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聊天、还有梵音现代散文

文章 2019-07-18 14:32:53 1个回答   ()人看过

隔壁办公室的同事,备了些简易的茗器,在繁忙的工作中窃闲,泡起了功夫茶。并饶有兴致地邀我这个一辈子与茶无缘的人共饮。正好,收到了武夷山茶博园录用我撰写的对联的证书。为撰此联,曾查阅了大量的有关茶文化的资料。无意间打开了一扇有着博大文化内涵的大门。对于茶文化有了些皮毛的认知,然后对于茶却没有真真切切的感知。

证书是同事送过来的,我之受邀,恐是此因素之一。于是,放下手中的工作,移驾前往。ZH君有着近30年的茶龄,泡起来功夫茶来,手法娴熟。聊起茶道,一招一式,非常的有章法,肚子里满是茶经。因之前写茶联之故,理论上的茶道术语略知一些,总算不是听天书,时不时地插上一个术语。ZH君像是遇着知音,侃得十分来劲,呷茶时的表情异常陶醉。

我亦为之感染,不作牛饮,依其样儿闻之呷之。真就有了一点感觉。先是淡淡的清香沁入心脾,浑浊的思维渐渐疏散开来,大有抖落满脑尘埃之感。再是回甘隽永的玉液自舌尖缓缓而下几达肺腑,在这样的冬日里,暖暖的,满腹生香。许是ZH君看到了我一副自足的样儿,不断慷慨地贡献出最好的各类茶叶,很尽心地重复着泡功夫茶时,繁琐的每道工序。突然想到,ZH君谦谦的的外表和品性必与茶道有关。很显然,品茗是修身养性之举。

这样的品茗,闲聊是必然的。从茶道的神农氏始、到鲁周公,从陆羽的《茶经》、到卢仝的《七碗茶诗》,从宋徽宗的《大观茶论》、到欧阳修的《大明水记》。从茶色的种类,红、绿、黑、白、黄,乌龙,到产地,再到喝法,以及如何配水。等等,无一不聊。

聊资并不限于茶道,看到ZH君泡着功夫茶,便打起趣儿来。要是有一美女在这泡茶侍候着就好了,众人失笑。话题自然转到女人的身上。没有女人在场的男人们聊起女人来,那是什么话都敢说。于是。话题便海阔天空了,下至市井俚事,上至国家大事,甚至是国际大事。

聊天实际上是一种良好的沟通方式,特别是有茶相伴的时候,心不设防,所谈的话题可以在很轻松的状态下,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增进彼此间的了解。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如能在茶肆里解决问题,那层次就比在酒桌上解决问题高出很多了。人的境界也高了。

聊天也是一种相互学习的快捷方式,比如茶文化,ZH君侃侃而谈,我等茶盲,只有聆听的份。再比如,对某种事物的认知,各人理解或有不同,可在闲聊中,彼此印证。这样的知识要比从书本上得来的更记得住,理解更透。因为,这是与友人争辩之后的结果。

与ZH君对面桌的G君,是个虔诚的佛教徒。电脑里的音箱放出来的音乐,是净化灵魂的梵乐。品茗、聊天,听着梵音成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样的氛围能平息蠢动的心。我一直想能如G君一样成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一袭袈裟,是我梦想的人生晚景的写照。

下面的对联,是2010年被武夷山茶博园录用的,悬挂在茶具厅的大门。此联感谢眸大妹子不一般的斧正。更要感谢巴山雨老师的高看!(2009年被武夷山茶博园录用一副对联:一杯碧茗能明目,四季清泉可养神)。

巧夺天工茗器琳琅惊陆羽

韵开心境茶乡秀色羡朱熹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