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书书和我的散文
1.
最初接触书籍是什么时候?很模糊。确切的记忆是从1971年开始,几本小人书成为我课余最亲密的伙伴。其中,叫得上名儿的有《恩玛蒂奶奶》和《胡业桃》,还有一本记不得书名了,只记得说的是海岛上的故事——一个胖乎乎的小女孩抱着一尾圆滚滚的大鱼的形象,至今鲜明。每天晚上把它们轮流翻上好几遍,我便十分满足了。
接着闯入记忆的是一本彩色连环画册。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彩色图画的书。它那方方正正的开本,硬挺光滑的纸质,神气活现的大公鸡和可爱活泼的小鸡雏,给予了我多少联想和欢乐!
然后,许许多多小人书便呼啦啦一股脑儿涌来,呵呵,我都有些手足无措了。
以上时段大约在我一年级至三年级。
从四年级开始,不清楚什么缘由,一下子迷上了看大书(主要是长篇小说),先是《艳阳天》,再是《大刀记》,接着是《激战无名川》,然后,《红岩》,《苦菜花》……
怎么说呢?书海的浩瀚博大、奥妙无穷,足可以让一个人从里到外焕然一新。说真的,那个年头没有多少好书可读,但是,年幼的人是不讲究的,只要有书就行,好在学校图书室里有的是满满登登的书,我可以一本连一本地借阅,所以,那时候,尽管“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我却没有缺少了读书的日子。除了日常课业,我把大部分时间“耗”在了看“闲书”(人们把文化课之外的书统称闲书)上,并且,把故事内容讲给同学听,由此博得同学们的广泛欢迎。有一点十分奇怪,平常说话口吃的我,讲起书里的故事来,却十分流畅。读书与“讲书”的欢乐,像清澈的小溪,在我心田里尽情地流淌。我乐此不疲。
就这样,时光忽忽,我由小学,到中学,再到步入社会,人已经不再是曾经的那个人,看闲书的爱好,却一直保持了下来。认识我的人都说:瞧,这个书呆子!
2.
需要先跟大家谈谈我读书生活中的几个转折点。
1980年,读到了《家》(巴金,中国),这是第一次真切接触中国现代文学作品。
1987年,读到了《荒原狼》(赫尔曼海塞,瑞士),这是第一次面对震撼心灵的长篇力作。
2003年,读到了《黄金时代》(王小波,中国),这是第一次知道小说原来可以这样写,荒诞、幽默与理性的完美统一。
2003年,读到了《情人》(玛格丽特杜拉斯,法国),这是第一次对那种藏而不露的含蓄文字深深着迷。
2005年,读到了《追忆似水年华》(马塞尔普鲁斯特,法国),这是第一次惊叹于心灵世界的微妙与博大,记忆与时空关系的独特表达。
2007年,读到了《迟疑》(图森,比利时)、《嫉妒》(格里耶,法国)、《喧哗与骚动》(福克纳,美国)以及《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卡尔维诺,古巴)。至此,一个全新的世界向我打开,我明了了自己真正所需,构筑起了读书框架,心里的欢喜不言而喻。
三十多年来,从一开始漫无边际逮住就读,到逐步有所选择,到基本定型,再到精研细读,其间,多少欢乐,多少忧伤!
您要奇怪了。对,书能够给人带来欢乐——让人充实,让人宽容,让人善良,让人思想,等等,这些众所周知;忧伤,怎讲?
很简单。
首先,要读书,得有书。须花钱购买。而钱紧,就很愁人。借别人的书来读,总觉不便——想勾划啥的,犯难,再说也不过瘾,想再读二遍,三遍,基本不可能。
其次,有了书,还须有时间读。就算是好容易挤出时间来了,还得有好心情不是?你看这个费劲儿!
往往因为不能畅快淋漓读自己喜欢的书,怅然若失,忧伤便自然而来。
什么时候再拿起来阅读,这些书?意识到手里的书有必要复读时,就会这么想。有些书注定是不会再拿起来了。翻开就更不可能。这真是无奈的事情。是这些书的不幸。而能够再拿起来的就不同,相对要幸运些。但是,它们毕竟也是一个可观的阵容,还得选择。得看情况,机会,心情,兴致。或许有个计划。或许就是个偶然因素。全不好说。左右的因素太多。看,是一定的。看什么,是不一定的。所以,它们就一个个躺在那里,等候我的遴选。想到许多书在等待我去读,去重读,就觉得似乎欠下了一笔笔债。是在偿还债务了。平庸琐碎的日子里,允许拿起书来的时候有多少?这实在是一个沉甸甸的话题啊。
但是,说实在话,即使是现在,生活如此窘迫,我仍然酷爱读书。哪天不翻上一页两页书,心里总像是缺少了些什么一样。不用说我目前的工作与书大有关系,即使是将来从事了与书纯粹无关的工作,我想,自己也已经离不开书了吧?真的,离开书的日子,是什么样子?我根本无法想象。
书能吃么?能穿么?经常有人这样问我。我听着,几乎忍不住笑了。是啊,书,确实不顶吃,不顶穿,在某些人眼里,它一文不值。可是,在我看来,它比吃穿,要重要得多的多。其实,这个理儿,爱书的人都知道。
所以,我觉得,书已经融进了我的血液,铸进了我的骨骼。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