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与谋发展为题的小故事

文章 2019-07-18 12:20:13 1个回答   ()人看过

(一)“居功”之风不可长

一日,三个出游的和尚在破落的寺庙里巧遇。“寺庙如此,可叹,可叹!”三个和尚不由同声慨叹!

甲和尚不禁触景伤怀:“想这寺庙过去定是香客不绝,繁荣兴盛,可又为何至今日破败凄凉?”

乙和尚猜测道:“定是和尚修道不虔诚,众神才忌施惠于此?”

丙和尚则说:“定是和尚四肢不勤,才至庙产不修。”

甲和尚则说:“定是和尚不敬业,才少有信徒布施。”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最后大家一致决定留下来各尽所能,试试能否成功地恢复寺庙往日之繁荣。从此甲和尚勤于化缘,多求信徒布施;乙和尚诵经念佛,供奉诸神;丙和尚殷勤打扫,致力维修庙宇。果然香火日盛,信徒朝拜络绎不绝,而破败的庙宇也再度日现繁荣兴盛的旧观。可就在寺庙日渐繁盛之时,三个和尚竟为谁功劳最大日夜争执不休起来。

甲和尚说:“如果不是我四处化缘,信徒怎会大增?”

乙和尚说:“如果不是我虚心礼佛,菩萨又怎会显灵?”

丙和尚说:“如果不是我勤加整理,庙宇又怎会焕然一新?”

从此,庙里的盛况又逐渐一落千丈。在决定分道扬镳的那一天,他们总算停止了日夜的争论,并得出一致的结论:寺庙之所以荒废,不是和尚不虔诚向佛,也不是和尚不勤劳修庙,更不是和尚不严谨化缘,而是和尚不和睦。

读了这个故事,再想想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可得出这样的智慧:团结和睦是学校兴盛的关键,而各自居功,争辩不休则是学校发展的克星。

居功是学校发展的克星,如若学校管理者对此不和睦的苗头容忍甚至助其成长,那么,一切如勤奋刻苦、改革创新等优秀品质都将成为学校发展的陪衬。管理者应懂得人和才能万事兴的道理。作为一个学校管理者,如果你想以自己的意志去影响教师,那么,你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关注教师的需要,而不是你自己的需求。同样,当你想要教师达到你的目的,你就得弄清楚他们需要什么,因为,只有先满足教师的利益才能让他们去竭力为学校的发展奋斗,如此才能实现你的目标。要知道,团队精神、利益共享才能共创学校的辉煌。

目前,我校正紧紧围绕亭湖区教育局“有效教学攻坚年”、“教师本领提升年”和“学校特色建设推进年”等几项中心工作,抛开一切不利于学校发展的因素,探索创新学校管理模式,积极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着力抓好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和学生学习习惯与能力的培养,无私地努力打造一流的现代农村小学。我想,这就是许多教师想要看到的局面,想要分享的利益。

(二)要懂得分享名利

一大群乌鸦飞来飞去觅食,突然其中一只发现了一块肉,立即飞了下去,迅速叼起肉。这时其余的乌鸦也看到了,急忙也围拢过来。叼着肉的乌鸦担心肉被抢走,连忙展翅飞向树林中,其余的乌鸦紧追不舍,都想得到那块肉。

叼肉的乌鸦被追得气喘吁吁,只好停在一根树枝上,因为嘴巴呼吸不畅,再加上过于紧张,它一不留神张开了嘴巴,那块肉一下掉了出来。另一只机灵的乌鸦赶紧上前叼起来,其余的乌鸦自然不甘心,这下它又成了同类追赶的目标。

当这只乌鸦也被追得筋疲力尽后,那块肉又从它嘴里掉了出来,又有一只乌鸦叼起来,由此,又开始了新的一场追逐。就这样周而复始,鸦群不断地追逐着……

读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一句老话——“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无疑就是古人所说的分享之道。《乌鸦与肉》的故事没有讲完,可我们都已明白,始终都不会有一只乌鸦能够安静地吃掉那块肉,因为同类将不断地追逐它。这就告诫我们,当我们获得荣誉或是奖励时,应该懂得和别人分享,而不是独自享受,不然结果可能也会出现与“乌鸦叼肉”一样的局面,而这也不是一个成功者的做法。

例如,有一位取得不错业绩的校长受到了上级的嘉奖,当他在教师面前拿出奖杯时,觉得教师的掌声不够热烈,他原本喜悦的心情深感失落,所以打消了宴请教师的念头。后来,他发现自己遭受到了许多教师的冷遇,不少教师都对他敬而远之。

其实,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非常简单:因为他作为学校管理者,独享甚至炫耀了自己的荣誉和快乐,没有与教师分享。

在你取得工作上的好成绩时,当你因此而受到表扬或奖励时,不要忘记:感激工作中的同事及领导对你的帮助,即使他们并没有对你起到实质性的帮助,也应该客气地表示感谢。若你是学校的领导,而荣誉和成绩是全校共同努力取得的,那你应该与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分享荣誉和快乐,会令教职工更加团结在你的周围,学校的发展自然指日可待。

最后我想说的是,学会分享之道,你将更加成功,学校更加兴盛。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