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2000字

文章 2019-07-18 13:10:11 1个回答   ()人看过

【第一篇】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翻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民族其实就是一部宏篇巨幅的文化发展长卷。

从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甲骨文开始,到老子、孔子、墨子等诸子百家盛况,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以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等,都无一不是中华文化贯穿始终、一脉相承,都无一不是把中华文化作为民族振兴和独立解放的精神支撑和动力。因此,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既是历史责任,更是光荣使命;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时不我待,需多措并举。

伟大领袖毛主席青年时代是个穷学生,但“身无半文,心忧天下”,他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激励了不少爱国学子。敬爱的周总理读书期间,老师问他为什么学习时,周总理的回答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

唐诗、宋词、元曲,都是中华的艺术结晶。富有深情的每首诗每首词都有美丽的故事,让我们一边读一边似乎身临其境,浮想联翩。优......美动听的元曲,或热烈,或深沉,或凄凉。每个音符,每个曲调,都在向我们倾诉着曲中人的心情。

伟大的祖国还有古朴的水墨画,庞伟的万里长城??

自清末以来,中国是一个到处被欺侮的国家,中国人更是苦不堪言,被称为“东亚病夫”,受尽了多少屈辱啊!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中国人受尽了非人的虐待,有苦说不出,有屈报不成,看着那一俱俱冤躯,一条条血河,痛恨、眼泪、气愤油然而生。心中只有两个字:报仇!南京的和平居民倒下了,但党和人民并没有倒下,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我们的祖国终于强大起来了,它就像一头雄狮,怒吼般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国家一天天在富裕,人民的生活水平一天天在提高。

因此,我们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今天!让我们携起手来,众志成城,把中华文化传承好、发展好,共同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文化力量。

【第二篇】

“爱国”,是同学们十分感兴趣的话题,也是容易群情激昂的话题。每当看各种体育比赛,我们谁不希望中国队取胜,如果败了,我们都会非常惋惜;每当看到祖国山川俊美、经济发展,我们都会由衷的自豪和骄傲;每当看到别国攻击、侮辱中国及中国同胞,我们都会义愤填膺,奋起反击;等等。

那么什么是爱国?在当前和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爱国爱什么?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今天,我们如何理性地爱国?大学生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这些是我们需要学习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本章主要学习和讨论三个大问题:第一节,重精神;第二节,民族精神;第三节,时代精神。我们先讲第一节重精神。

第一节、重精神、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从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智慧之道、孝敬之道、治世之道等方面阐述一下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结合古诗词??)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他们为国家、民族的统一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们的爱国主义事迹、思想和行为一直受到人们的褒奖、景仰和铭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我们依然要继承和发扬这些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生死不移的爱国之行,写满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

战国末期的著名爱国诗人屈原,受小人所嫉,遭奸人所害,被楚王流放。但在颠沛流离的流放生活中,仍念念不忘祖国和人民,在《离骚》中表达了“伏清白以死直”的坚决态度,并在理想破灭、报国无门、壮志难踌后投江自尽,以死践行了自己的誓言。他的爱国精神流传千古,为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所景仰。1953年,他与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一起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每年的端午节,人们都会以各种方式表达对这位爱国诗人的纪念。

《苏武牧羊》写道:“苏武流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渴饮血,饿吞毡,牧羊北海边。”汉代的苏武,受皇帝派遣出使匈奴,因匈奴上层发生内乱,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下来,要求背叛汉朝,臣服单于。无论匈奴怎样威逼利诱,严刑烤打,苏武绝不动摇,最后被流放西伯利亚的贝加尔

湖一带牧羊十几年,表现了坚定崇高的民族气节。

为我们留下著名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被元军俘虏后,坚决拒绝元军统帅、元丞相和元世祖的多次劝降,经历种种严酷考验,始终不屈,最后慷慨就义。曹植在《白马篇》中的“捐躯赴国难,誓死顾如归”的爱国胸襟;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谭嗣同“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的以身殉难、慷慨赴死的爱国勇气;黄万里校友尽管被错划右派、下放劳动达20多年,但仍然不改忧国忧民、痴心报国的一片忠心。他们无一不表现出对祖国矢志不渝的一片爱国之心。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自清代顾炎武。在我国历史上,大量的志士仁人,以天下为己任,“位卑未敢忘国忧”,无论身居何位,都心忧天下,关心国家的命运和民生的苦乐,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把爱国的思想付诸实际的行动。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就是突出的代表。

[案例12]范仲淹胸怀远大政治抱负,以天下为己任。尽管他一生三次被贬,却始终不改忧国忧民之心,不放弃自己的坚定信念,敢于直言相谏。他在《岳阳楼记》中写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文学家欧阳修赞扬范仲淹是:?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三)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体。民族团结与和睦,始终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和神圣职责。在中国历史上,尽管发生过民族之间的战争,也出现过分裂和内乱,但是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是人心所向,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生当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他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在病危之际,仍盼望“王师北定中原日”。孙中山说:中国的各省在历史上向来都是统一的,不是分裂的不是不能统属的。而且统一之时就是治,不统一之时就是乱的。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展龙通过研究中国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后,也得出结论: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统一和分裂的演进趋势独具特色,而统一始终是其主流,并表现出统一时间越来越长,统一规模越来越大,统一程度越来越坚实,统一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等鲜明特点。而且,中国历史的分合发展特点及其趋势表明,任何时候,分裂的代价是沉重的,而统一的意义则十分重大。

香港回归(视频)。

(四)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与自由,但决不能忍受外来的侵略和压迫。面对外敌侵略,各族人民总是能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奋起反抗,血战到底。

面对备受欺凌的半壁江山,南宋民族英雄岳飞“怒发冲冠”,发出了“还有河山”的呐喊,“精忠报国”,带兵抗击。他在《满江红》中写道: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诗朗诵《满江红》)明代著名搞倭将领戚继光,为了保卫祖国边疆的安宁,“一年三百

六十日,多是黄戈马上行。”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致远号管代邓世昌指挥军舰冲向日本吉野号海军指挥舰,邓世昌和全舰250名将士全部壮烈牺牲,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悲歌,表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慨。

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许许多多的优良爱国主义传统。那么这些优良爱国主义传统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还有什么价值?我们为什么要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第三个大问题就是?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第二节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爱国”,是对每个人的基本政治要求和道德要求,不爱国是最可耻的和最不道德的。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作文2000

2.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征文2000字

3.传承中华文化面向现代化作文2000字

4.新生传承中华文化践行传统美德征文2000字

5.传承中华文化践行传统美德作文2000字

6.传承中华文化 践行传统美德作文2000字

7.大一传承中华文化践行传统美德征文2000字

8.传承中华文化践行传统美德征文2000字

9.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2000字【精选】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