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素养论文

文章 2019-07-18 06:24:34 1个回答   ()人看过

1编辑的“学科专家”素养

高校学报编辑要能编出好文章,除了具备编辑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对自己负责栏目的专业知识有很好的了解。一篇文章在所属学科领域是否具有开拓性、实用性和创新性,文章刊登后能否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力,编辑是最初的判断者,这就要求编辑具有较高的学术素养。只有编辑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成为某一学科的“专家”,才能具备与作者、读者对话的能力,才能鉴别、加工专业性强、学术性高的文章,才能策划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选题,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1992年,时任中国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理事长的杨焕章教授,在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正式提出“学报编辑学者化”的口号。一时间“,学者型编辑”引起了编辑界的共鸣。可以说,学者型编辑是高校学报编辑出版中知识类型最全面、知识结构最合理的人才,是学报编辑努力的最终目标,也是学报对编辑的最高要求。这类编辑不仅是期刊界的优秀学者,是科技界优秀学者的组成部分,也是期刊界编辑加工能力的高手,他们架起的科学研究与成果交流及传播的桥梁才最合理、最科学、最快捷。数字化时代,作者投稿基本不用纸质版本,更多的是通过电子邮件或者学报对外开放的网络投稿系统,他们的投稿成本很低,很多作者有“一稿多投”的行为,因此学报的自由来稿很多。而如何在海量的自由来稿中甄别出符合自身学报要求的稿件,是学报编辑首要考虑的问题。因此,作为高校学报中的学者型编辑,只有让自己成为某一学科领域的行家,才能识别出有潜力的“原料”,制造出有价值的“产品”,从而吸引更多有鉴赏力的“买家”,为学报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2编辑的“外交家”素养

传统的纸媒时代,编辑给人的形象是整天埋头看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数字化时代,高校学报编辑应该能利用各种信息手段做好对内对外的联系工作以及学术信息交流工作,成为业界、学界的“外交官”。强调学报编辑的社交能力是由其工作性质决定的。学报作为反映最新研究成果、传递各学科研究信息的桥梁,本身就是一种交际工具。高校学报的出版包括收稿、编辑初审稿件、送专家审稿、编辑、出版、发行等环节,工作过程中要与作者、审稿专家、读者、编委、排版员、印刷员、发行员、国内外重要数据库的联络员等人打交道,要能保证期刊的正常出版,编辑要协调好各部门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出色的社交协调能力能够保证学报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从学报的办刊实践来看,编辑与作者的关系贯穿于学报出版的全过程,他们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刊物成功的黄金法则。因此,编辑在文章初审时,对每篇来稿都要持客观、公正、平等的态度,并且及时处理稿件,将审稿结果及时告知作者,从而增加作者对学报的信任。稿件录用后,责任编辑在对文章的编辑加工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作者的意见,切不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作者。文章通过初审后,编辑要将之送请专家审核。在这个过程中,编辑首先要了解审稿专家的研究方向及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多种方式邀请其担任学报的审稿专家,然后将文章送请其审核。待审稿意见回来后,编辑要认真研读专家的意见,有不懂或者有争议的地方要及时向专家请教,从而对文章提出指导性意见。对于与读者的“外交”,就是采用约谈、电子邮件、电话访谈、座谈会等方式与读者沟通或交流,了解学报的学术水平、编辑质量以及未来需要改进的方面。通过交流,既可以根据读者的需求进行栏目策划,有针对性地组织稿源;又可以改进学报的形象,增加学报的亲和力,从而提高学报的办刊质量,获得更多读者的青睐。此外,编辑要与技术方案提供商、网络出版运营商等营销机构沟通与合作,及时将学报的内容呈现给读者。技术方案提供商为学报设计的采编系统必须符合学报自己的特点,在系统的设计与维护过程中,编辑要与他们保持联络,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保证采编系统的正常运转。而学报按期出版后,编辑要与网络运营商联络,及时将期刊的电子版本传至网络平台,供读者阅读和下载。

3编辑的“经纪人”素养

市场经济环境下,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报的市场特质也逐渐显现出来。因此,高校学报的编辑要树立商品意识,融入“经纪人”的色彩,在审稿专家、作者与读者之间搭建“经纪人”的桥梁,适应市场经济对编辑提出的新要求编辑工作就是处理好学报与作者、读者之间的关系。作者是论文的直接生产者,读者是论文的直接消费者,编辑在其中起着桥梁和沟通者的角色。这种“经纪人”作用体现在两个环节,一是文章送外审阶段,编辑搭起了作者与审稿专家之间的桥梁,将专家的审核意见准确地反馈给作者,对作者提出的异议部分再次向审稿专家请教,这样的桥梁与沟通为学报生产出优秀的产品提供了保障;二是学报出版发行后,编辑搭起了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桥梁,编辑既离不开作者和读者,又有与他们不同的立场和视角,从而形成了比作者更了解读者需求、比读者更熟悉作者特点的优势。因此,编辑在日常工作中一方面要根据读者的需求策划选题;另一方面要向作者介绍读者的需求,引导作者创作出既符合作者的研究范围又能满足读者需求的作品,达到作者、读者与学报三方共赢的结果。

4编辑的“企业家”素养

目前,科技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度相当低,高校学报更是如此,其网络版和电子版一般授予网络出版运营单位,他们每年根据文章的下载量给予学报一定的稿酬,这些稿酬相对于学报的编辑出版发行成本来说,只是“杯水车薪”。高校学报要想在数字化时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除了注重学报的社会影响力之外,还必须关注学报的经济效益。而长期以来的政策性导向使得学报编辑的市场意识淡薄、学报的市场功能脆弱。因此,为迎接数字化时代的挑战,促进学报更好地发展,编辑必须具备一定的市场意识和营销能力,在生产文化商品———学报的系统工程中充当“企业家”的角色。期刊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有生产和销售的过程。原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对高校学报这类学术期刊作过明确的解释:“新闻出版事业,除了它传递的信息、搭载的内容具有意识形态的作用外,它的所有环节都是一个产品生产的过程”。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报出版要兼顾学术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高校学报编辑要注重出版质量,做好创新性成果的推介和转化,实现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高度统一,扮演“企业家”的社会角色。目前高校学报的办刊大多由学校全额拨款,经费较为紧张,而且出版成本逐年增加。要利用有限的经费办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具的学报,编辑必须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对学报在审稿、编辑、发行的全过程实行目标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第一,目前高校学报对自由来稿和专家约稿大多执行严格的“双盲审制”,请专家审核文章需要支付一定的报酬,如果学报编辑对所有自由来稿都不加甄别地全部实行双盲审,这对学报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就需要编辑在此发挥“政治家”“编辑家”和“学科专家”的作用,只将学术质量较高、编辑水平较规范的文章送专家审稿。文章犹如企业生产中的原材料,只有质量好的原材料才能生产出质量上乘的产品,才能为学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第二,文章的加工过程大多要经过4~5次的编辑、校对,在这个过程中,浪费最多的就是纸张以及排版工人的劳动。经验显示:优秀的编辑只要2~3次的修改就能达到文章“齐”“清”“定”的要求。而且随着数字化的发展,很多工作可以通过网络、运用各种软件来完成,这样就对编辑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编辑在这个过程中只要能够娴熟地运用各种现代化的办公软件,加之精湛的编辑加工技能,就可以节省部分办公费用和排版人员的人力资源成本。第三,编辑要有商人一样敏锐的眼光,能及时洞悉读者的需求,并且根据读者的需求进行选题策划,有针对性地组织稿源,出版读者需要的期刊,实现企业运营中的“按需生产”,以减少生产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第四,学报按时按期出版发行后,编辑要做好营销工作,要像商人一样在选题策划时就要预测产品的市场定位、读者的可接受程度以及可能的消费群体,并且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制定不同的宣传、销售策略,争取更多的读者阅读、下载和订阅,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5结语

总之,网络化、数字化时代,在高校学报出版发行的全过程中,作为编辑活动和经营活动的主体,学报编辑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要做好编辑工作,在对内的工作中,编辑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一流的编辑加工技能以及高超的学术水平,具备“政治家“”编辑学家“”学科专家”的素养;在对外的工作中,编辑更要有优秀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具备“外交家“”经纪人“”企业家”的素养。只有高校学报编辑具备内外兼修的素养,才能适应新时期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编辑事业的良好发展,最终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