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年味的现代散文
空气中浮动着树枝燃烧的好闻的味道时,年,就近了。
生产队杀了猪,母亲买回一些,就开始着手料理过年的事情。
平时只烧杂草和树叶,只有年节临近,大锅里炖起猪肉,才会烧一些硬柴火。香味溢出来,连小狗也像我一样馋嘴巴,早早守在灶边。但肉是不给吃的,要留到正月里待客。母亲为了安慰我们,会将一些煮的半生不熟的鸡蛋,剥壳放在肉锅里,经过肉汤一煮,味道好极了。我们叫它“混蛋”。餐桌上每人分得一个,那滋味,香到今天。
哥哥一帮淘气的男孩子,人手一只猪尿泡。里面灌上水,系紧,当球踢着玩。
母亲则还要忙着炸炸饼,炸炸糕,蒸馒头还有粘豆包。母亲手很巧,会给我们蒸一些小兔子发糕,黑豆做眼睛,还有红嘴唇,活灵活现,常惹得小伙伴们来讨要,每年母亲都会送出一些。只是不明白为什么好吃的都要集中那几天,平时馋得很却也吃不到。
年三十吃过中午饭,早早的换上过年的新衣裳,一年一次的唯一上下全新的机会,常常盼的眼睛发蓝,早早巴望着天黑。拿着哥哥给做好的小灯笼,集中到村子中间的土路上,开始聚会。大人,孩子,得空全去逛逛。那时虽然贫穷,但家家都会买些鞭炮。
我在人群里游走,防备着坏孩子扔过来的小鞭。哥哥的朋友四儿,冷不防塞我灯笼里一个,顷刻灯笼炸裂,我又惊又怕,吓得大哭。哥哥连哄带劝,又为我做了一个。其实很简单,只是用细绳把罐头瓶捆扎起来,拴上个木棍。瓶里,粘上母亲早早备好的瘦瘦的红蜡烛,灯笼就成了。虽然样式简单,却让我开心了好多年。
初一早上,天不亮就起床,收拾停当,准备拜年。到了亲戚家里,表哥表弟会疯抢,而我和小弟弟则经过父母教育,总是规规矩矩站在一边。问过好,亲戚们总会偷偷多留一会儿我们,兜里给装满了糖块,花生和瓜子。回到家,放在各自的小布袋里,可以吃很长时间。小弟弟吃完后,总会从我这里再得到一些,妈妈就会夸我懂事。
那时不像现在,没什么可吃的蔬菜,品种很单调。母亲抠出冬储的大白菜的菜心,用刀划出花样,泡在水里,花瓣一般。拌上白糖,倒点醋,很可口的下酒菜。
北方特色大各扎,放在案板上,用事先调好的肉馅卷起来,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放在油锅里,炸熟,就是很好吃的美味。
后来村里买了一台黑白电视,这稀罕物更加招人。三十晚上,半庄人聚到村会议室里,看春节联欢晚会。说话声,孩子的吵闹声,抽老旱烟的吧唧嘴声,往往盖过了电视里的声音,大家却乐此不疲。
正月里,踩高跷,闹秧歌,还会有乐亭大鼓,三弦一响,倾家而出,欢乐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现在,物质条件提高了,年味却少了许多。也许古人说的对,"布衣桑饭,可乐终身。”因为知足,所以才发自心底的快乐吧。
现代社会,身心每天都在交战,对年的渴望也就越来越浅。歌德说,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细想,很有道理。心宽一些,便"倚天看云涌,卧石听泉鸣”,每天都是小时候过年的心情了。只希望我们的年味越来越浓,幸福也越来越简单,越来越容易降临。
【饺子】
饺子,又名“骄子”、“娇耳”。关于它的传说,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它是北方人最喜欢的一种普通面食。
曾有南方的朋友不解,觉得把肉剁的碎碎的,青菜也切的碎碎的,包在面里,下锅煮煮,有什么好吃的,我想,这大约就是南北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盘母亲或妻子亲手包好、煮熟,端上来的热气腾腾的饺子,是多少北方离家游子对于家,对于亲情的渴念。
每家包的饺子,风味各有不同。最常见的是白菜和韭菜馅的,也并不是南方朋友想象的单一的肉馅饺子。我吃过的,就有很多种:韭黄的,西葫,冬瓜,青椒,茄子,西红柿,香菜,芹菜,萝卜,油菜,香菇……可以纯素,里面也可以拌进大虾,肉,鸡蛋,鲜贝,皮虾肉,银鱼,海参,虾皮,细粉……可以蒸,可以煮,也可以煎。还有很多纯野菜馅的,不但口感不错,还有药用价值。比如荠菜,苦菜,曲曲菜。我比较中意的,是一种长在海边的野菜,样子有点像路边常见的小花“死不了”的叶子,采下来,至少要经过12小时清水的浸泡,去掉海水浸蚀的咸涩,然后用开水焯过,切碎,加进熟肉,上锅蒸十来分钟。入口,清新爽滑,味美,却不油腻,很是鲜美。
尤其在寒冷的冬天,窗外白雪飘飘,屋内炉火正旺。一盘刚刚出锅冒着腾腾热气的饺子端上来,配着一小碟碧绿的“腊八蒜”,一碟白醋。一口咬下去,汁水喷出来。皮薄,馅大,水灵,热气由丹田升起,头上微微发汗。男人们还喜欢喝上二两小酒,这叫“饺子就酒,越喝越有”。也可以再配上几盘清新爽口的小菜,女人即使不喝酒,也会像男人一样微醺微醉,仿佛进入了一种神仙境界。
其实来北方,如若朋友肯亲手为你包一顿饺子,即使不喜欢,也要感恩朋友的情谊。因为包饺子并不比炒一桌子的菜更省事。首先,菜,要一根根择好,洗净,有些还要焯水,放在案板上细细切碎。然后和面,最好用温水。面不能和的太硬,太硬吃起来口感不好;也不能太软,太软包起来下锅容易煮破,那就变成了片汤。
和好面,还要放置一段时间,这叫“醒面”,这样的面做饺子皮劲道,耐煮。将醒好的面放到面板上,反复揉捏,搓成细细的长条,揪成一个个小小的剂子,用擀面棍擀成圆圆的薄片,将调和好的各种馅料包进去。等水烧开,下锅去煮,饺子在水里辗转腾挪,几番起落,还要不时用铲子沿锅边轻轻拨弄,以防沾锅,再反复加进一些凉水,防止溢出,很需要耗费一段时间,一盘饺子总算成型。这时您再吃起来,有没有一种荡气回肠,很温暖的感觉呢。
年除夕的晚上,家家是断不会缺饺子的。做母亲的,往往会在饺子里包些“花样”,以前多是硬币,后来觉得硬币即使洗了,也还是脏一些,我们家多用一些炒熟的花生代替。如果被你吃到,这代表新的一年里你会好运多多,福气多多。代表着一种美好的祝愿。
记得我十几岁时的那年除夕,饺子端上来,哥哥姐姐他们每人都吃到了好几个包有花生的饺子,唯有我一个也没有吃到,于是叹口气,对母亲说,哎,就我没福气。母亲望着我笑笑,没说什么,转身进了厨房。
我口渴,进厨房找水喝。刚走到门口,看见母亲正在煮熟的饺子盘里不时用手摸捏。原来,包进花生的饺子外观虽然看不出来,但用手触摸,捏到硬硬的,就是包有花生的饺子了。母亲将包着花生的饺子放到盘子边,仔细的瞅了又瞅。我悄悄回到屋里,母亲对我说:“再吃几个吧。”我说吃饱了,母亲执意让我吃。并将饺子拨到我碗里,我一咬,果然吃到了花生。赶忙对母亲说:“你看,福气来喽。”母亲笑了,接着劝我,再吃啊,没准还有呢。我又赶紧吃下一个,真的还有。母亲说:“看吧,福气一来就成双呢。哈哈!”
我没有戳破母亲的小把戏,多年后,当我做了母亲,才明白一颗做母亲的真正的心,于是除夕夜的饺子,儿子也会吃到很多的“福气”。
记得母亲在去世的前两年,来我家小住,那时她已行动不便,很长时间都卧病在床,胃口极差,有时一天也吃不了半个馒头。我很焦急,总是不厌其烦的劝母亲多吃些,变换了花样做给她,她仍然吃不下。我很焦急,也很难受。那日,母亲见我为难,有点羞涩的对我说,想吃野菜馅的饺子。我赶忙答应,骑了十几里地,去乡下的田野里采来春天刚刚冒出的荠菜,一根根择好,洗净,用开水焯了,拌好馅料。蒸熟,那天,母亲一顿吃了将近两个。我很开心,母亲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哎,真对不起我老闺女啊,麻烦你跑那么远的路,多累啊。”我偷偷的哭了,也许这就是母亲,给予孩子再多,总觉得不够,而孩子只给她们一点点,就觉得难以承受。
除夕吃完饺子,锅里煮饺子的汤不能倒掉,要留一两只饺子在里面,这代表连年,还会有饺子吃。等到第二天早晨,再去处理。如果面和多了,剩下,不怕,这代表来年有被盖;剩下馅,也不怕,代表来年有钱花。总之都是深深的,满满的,美好的祝福。
在我们老家,年轻人订婚,就叫“吃饺子”。
结婚的当天晚上,也必然会有家人亲手为新人包的煮饺,里面还要放上一些面条。吃的时候也有讲究,首先男方要把饺子喂进女方嘴里,然后女方再把饺子喂进男方嘴里,而且不能咬破,一口一个,再吃些面条,这代表相亲相爱,团团圆圆,长长久久。
如果有孩子考上了大学,临行前,亲属们也会轮流宴请孩子,除了满桌子的好菜,必然会有一盘唱主角的饺子端上桌。这叫“发脚”,代表将来孩子会学业有成,前途顺利,步步登高。
小小的饺子,凝聚着家人对亲人的许多美好祝愿。现在的饺子花样颇多,颜色也有很多改观。如果喜欢,可以用榨汁机将胡萝卜,菠菜榨成汁,与水一起,和在面里,用来做饺子皮,煮熟,饺子就会呈现出好看的红色或者绿色,很养眼。
饺子也可以包出很多花型,元宝形的,翡翠花边的……小巧玲珑,煞是可爱。
虽然现在超市饺子花样繁多,口感也不错。但吃上一口家人亲手包的饺子,会缓解许多离家游子淡淡的乡愁,因为那里面包裹着许多亲人对你的无限期盼、祝福和牵挂。包裹着浓浓的化不开的情。这样,你还会不会觉得,饺子只是个很简单的食品,它会不会对您产生一种诱惑呢?那就别客气,来一盘吧!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