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书山的童年散文

文章 2019-07-18 13:43:56 1个回答   ()人看过

童年,是人生初绽的花蕾,它充满色彩,满怀希望。家,是童年甜蜜的摇篮,是牵动游子的宁静港湾,它有比火炉还温暖的胸膛。

我有一个充实难忘的童年,尽管它甜如琼浆,却也伴有苦涩的内伤------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它虽然很短暂,但却很温馨绵长------

家里有爸爸,妈妈,姐姐,哥哥,妹妹和我。

爸爸在一所大学任教务主任,妈妈也是一名教师。因为家里有极好的学习氛围,所以五岁时的我就能独立读书看报。

为这,爸爸经常在全家人面前夸我。而我则在爸爸这种激励教育下越战越勇。强烈的求知欲与爱学习,爱读书的好习惯也就此养成。

我的家住在爸爸学校的教师公寓里,就在学校教学楼的后面。

大概是近的原因,我经常在爸爸的休息日或晚上被爸爸带到学校与他的学生搅在一起。

这些学生都当过我的老师。不认的字,不懂的词,我都会跑他们面前问个究竟。可更多的时候我还是作为一名听众,经常听他们讲一些令我陌生的东西,渐渐地我对大家海阔天空的知识调侃有了强烈的求知欲。

听完之后的我,便经常向爸爸提出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而爸爸对我的这些摸不着头脑的问题,从不嫌烦,不仅每次都耐心的给我讲解,还将我的那些根本没有任何知识链条的问题,做了细致的归纳后,为我拟定了一个详细的教学计划,而这些计划都是为我设定的一个奔向国内一流大学的目标。

记得也就是从那时起,爸爸在图书馆看书的桌旁又多加了一把椅子。我也是从那时开始学习的中国地理。

在学习中按照爸爸的方法,要在头脑中首先建立构图与方位的意识。于是五岁的我便很快地将中国版图映像在头脑中。接着便按地域学会了各地不同的气候特征,物产特产,人口与民族,土地面积等等。当然这只是粗略的掌握,但是它却拓展了我的知识面,让我对更新更多的知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更难得的是我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不久,爸爸在反右运动中被打成了右派。原因很简单,大凡高级知识分子在此运动中无一幸免,全部翻船。与此同时,学校还废除了在各大学仍在通用的由爸爸编写的大学教材。就这样过早地结束了爸爸年仅37岁的政治生命和学术生涯。

爸爸离开了学校,离开了家。被下放到劳改队进行了三年的劳动教养。

从此,我那幸福的家犹如漂泊在海上的一叶小舟,在暴风骤雨中无力地摇曳着。家变成了残缺的家,苦涩的家,不幸的家。我们也从备受人们青睐与仰慕的高台上,瞬间跌入深谷,变成了被歧视的对象,过着艰辛,痛苦,无奈,无助的生活------

然而,在爸爸离开的日子里,为了让爸爸寄托在我身上的那个希望不再破灭,全家人都在为我加油。在爸爸的每封信中,都有他为我规定的学习章节。妈妈负责验收。三年里,我不但选学了世界地理,了解了漂移大陆板块之说和乞力马扎罗为什么地处赤道附近山顶还会终年积雪的奥秘,还选读了中国历史,世界简史。当然这些都属于概况范畴。

爸爸回来的那一年,我以优异的成绩接受了爸爸的考核,结束了我的童年时代。

七岁的我,怀揣着这些不被其他同伴所掌握的知识,如雏鹰起飞,翱翔在书山中,如鱼入水,遨游的学海里。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