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捞子心情散文
柳姨家的五朵金花有四朵长的白白净净有模有样,唯独小捞子长的黑,浓眉大眼的象个小小子,象归象毕竟还是个丫头,咋也解不了柳姨的心病。
“小捞子,还不快起来,你要睡死了!”一大清早就听到对门柳姨高声粗气的喊着。
小捞子在柳家排行老三,也就是家里的第三个丫头,城里孩子们的名字听起来都很好听,充满了城市的味道:卫红、一兵、清清、丹丹等等,听起来洋气又清脆。捞子这么土气的名字在城里很少能听到。
柳姨想生儿子就象着了魔,所以才给第三朵金花取名叫了捞子。捞子、捞子,意思就是让捞子能给家里捞来个传宗接代接户口本的弟弟。没想到捞子、捞子的叫了两年,到底也没捞来个带“把”的。家里有了第四朵金花之后,柳姨就把两岁多的小捞子送到了远在山东的奶奶家。
捞子十岁多才被柳姨接回来上了小学一年级,比同班同学大了三岁多,在乡下呆了8年,从来也没回过家,等到接她回城时,家里的第五朵金花都能打酱油了。
回到城里后的捞子,小小年纪就在家里做饭洗衣服还要照看两个妹妹。多亏从小奶奶就教会了捞子很多,所以许多活对捞子来说并不陌生,乡下风吹日晒的日子和地瓜干、大煎饼把捞子喂的壮壮实实,和姐姐、妹妹纤细的腰身,白晰的小脸蛋比较起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用柳姨常常挂着嘴边的话来说:“长的就象山梨蛋子,天生就是个干活的命。”
捞子的两个姐姐和两个妹妹长相都随了柳姨,只有捞子长的象姨夫。其实捞子的模样也不丑,大眼睛双眼皮,睫毛长长的一眨眼一扑扇,刚回城时,脸蛋通红还爆皮,和家里的姐姐、妹妹们比较起来差的很多,一口山东话长的又黑,让柳姨一看心里就犯堵,经常和邻居们唠叨 :“这丫头是不是托生错了。”
小捞子可是个能吃苦的孩子,乡下生活把小捞子锻练得干啥象啥,每天忙东忙西忙得手脚不识闲,尽管这样,还是得不到柳姨对她的喜欢。
有那么一句老话:“干活越多错越多”,小捞子每天放学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淘米煮饭,够不到灶台就踩着个小板凳,煮上饭后还要赶紧把菜摘洗干净放在灶台上,等妈妈回来炒菜,做完了这一切后就去看妹妹。每天干不完的活把小捞子弄的晕头转向,稍不留神出了差错,常常被柳姨拽过来就是一顿“帚苕疙瘩炖肉”,挨打成了家常便饭。为了这事,邻居们没少说柳姨,可柳姨上来脾气时不管不顾,拽过来没头没腚的一顿抡,事后后悔也晚了。邻居都看不下眼气:“哪有这么个打法,哪个不是你身上掉下来的肉,一样的孩子咋能两样待呢!”后来,不管是谁,只要看见柳姨发火,就赶紧把小捞子拽回自己家。大家私下里都说:“小柳这是生不出儿子拿小捞子撒气呢。”
打小就生活在沂蒙山区的捞子,说了一口地道的山东话:“卧不? 木有、溜门子、揍么?”这满口的山东话着实让捞子受了不少气,在家里说话时,有时话音未落迎面会挨上一巴掌:“你给我闭嘴,我让你卧!”柳姨是生长在城里的人,与乡下婆婆相处的不是很融洽,所以她一听到山东话心里就不舒服,这么一来,捞子在家里每说一句话总要小心翼翼看着妈妈的,生怕会挨巴掌。在学校里小捞子就更难受了,同学们跟在她的屁股后学她讲话,用她的山东话来戏弄她,小捞子慢慢变得少言寡语一天也说不上几句话。
捞子开始想着要“回家”,要回到那个有奶奶在身边疼她的家。每天什么话都不说就喊着要回家,把柳姨气得不得了,小捞子的脾气变得越来越倔犟,挨打从来不躲一下,梗着脖子挺着埃打,越是这样柳姨越生气,越生气下手就越重,捞子的身上经常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的,逢人便说城里不是她的家,柳姨不是她的妈,乡下的家才是她的家,奶奶才是她最亲的人。
柳姨年轻时长的很漂亮,柳姨夫长年在部队很少回家,两地分居的日子可让柳姨吃了不少苦头,一个人带着几个孩子又要上班,累的柳姨经常是进了家门,给孩子们做好饭后倒头便睡,饭也不吃了。
那时的邻里关系相处的很好,在公共大厨房里,把米淘进锅里邻居就可以帮忙做饭,冬天买冬储菜时,大家都互相帮忙晾晒渍菜,柳姨忙不过来时,大家都搭把手去帮忙,炒菜时多炒一点,给柳姨家端去一盘,买菜时顺便替柳姨捎回一把青菜几个土豆等等,从打小捞子回到家后,这些活都交给小捞子来做,邻居们都说:“捞子回来小柳也能松口气了。”
捞子在奶奶家时,抱柴火扒苞米,捡地瓜没少干活,成了奶奶的小依靠,奶奶离不开捞子,稀罕捞子就象个宝贝疙瘩,带捞子下大田时,总是兜里揣着花生怀里捂着地瓜,自己舍不得吃一口,都留给宝贝孙女吃,奶奶是典型的“三寸金莲”,走起路来一颠一颠的,在田里奶奶的小脚挪动起来很吃力,干脆就坐在垄沟里一点一点往前偎,捞子跑前跑后拿筐递娄,一老一小相互依靠着,大田里、土道边留下了一老一小的身影,就这样小捞子陪着奶奶生活了8年多。
捞子的爷爷是在姨夫两岁那年去世的,奶奶生下姨夫后着凉落下了毛病,一入冬怕见冷风,被风一吹浑身疼的厉害,爷爷为了给奶奶驱寒,隔上几天便上山采草药煮给奶奶喝,那是一个秋天的凌晨,天刚蒙蒙亮,爷爷背上药娄拎着镰刀进了山,眼瞅着天渐渐黑下来,爷爷还没回来,奶奶着了急,自己嘀咕着:“这是咋了?咋还不回来呢!”越嘀咕越心慌,赶紧跑去邻居家喊上邻居一起进山找爷爷,最后在一块石头砬子下找到了爷爷,只见爷爷趴在地上,头上的血己经凝固了,人己经断了气,一句话也没给奶奶留下……
奶奶是个坚强的女性,年纪轻轻一个人带着姨夫生活,上山砍柴下大田、风里来雨里去。孤儿寡母的日子可想而知。
姨夫当兵走后,奶奶一个人独自生活在乡下的老宅里,姨夫本来打算接奶奶进城生活,可奶奶舍不下老宅的热炕头,更舍不得院子里那几只鸡鸭和大黄狗,院子里几棵生长多年的老梨树年年还结着果子呢,人老了牙不好,虽然吃不了几口了,但看着心里就舒坦,果子摘下来送给屯子里的娃子们吃,看着娃子们用贪婪的小嘴嚼着直冒汁的梨子,那酸酸甜甜的滋味仿佛甜到了奶奶的心里。奶奶对儿子说:“我能走能动的,可不想给谁添麻烦,更不想看别人的脸子。”听奶奶这么一说姨夫没了主意,心想:“自己长年不在家,这婆媳关系还真不好处里。”无奈之下,就同意奶奶继续留在老宅生活。把捞子留在乡下给奶奶做个伴,让老人家身边有个说话的人。等捞子到了上学的年令再说吧。就这样一拖再拖,一直拖到小捞子十岁了才回城上学。
捞子13岁那年的初冬,学校组织全校学生集体看电影,学生们被排成两行,班长领着大家迈着整齐的步伐,口里喊着:“一二一、一二一”走在马路边,当队伍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时,突然间一辆拉满大白菜的马车飞快地冲进了学生的队伍里,一下子把队伍冲散了,同学们尖叫着四处逃散,这时只见班上的女生小红还呆呆的站在马路中间,眼看就要被马车撞上了,就在这关健时刻,只见一个小小的身影箭一样地冲向了小红,一伸手把小红推出了很远,自己却被飞快的马车刮倒在地上,大家赶紧围了过去,只见是小捞子趴着了地上,大家赶紧将小捞子扶起来,可捞子的右腿不敢着地,老师抱起捞子飞奔着去了医院,经过医生的诊治,捞子的小腿骨折住进了医院。
住了几天院后,当腿上还打着夹板的小捞子回到学校后,此时可成了学校的小英雄,被学校树立为学习雷锋精神的小模范,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捞子的英雄壮举终于感动了柳姨,为柳姨增光,让柳姨感到骄傲,从打这时开始,柳姨在人前说话都挺直了腰杆,逢人就说:“我家小捞子一点也不比男孩子差!”
几年的乡下生活锻练了捞子的身体,养育出她的自强自立的韧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捞子成了大家的骄傲……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