔在湖经广袤的图书馆打着自习的名号翻上几眼小说,倒也小满足一下。而今去了更大的图书馆,却再无从前那种雀跃兴奋的心情。记得高三的时候,每日辛勤学习,总不断幻想,大学,就是在温暖的图书馆,阳光洒满一桌子,静静的看一天书。可是人长大了,书却看的越来越少了。连写起文章,都少了许多灵感。从前想到能想到的句子,都在渐渐粗糙的生活中淡化了。我总想,做一个精致的人,看许多书,偶灵感将至,也能提笔,洋洋洒洒写上一篇,变化成铅笔字。然而生活却是不断在向粗糙的方向进行,不看书,不阅杂志,甚至连报纸都不再关注。每天浸泡在泛滥的垃圾文化信息中,还自得其乐,实在觉得自己粗俗不堪。
是不是有一天,大脑中曾经记忆过的那些句子都要被遗忘。是不是有一天,第一次看到三毛文字的狂喜之情都要被磨灭。是不是有一天,连打开书柜拿一本的冲动都会被抹杀。是什么,消磨了我们充实精神失恋的原始动力?
上大学至今,想想,竟然不能回忆起任何一部读过的着作。从前牢记的西方文学史中的那些名字,偶尔在接头的广告板上看到,总觉得陌生不已。曾经仔细研究的希腊门柱的种类,也被我遗忘干净。以前总喜欢和老郭、刘子琦童鞋在一起讨论某些作品云云。还记得我和刘童鞋在武夷山上走的时候,讨论佛洛依德家里的几个女儿。这些事好像很久没有再出现过,以至于我甚至忘了曾经最想出国的原始动力。
幼时和大人说起长大想环游世界,却听大人笑称孩子们总这么想,长大了又变了。不料此想法一直埋藏心中,成了出国的原始动力。看更大的世界,走更多的路。这个世界竟有那么多奇妙的建筑,瑰丽的景色。如果人的一生,不能去爱琴海边吹吹风,不能去新德里感受下宗教的氛围,不能去欧洲观赏古老的城堡和浓郁的哥特巴洛克,将是多么的狭隘和封闭啊。我甚至固执的以为,只有在那些美丽的地方真正住上许久,才能嗅到那里真正的气味。固执的以为,不能用文字,图片或者手绘图记录下每一个精彩的地方,那么就犹如没有来过一样苍白。固执的以为,没有能和你享受同样心情和伙伴,那么自己一个人的心情,越欣喜,便越寂寞。可是这样一个人还是很难寻找到。然而青春和人生不能等待太久,于我这种既不会写字也不会画画的俗人来说,也许最好的办法,便是带上一个单反,独自去旅行。
老爸总时不时告诉我,出去是为了开阔视野。我也越发认识到这个事实。不知是年龄增长或是见识增加,一些想法在内心得到了巩固,人生的目的也越来越清晰可见。有些事,有些人,淡然了,无所谓了,除了父母,到没有什么牵挂与心的了。每个人有自己的人生轨迹,走自己的就好,心里真正的那些朋友好就好,那些无关紧要的,走在他们自己道路上的,无法改变也无需改变。或许多年以后,他们活的更好,或者活的不好,我也不会去羡慕或者感到优越。漠然,不知道是一种成长还是一种衰老。亦或许两者都是吧。
马上又是离别时,没几日便又要回去美米国。这短短十几日,却深深感到国内的好。不时感叹,不走是好,一份安定。走也是好,见见世面。不禁矛盾不已。一童鞋说道,多看点不是更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突然柳暗花明,也对,也许若干年后我还是回到这里,更甚回到原点。那我也心甘情愿,终老一生。因为这才是自己选择的,坚定不已的,不会后悔的人生。
我不是张爱玲,我做不到八岁要梳爱司头,十岁要穿高跟鞋,十六岁可以吃粽子汤圆,吃一切难以消化的东西。我也没有说出把中国画的作风介绍到美国去,我要比林语堂还出风头,我要穿最别致的衣服,周游世界,在上海有自己的房子,过一种干脆利落的生活的勇气。尽管世人不看好胡兰成,可是她曾经是寻觅到了自己的知音和情人。这样绚丽的一生,也只能去拜读拜读她的书罢了。
尽管这样,成不了自己幼时幻想长大后的模样。
但是,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不是么?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