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七话七夕散文1200字

文章 2019-07-18 07:44:44 1个回答   ()人看过

在中国,传统节日在有些方面确实很有意思。注意观察的话你会发现,如果农历日月重逢的话很多时候都是节日,比如正月正——春节、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具体不太清楚,但记得风俗好像有什么“地菜煮鸡蛋”……总之在单数的月份除了四月四和八月八其余都是节日。再顺便普及一下知识,六月六也是节日,很多少数民族就在这一天过年,布依族好像也是在那个时候举行盛大的歌节。

如今是农历七月,流火的季节,明天迎来的自然是农历的七月初七——七夕节,又叫做“乞巧节”“女儿节”,至于能不能算是情人节这个不太好说,毕竟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好多问题都有较大争议。比较显明的有两个,第一个是国花的争执,牡丹和梅花的争执似乎一直都没有停止;第二个便是着中国传统的情人节,到底是元宵节还是七夕节,这个也没有明确答案,但元宵节的优势似乎更大一些。当然建议两个都被称为情人节的建议也有,个人感觉这类人一般都是商家。如果把利益和中国传统文化拉扯到一起,那这个民族就是很悲哀的。所以中国也很悲哀,所以当今才会连一个节日(不单是这个情人节,还有以前提倡的“中华母亲节”)都不能被普遍认同,传统节日抵不过洋节,,传统文化抵不过西方文化,民族风俗抵不过商业化,民族精神也抵不过拜金主义,一切都乱成一团。这一切的根源又是什么呢?简单一句,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对中华文明根的冲击。我们又何以如此之乱,原因也很简单,中华民族的信仰已经被基本冲垮,短时间很难复苏;西方文明以及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却也很难在短期固定成为新的信仰。高不成低不就,所以这个时代充满的全是浮躁和迷茫。

莫谈国是,先话情人节。

中国传统中的情人节,严格意义上来讲确实是元宵节。封建的女子结婚之前基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尤其在大户人家,深埋春闺是未婚少女生活中最大的主题。因此“怀春”一词的来源也在于此。因为除了父兄很少见到青年男子,所以你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在“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崔莺莺一见到张生或者“墙头马上”中李千金见到裴俊军立刻就能心生爱慕,毕竟见过的男人太少啊。说实话,家里憋着女孩子揪心,男孩子其实更揪心。为了避免双方憋死,给祖国的未来留下青年一代,传统就安排了这样一个节日——元宵节,又叫做上元节。节日的传统是观灯,到这一天,妇女少女都会被允许出门,这就给男子,或者说男女一个眉目传情的机会,接下来进行的就是“月上柳梢头”的一幕。欧阳修的《生查子》写的就是北宋时期的元宵节,男女该日约会已经成俗。所以元宵节传统意义上来讲确实是情人节。

至于能跟七夕跟情人节联系自然也有很多理由。七夕本是牛郎织女相会之日,可惜古人没有从中提出爱情的元素,只是想到织女见牛郎一面着实不易,她高兴可能会把织物的妙手传授给天下的女孩,所以七月初七很自然的成为了“乞巧节”和“女儿节”。如果说没有爱情元素也算很牵强,毕竟传说中这一天晚上能在葡萄架下听见牛郎织女的窃窃情话。如果这个传说就能让现代人认为七夕节足以成为情人节,自然还不够充分,另一个来源本人感觉应该来自于一句诗——“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有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自然也算是现代人认为七夕是情人节的“铁证”吧。这样看来,作为纪念,认为七夕是情人节也算是无可非议的事情啊!不过本人还是倾向于元宵节。

说到这里,想想中国很多传统文化都已经被遗忘,其中七夕的“夕”就有独特的解释,可惜我翻遍典籍也查不出来,也算是我的悲哀吧。

七夕无他事,闲谈情人节,,如此也算甚好。末了一首诗,杜牧的《秋夕》,今天写最合适: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