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仙洞游记散文
距狼牙山西南方七公里处,有一九泉莲花山。九泉莲花山的主峰大展山半山腰,有一天然岩洞,名曰曹仙洞。传说列位八仙之一的曹国舅,曾出家在此修行,得道成仙。余虽早有耳闻,且向往已久,却终无缘光顾,非常遗憾。今年七月一日,正值党的九十周年生日,有幸应曹仙洞负责人蔡宝武、蔡宝库之邀,携老妻、孙女,一同前往曹仙洞观光。
天公作美,阴沉沉的云层遮住了火辣辣的日头,蒙蒙细雨荡去了往日的炎炎暑热。驻足停车场,玉皇殿、黄娘宫那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在飞云走雾中时隐时现,我不禁脱口赞道;‘啊!真乃人间仙境。’主人留我们在接待室小憩,我们滞留片刻,便随导游向曹仙洞进发。停车场距曹仙洞一百八十三米,一条七星水泥台阶路直通曹仙洞口,此盘山路安北斗七星图形所修,所以称七星盘山路。共四百零八级台阶。我们一行缘盘山路缓缓拾级而上,路旁古木森森,浓雾弥漫,万籁俱寂,只有淅淅沥沥的雨声伴我们同行。我们走在盘山路上,仿佛置身于九霄云天,望着脚下的飘渺的云雾,真的是飘飘欲仙了。徐徐的微风,拂去了我们身上的疲劳,也拂尽了我们心头的尘念。我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向曹仙洞攀去。
攀完七星盘山路,来到曹仙洞口。洞口坐南朝北,两扇铁门,铁门乃后人所设。洞口右侧矗立着曹国舅石雕高约6米,曹国舅,北宋开国元帅曹彬之孙,仁宗曹皇后之弟,官至中书令,后,来此修道,得道成仙。洞口前十米处有一巨石,名曰升天石。传说曹国舅修道
成仙后,登此石升天。洞口东侧百米之遥便是三清观,三清观那恢弘的建筑,翼然临崖,三两个道家弟子执帚端箕,行色匆匆,大概是去观中清扫。
云雾沉沉,雨意尤浓,我们在洞口停留片刻,便进入仙洞。步入洞中,仿佛置身于早春二月,一阵阵寒意袭遍全身。导游告诉我们,仙洞全长五百多米,高可达十五米,宽五十多米,能容纳一万多人,共分为四个厅:一二厅为明厅,三四厅为暗厅。
临洞口右侧一石井,井口盘卧一龙,井上方洞壁有一石壶,壶嘴滴水入井,此景为盘龙仙井。传说曹国舅修炼期间去玉坨朝圣,吕洞宾派来神龙,在此为其看门守护。
左侧矗立一石簪,西天王母留簪在此,为曹国舅驱妖辟邪。曾有人欲偷锯之,石簪流血,吓退贼人,从此无人敢窃。
前行,左侧一仙姑坟,相传一民女贤姑,为曹国舅相救,后寻曹国舅不遇,欲修道不成,遂悔恨而死,葬于此处。石坟缝隙中常常有水溢出,那是仙姑的眼泪。
再前行,便是八仙雕像,八仙或站或卧,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我不禁赞叹雕刻师傅技艺精湛,巧夺天工。
看罢过海八仙,便是十八龙会。某年河南大旱,十八条地龙经曹国舅指点,前往河南降雨救灾,归来曹国舅宴请众龙,众龙大醉不醒。若遇大旱之年,人们便来此祭拜,祈求神龙降雨,一直延续至今。
正欲前行,一石鼓挡住去路,此景为天罗地鼓,天罗嵌在洞顶,与地鼓相对。传说曹国舅在此修炼,天兵武请曹国舅上天,曹不允,吹起七洞箫,天兵闻听头痛欲裂,弃锣鼓慌忙而逃。
刚刚看罢天罗,洞顶一条条石鱼映入我眼帘,几十亿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海里生活着各种鱼类,后地壳变迁,便形成了这些鱼化石。
二厅是此洞最高最宽的一个厅,高约十五米,宽五十多米,站在厅中央,岩洞似偌大穹庐,五彩的灯似繁星闪烁,在此厅,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北海神龟,传说北海龙王曾奉御旨传曹国舅未成,遂变石龟留于此处。那汉钟离石像、天女散花更为形象逼真,引人入胜。驻足仙人戏台,仿佛仙人观戏的场景就在眼前,锣鼓丝竹之声响彻山洞,不绝于耳。
炼丹炉和仙药房相连,汉钟离和吕洞宾授法太上老君从天外飘然而至,授内丹之法,内修之术并告以太极两仪、四象之理,曹国舅技艺精进。
步入第三厅,我们观赏了仙人走廊、狐仙四姐妹、珊瑚礁、群龙戏海、棋台、八仙讲经台、龟驮金睛兽、小天河,仙人坐骑、骊山圣母雕塑、送子娘娘等景点,尤其是那小天河汩汩的流水和璀璨的珊瑚礁最引人瞩目,在此,我们朝拜了骊山圣母,祈求圣母造福于民。
游罢三厅,洞陡然变低变窄,窄得只容一人低头猫腰才能过得去。我们匍匐前行了十多米远,洞又高又宽敞了许多,不过比起前三厅还是小巫见大巫,这里洞小,自然景观也就少了许多,只有擎天柱和二龙戏珠尤为显眼。
游罢曹仙洞,我真正领略到曹仙洞厚重的文化底蕴和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下山的路上,云雾依然和我们结伴而行,云雾的飘渺,仙洞的扑朔迷离,使我身上也带有些许仙气,我陶醉了。曹仙洞几乎令我流连忘返。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