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笑对口相声剧本《春天里》
著名相声的表演大师有侯宝林、马三立、常宝堃、苏文茂、马季等多人,后起之秀有郭德纲等人。2008年相声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甲:有人说,世界上有两颗头的蛇,一前一后互为首尾。
乙:您确定那不是火车?
甲:二者杀伤力有可比性吗?
乙: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甲:两头蛇的传说源于人们对黑暗的恐惧。
乙:什么样的恐惧?
甲:黑暗里有不确定的危险,当你身处其中,你会觉的各个方向都有一双盯着你的眼睛。
乙:尤其是胆小的人。
甲:为了警示人们提防危险,所以说蛇有两颗头的。
乙:这是一种智慧。
甲: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
乙:什么问题?
甲:这条蛇怎么拉撒?
乙:嗨!
甲:难道所有罪恶的头颅都是两用的?
乙:您就别操这份心了。
甲:蛇本身无罪,它只是一种比喻。
乙:确实如此。
甲:黑暗也有它存在的必要。
乙:这是怎么说的?
甲:没有黑暗就没有光明。
乙:容易被忽略。
甲:所以受到审判的是亚当而不是蛇。
乙:你的心操的有点乱了。
甲:替古人愁照明,替今人愁发展,替后人愁环境。只要来到这个世界,我们就免不了操心,与蛇有关的只是一件小事。
乙:你替古人愁什么?
甲:中国书法有一种章草你听说过没有?
乙:古代的书法家都练习过这种书法。
甲:它的创造者是汉章帝刘炟。
乙:多才多艺。
甲:刘炟时时夜间挥笔。
乙:兴之所至。
甲:有一天他写错一个字。
乙:谁都写错过字,这难免。
甲:可是皇帝要面子。
乙:那该怎么办啊?
甲:他怒气匆匆地责问张衡……
乙:他写错字关张衡什么事啊,问张衡什么?
甲:为什么不给朕装电灯?
乙:呵!那时候能有电灯吗?
甲:可见人不论贵贱,都有历史拘限性。
乙:这倒是真的。除非穿越能改变历史的进程。
甲:穿越也不能改变历史进程。
乙: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甲:你有儿子没有?
乙:前天你不还给他削水果吗?
甲:哦,想起来了,他五岁了。
乙:零六个月。
甲:这么说他的事情你一定很清楚。
乙:我是他爸当然很清楚啦。
甲:他结婚没有?
乙:你儿子才五岁结婚呢。
甲:哦,没结婚?
乙:没结婚。
甲:你确定。
乙:一万分地确定。
甲:如果演出结束后有一个一米九的漂亮小伙要求和您合影,您是什么心情?
乙:很有满足感。
甲:如果他就是您儿子的儿子,您会怎么样?
乙:我会发疯!像话吗?我儿子才五岁,怎么会有一米九的孩子?
甲:他就是从未来穿越而来的。
乙:那我儿子看见他以后长大了要是不结婚呢?
甲:这就陷入了科学的悖论。
乙: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甲:你刚才不是说你信了吗?
乙:刚才考虑不周到。
甲:所以我们思考问题要多动脑筋,理性地看到各种现象。
乙:难道有不理性的事情发生?
甲:现在的孩子们看穿越小说有时候会看到神志不清。
乙:想要切身体验做一下主人公。
甲:穿越小说是对时空自由以及享乐主义的文字发挥。虽然看起来煞有介事,但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乙:处于知识匮乏期的时候,人们很轻易被神秘主义吸引。我小时候就着迷过开天眼。
甲:有过中学生看了穿越小说以后希望能够通过自杀进行穿越的。
乙:哎哟,多么可怕。
甲:这种小说的读者群一般都锁定在中小学生中。
乙:粗制滥造毫无根据的靠臆想写作。
甲:关于时空旅行,科学上有另外一种说法。
乙:什么说法?
甲: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一个解,当运动加速到光速的时候,你就可能在时间上进行穿越。
乙:看来想要追求想象的生活,就得了解科学、追求科学。
甲:科学也不是万能的。历史不能既是已定的,又是未知的。
乙:对。
甲:但科学家提出一个辉煌的设想。
乙:什么设想?
甲:宇宙有不同的历史,我们只是选择了其中一种。
乙:如果想要选择另外一种呢?
甲:做一个科学家,研究科学。
乙:可惜我从前学习不好,没能从事科学研究。
甲:做不了科学家,我们可以试着当一个文人。
乙:当文人可以做什么?
甲:可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正确引导人们的文化认知。
乙:那你准备写什么?
甲:诗。
乙:您会写诗吗?
甲:不会可以学。经济发展如此之快,没有足以匹配的文化发展怎么能行呢?
乙:你替今人愁发展?
甲:不愁不行啊,诗歌的现状实在不容乐观。
乙:现在诗歌不火吗?四海都是作家,遍地都是诗人。谁没出过两本书都不好意思跟人握手。
甲:诗歌的繁荣不在于有多少人写诗,而要看多少人在看诗。诗歌的成就不在于出了几本书,而是出版商会不会主动跟你买版权。质的高低不能用量的多少来计算。
乙:看来我们的诗歌还处于计划文化时代。
甲:非常准确。
乙:那就没有好的一面吗?
甲:有,看起来久已沉睡的古体诗歌在民间从来就没有断绝过。没有任何功利性的享受式写作反而使得这种文体得以最正统的传承。
乙:这种好像一直都在吧,哪个领导不会写几句?
甲:从文化血统上说,老干体根本不能算是诗歌。
乙:文化血统是什么?
甲:中国的儒释道文化,探究生命、存在、社会和伦理道德本源的哲学。
乙:那大家写了以后怎么交流呢?
甲:现在网络这么方便,天南海北形同隔座。
乙:有写得好的没有?
甲:比比皆是。
乙:你给举个例子,让我们也听听。
甲:网络有一名句“我有双瞳分黑白,谁将一舌压春秋。”
乙:好诗句!很有气势!
甲:黑白和春秋都是双关语,作者跟圣人做比。不苟合俗流,志在高洁!十四个字荡开尘嚣,沉雄不群,令人心折不已!
乙:现代人存此想确实难能可贵!哎,这两句好像尽是平音啊?诗歌不是要有格律吗?
甲:这是按照平水韵写的。
乙:建国以后普通话定了四声,怎么还按照古人的方法写呢?
甲:你是不是觉得作者在食古不化故弄玄虚?
乙:有点别扭。
甲:在古代诗就是歌,任何一首诗都可以传唱。
乙:现在就不能了吗?
甲:我们连它的读音都不会了,怎么会唱呢?
乙:怎么才会它的读音?
甲:那就得研究平水韵。
乙:平水韵是什么韵?
甲:平水韵是根据唐朝人写诗用韵的特点,把汉字分成107个韵部,因为作者是平水人,所以就叫做平水韵。在这些韵部里面,我就弄不明白比如“鱼”和“虞”,“江”和“阳”怎么还不能押韵?
乙:是啊,为什么呢?
甲:我们民间的诗人浸淫其间,虽然说还不能彻底弄清文字的秘密,但为了传统文化不在自己手里加剧断层,所以一直坚守平水韵这块阵地,其一腔赤忱令人无比感佩!
乙:那么说这两句诗也是合律的?
甲:它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工稳得不能再工稳。
乙:还有什么好诗?
甲:“不赴沧溟即羞死,世人久不识田横!”
乙:这两句是什么意思?
甲:这里面有个历史典故,说的就是田横和五百壮士的故事。
乙:这个我听过,说的是田横为了保护五百手下壮士的性命,自己向汉高祖献上首级以消除刘邦的顾忌,手下听说后都自杀身死的故事。
甲:这两句诗振聋发聩,令人扼腕咏叹不已!
乙:好在什么地方?
甲:在人们只顾相互争夺,不讲信义,藐视法度,践踏道德良知的时代,田横就是一种精神上的审判,没有信仰和原则的存在是可悲和卑陋的。
乙:这么说我们应该效法田横和五百壮士?
甲:在今天,田横的意义不是他的地位和家族,我们要看到的是人性和精神上不能逾越的底线。一个人的高贵绝不是他掠夺了多少财富,而是他对于自己的尊严有什么样的界定和态度。
乙:很有道理。
甲:没有品德准绳,就没有行为逻辑。所以我们会看到许多不合逻辑的事情,完全讲不通却层出不穷。
乙:还有什么好诗你再给介绍一些。
甲:好诗不可胜数,好诗人也不可胜数,只是诗人之间难免会互相轻视。
乙:文人相轻自古已然。
甲:这是个陋习,是人性中应该抹去的污点。
乙:古代文人多是高贵士大夫,不也相互轻视吗?难道说他们不高贵了吗?
甲:有地位就觉得高贵是奴才的心理,说这话的人一定不敢在门口殴打贪官和奸商。
乙:看来你对古文化研究比较深入,写诗一定很有心得。
甲:我写了一首给一位网友看了,他没有说话。
乙:写的太好了。
甲:在我的再三追问下,他老婆说我的标点符号很规范。
乙:电脑打字,能不规范吗?
甲:我感觉自己是没这把刷子了,所以我决定不写诗歌了。
乙:哪你怎么替今人愁发展呢?
甲:我可以看着,可以为好的作品鼓掌致敬。
乙:看来你是写不出好诗了?
甲:曾几何时,我们都是诗人,望着灿烂的美景,我们满心波涛,满嘴苦咸。
乙:苦咸什么?
甲:涕泪俱下啊。
乙:你的味觉很灵敏。
甲:两样掺和在一起,有点跟奶酪似的。
乙:别这么说好吗?
甲:要不给您尝尝?
乙:行行行,您留着自个慢慢回味。
甲:我们虽然表达不出来,但那都是真实的情感。
乙:对。
甲:生命中总会有许多感触,我们选择让它默默溜走。
乙:您也可以把它记下。
甲:那得咸到什么时候?
乙:嗨!
甲:让会写的人写吧,我做我会做的。
乙:谁拿腔谁就作态,不硬写也是正确的选择。你要做什么?
甲:我替后人愁环境。
乙:具体怎么做的?
甲:我走路绝不踩踏一颗小草,不污染和浪费水资源,不污染空气。
乙:你这能起多大作用啊?
甲:我们最大的错误就是把所有责任都推给群体,群体只是个集,没有行为上灵活的可操作性。只要我们自己做好了,一切都会是另一副模样。
乙:你这话我赞同,一个好的环境需要每个人用心,这和土地责任制一样,把所有个体化不失为一种进步。
甲:是的,你说“一个好的环境需要所有人用心”就不如说成“一个好的环境需要每个人用心”有感染力。
乙:让每个人觉得具有无可推脱的责任。
甲:环境最大的问题是过度开发和非法开发。
乙:利益所使。
甲:今天的利益换不来明天的一秒轻松,当土地沙化、植被变异、河流干竭,我们的子孙将何去何从?
乙:是啊,看阿凡达的时候,我好几天都在那种绿色的怀想里不能自拔,如果我们有那样的生态环境该多好。
甲:现在重视,为时不晚。
乙:都要做到哪些?
甲:把该承担的责任承担起来,不要认为什么事都和自己没关系。做破坏者的帮凶和破坏者一样可耻。
乙:我们现在的环境状况怎么样?
甲:尽管我们自认为已经主宰了一切,大自然还是一直都没有放弃我们。
乙:难道我们没有主宰了一切吗?
甲:看上去自然界会默默承受我们的掠夺,其实不然。
乙:大自然也会报复?
甲:大自然永远不会报复她的子民,但是她会哭泣。
乙:听着有点心酸。
甲:酸雨、地震、冰川融化、飓风、土地沙化那都是她无奈的悲伤。
乙:她就像我们的母亲。
甲:她也是我们母亲的母亲。
乙:哦,是我们的姥姥。
甲:姥姥像话吗?
乙:我听懂了。
甲:懂了什么?
乙:您的三愁意在告诫人们不要为了提前享乐而漠视后果。
甲:您说的很对。阳光下我们可以寻求纳凉,但是绝不要人为的制造乌云。当黑暗根生地固,两头蛇就在每一位的身边。
乙:可以说的不那么瘆人吗?
甲:请对世界笑一笑好吗?因为您一直就在春天里。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