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国传统文化论文2500字
孝,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论中国传统孝道文化》
摘要:传统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和主要特征,是社会生活的根本,它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现代社会里继承和提倡孝道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传统孝道 继承 提倡 现实意义
孝,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在传统中国社会,孝道倍受儒家文化推崇,被看着是人伦之始、众德之本,它不仅对家庭和睦、社会安定起着促进作用,而且对国人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与民俗、艺术也产生重要影响。在孝道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虽然其具体内涵发生了部分转变,泛孝主义的强度与广度也逐渐衰减,传统孝道与现代孝道不能同日而语,但是在亲子代际冲突加剧、孝道观念淡化、社会未富先老状况出现的现代中国,孝道仍不失为调节家庭人伦关系的一项重要伦理规范。以传统孝道为核心内容的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孝道是中国传统伦理的核心观念,是中国人的一种道德意识和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也是传统社会治国安邦的重要方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孝道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是多方面的:从个体来讲,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通过践行孝道,每个人的道德可以完善。否则,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码的德性。从家庭来说,实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家庭不稳定则社会不稳定。孝道的思想可以规范社会的行为,建立礼仪的一些制度,调节人际关系,从而凝聚社会,达到天下一统,由乱达治。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于诸子百家,历代都有损益变化,但孝道的思想和传统始终统领着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学会用敏锐的目光去剖析其利弊,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同时,新孝道的建立和发展,应在继承传统孝道精华的基础上,增添适应划时代社会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教育环境的新内容。在建设当代社会孝文化的过程中,实现由传统孝道向现代新孝道的创造性转化是至为重要的。新的孝道观不是凭空产生出来的,它首先来自于传统孝道观的历史继承。当今,我们应当抛弃那种不论对错“无违于父母”的愚孝,而体现子女晚辈对父母前辈的感恩意识及赡养行动的优秀文化传统则要发扬,要吸取传统孝道善良笃厚的精神,大力倡导孝道所形成的中华民族尊敬老人的伦理观念和老有所养的传统美德。营造家庭内部良好的伦理道德氛围,良好的家庭道德氛围对当代人新孝道观的确立是至关重要的。子女们若从小生活在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全家人团结友爱,那么在他们的个性形成过程中就极易树
立起高度的责任感,具有爱心和同情心,同他人就易友善相处,这自然对孝道观的形成是有益的。重塑现代的新孝道要注意处理好四个原则性的关系,一是孝敬和赡养父母及老人子女有义务,但养不能是建立在父尊子卑、父主子从的人格不平等关系上的,而应是产生于父慈子孝的平等双向基础上的。子女孝敬父母老人不应是因为律条的规定和社会舆论的压力,而应是出自对父母老人的亲情和感恩的自觉行动;子女除了在物质生活上满足老人的需求外,更要注重“精神赡养”。从另一个角度上说,赡养老人仅仅依靠其子女也是不够的,社会也应承担其责任,“老有所养”应该有社会保障。二是传统的旧孝道只是爱与敬并重,但是在以父权为基础的权威主义下,父母的管束甚为严苛,子女对父母双亲往往是敬畏多于亲爱。但自进人现代社会以后,权威主义逐渐势微,父母管束日渐宽松,子女对上亲的畏惧渐少,亲爱的感情自觉滋生。三是“新孝道”更应强调自律性。现代社会中,个人独立自主的倾向很强,他律的孝道虽为子女接受,也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在这种教育过程中,父母应该放弃以权威的方式训练子女盲目的服从和外表的恭敬,改以理喻的方式教导子女理解善待父母及其他人的重要性。四是“新孝道”还应提倡互益性,这是人格平等的具体兑现。传统孝道本身有明显的“重孝轻慈”倾向,从人际互动的观点看,这种单方面的观点和做法在传统社会中有必要,但在现代社会中却难继续有效。也就是说,父子良好关系必须是双向的互动,父母与子女之间在互相关爱、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理解的关系中互相受益,相得益彰。
在当今中国进行孝的道德教育,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第一 ,提倡孝道 ,倡导孝敬父母 ,是当今社会生活所必要,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国家的社会保障水平还不够高,这一切决定了我国社会还需要保持家庭养老的传统 ,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从而得到精神上和感情上的慰籍。因此 ,提出弘扬“孝”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对于解决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面临的社会问题 ,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第二 ,提倡孝道 ,倡导孝敬父母,是培养人道意识的起点。我们要依据人们实际道德的不同层次 ,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相应的办法,爱父母对幼儿、青年来说是道德教育的起点,对于那些冷漠、粗野、愚昧、自私 ,连父母都不爱的人,也应首先进行爱父母的启蒙教育 ,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 ,唤起良心 ,促使他们迷途知返。
第三 ,提倡孝道 ,倡导孝敬父母 ,有助于培养人们的感恩意识。笔者认为从孝敬父母开始,一个人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连对双亲都不知感恩,还能指望他去对其他人感恩吗? 我们应当树立这样的观念,凡是给我们予关怀、爱护、帮助、照顾、支持的一切人,都要对他们表示感恩“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应当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价值观。如果人人都树立了感恩意识,我们的家庭、邻里亲戚、朋友和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 ,必定是亲善、融洽的。
第四 ,提倡孝道,倡导孝敬父母,有助于克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泛滥。在新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积极方面暂且不说 ,就其消极方面而言,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被许多人奉为生活的信条,“金钱至上”、“实用主义”渗入家庭中。因此 ,我们有必要从根本上加以改变。
最后 ,提倡孝道,倡导孝敬父母,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爱父母、敬老人是道德教育的起点 ,也是道德修养的起点,它既能展现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又能反映出一个社会的道德风貌。如果我们在道德教育中以“孝”为先,提倡孝道 ,由尊敬父母进而推广一到全社会的尊老爱幼,整个民族的文明素质提高了,社会风气就会大大改观,社会环境就会安定详和,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和市场经济就必然能得到进一步的繁荣发展。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