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淑云创业故事
创业,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瑰丽的梦想,但又下不了决心迈出最初的一步。在你我的身边就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平凡人的创业故事。下岗工人肖淑云就是这样一个鲜活的例子。
为了生存 下岗后开始创业
肖淑云本是青神县糖酒公司的一名职工,上世纪八十年代公司解体,她失去了工作。像许多下岗女工一样,肖淑云也曾苦恼过,如何维持以后的生计让她夜不能寐。找工作呢,自己的文化水平又不高,那究竟该做什么呢?
“当时那个年代,大多数都是国营企业,很少有个体经营户,所以就下决心自己创业。”肖淑云告诉记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她觉得搞个小餐饮,投资不大,自己也有能力经营。于是在得到了丈夫和家人的赞同下,夫妻俩在青神县城租下了一个20来个平方的门市,开起了一家面馆。
“没有下岗,我都不知道自己离开了工厂还能照样养活自己,更不知道我还有做生意的潜能。”肖淑云笑了笑。
雄心勃勃 店面不断壮大
在父母的帮助下,肖淑云一家细心地经营着这个小面馆。时间长了,它在青神的名气越来越大,来吃面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这个店实在是太小了!”肖淑云看着生意天天红火起来,就开始盘算着如何将生意做大了。
也许,这就是肖淑云的机遇,正当她为如何扩大规模苦恼时,面馆对面一个门面要出售。她咬了咬牙,到处凑钱将这个拥有三个楼层,共300多个平方的门市买了下来。看着自己将拥有这么大个门市开餐饮店,肖女士心里踏实了不少,“这下,来的客人都有位置坐了。”后来,她就将店面取名“食者乐”,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店面的经营里去。“食者乐”的经营范围也从小吃扩大到了中餐,而且还开始接办一些小型的宴席。
在开办“食者乐”的途中,肖淑云又开始渐渐对其规模不满意,于是她又租下了旁边的门市,不断地扩大餐饮店的规模,还多次给门市装修让它看起来更上档次,“环境幽雅些,顾客吃起来也愉悦些。”对于扩大餐饮店规模的初衷,肖淑云这样告诉记者。
“生意好了,我就怕客人在店里用餐拥挤,所以一直就嫌以前的店的规模太小了。”依靠这种雄心,肖淑云又将店面换了一次又一次,其规模也是一次比一次大。到现在,她经营的“悦来春”酒楼已有近5000个平方了。
创业路上 她尝尽了苦头
回顾自主创业的过程,肖淑云说,折腾了二十几年,生意上有起有落,什么困难都遇到过,但最后总算熬出了头,拥有了在当地算是个有档次、有规模的大酒楼。
“九十年代初,本来我们酒楼的生意特好,但自从新起了多个酒店与我们竞争以后,生意就淡了许多。”肖淑云不讳言那段艰难的岁月,“那时候,看着每天的顾客寥寥无几,即使周末的时候顾客也很少,我特别着急,心里特别难受。”看着酒店员工的情绪波动也很大,于是肖淑云收起了自己的难过心情,把全体员工召集起来安慰他们,让他们休息一段时间后再重整旗鼓。
怎样才能让酒店重新红火起来?她又和大家一起研究菜品,立志将每一道菜都做出特色。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月以后,酒楼的生意又开始回升了。“我们酒楼与顾客的关系不仅仅是生意关系,我们重视的是人与人的感情。”谈到经营之道,肖淑云这样告诉记者,“顾客有选择的权利,在老顾客走掉的时候,从内心我们是从来不会去责怪客人不照顾自己的生意。”
谈完挫折她也只是淡淡一笑,“谁的人生会一帆风顺?”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