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的美还能在背景逗留多久
我们一直以为,我们是文明古国;我们一直以为,我们泱泱大国的民族建筑是独一无二的,也是文明和传统的标识符,让国际友人赞叹不已,这,着实令每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然而,近年来,在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的过程中,传统建筑已经面临着被大刀阔斧的改造,一些具有申遗的老古董也在被改造被毁灭的危机。这,又着实令每一个中国人感到揪心,这,也并非危言耸听。比如,享誉全球的八大古城之一的北京,就在发生着日新月异、脱胎换骨的被改造、被嫁接、甚至被毁坏的变化。因此,在经济建设热潮中保护古都风貌的形势就处于异常严峻的地步。
忆往昔,20XX年10月26日在当代北京的城市文化史上是黑色的一页。备受海内外舆论关注的文化名人赵紫宸、赵萝蕤的故居──北京市美术馆后街22号院,在经过长达两年之久的抗争和诉讼之后,终于在中外媒体和众目睽睽之下被推土机强行推倒,夷为平地。位于平安大街南侧的这一古老四合院是我国近现代著名学者赵紫宸、赵萝蕤的故居,它具有明代四合院的典型特征,具有罕见的象眼砖雕和精美的落地雕花隔扇和完整的院落格局,在北京的四合院中已极为少见。赵紫宸是著名的爱国主义者、我国现代基督教的著名领袖,曾是世界基督教最高国际组织──世界基督教协进会六大领袖之一。赵紫宸之女赵萝蕤教授是著名的比较文学专家和翻译家,她花费十几年心血翻译出版了《惠特曼全集》和艾略特的《荒原》,对中美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赵萝蕤的丈夫是著名的新月派诗人、考古学家陈梦家,他收藏的几十件精美的明代家具堪称国宝。正如我国最权威的文化学者、文物专家侯仁之、吴良镛、罗哲文、郑孝燮、舒乙等指出的,这一古老四合院集建筑、人文和文物价值于一身、有巨大价值。
当北京四处建金街、银街,孜孜追求成为中国的曼哈顿、华尔街时,作为文化中心的建设却几乎淡不可闻。在巨大商业利益和短期政治功利的驱动下,房地产开发中不受制约的商业化,致使古都文化风貌严重流失,令人痛心疾首的破坏文物事件不断发生。1993年中央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在旧城区已被全面突破,几无严肃性、权威性可言。很早就开始兴建的东方广场,经修改后仍超高近40米;金融街的主体建筑超高竟达68米。曾经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古老的牛街已经被改造成高楼林立的现代化景观。在1998年北京召开的世界建筑师大会上,来自各个国家的许多优秀建筑家没有掩饰他们对新北京的失望──他们以为还有一个唐诗一般美丽的北京。在新时期的建设性破坏中,北京的东方广场、菜市口大街工程等所起的带头和示范作用,其恶劣影响不可低估。
作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文化古都,目前北京市被列为保护单位的名人故居,国家级的2处(宋庆龄、郭沫若故居)、市级的11处(鲁迅、齐白石、梅兰芳等),而对外开放的总共只有6处,足令人汗颜。然而,我们仍然在那么狂热地不断拆毁历史文化遗址。关于中国人对待文物的态度,鲁迅曾痛切地说:懂行的是偷,不懂行的是烧。然而,北京的命运仍然掌握在我们手中,取决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智慧、勇气和良知。毕竟,中国只有一个北京,世界只有一个北京。正如一位外国友人所言,我希望一百年后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可以对别人说:我们是一个有文化的民族。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