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毛泡泡,笔尖下的创意人生

文章 2019-07-18 05:32:15 1个回答   ()人看过

【导语】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着精深的智慧,远大的抱负,无比坚强的毅力。他们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后世的人们作出了表率,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接下来就跟随一起,了解名人故事_毛泡泡:笔尖下的创意人生的有关内容吧!

毛泡泡,国内首位通过认证的创意思维视觉引导师,也叫“图像同声传译师。”

会议期间,她在纸上迅速作画,从与会人员的头像到亮点发言,整张图最后呈现出时间轴的形态,清晰地记录着关键流程。她是漫画“速记员”。

图像同声传译师不仅是一种新职业,更展现了一种充满创造力的视觉化思维。这类稀缺人才,全球还不到200人。

26岁时,在荷兰埃文斯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与艺术的毛泡泡,被确诊患有阅读障碍症。

她是怎样通过创意思维视觉,打开人生另一扇窗的?

阅读障碍者常有艺术天赋

毛泡泡感知世界的方式从小就很独特—她通过画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上课时,同学们都认真地记笔记,老师走下讲台一看,发现毛泡泡正在纸上画画,便大发雷霆,把她赶出了教室。毛泡泡心里非常委屈,其实她是在用画画的方式记笔记。

她在学校很不开心。

后来,有一位从北京到云南采风的画家到毛泡泡家开的文化用品店买东西时,偶然看到了墙上的画,天马行空、毫无章法—山林、鸟虫、溪水连同阿妈的嬉笑怒骂……一一展现在他眼前,充满童趣和天真。

得知这些画是12岁的毛泡泡画的,画家赞不绝口,建议毛妈妈让孩子报考专业的美术学校。当时,毛泡泡对待学习的态度已经快让毛妈妈对她绝望了。于是,毛妈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让画家带着毛泡泡去北京学画,也许这是可以让女儿走出大山的唯一机会。

就这样,小小年纪的毛泡泡背井离乡,独自赴京求学。在画家夫妇的帮助下,她考上了徐悲鸿美校,考大学时顺利地被北京服装学院录取,大二时被学校选中去丹麦服装学院留学。在国外学习的时候,学生大多接受视频教学,很少需要啃书本,因此,毛泡泡并没有感觉到自己的世界有什么不同。

大学毕业后,毛泡泡去荷兰旅行,途中在中荷文化交流夏令营当志愿者。短短两个月的工作,毛泡泡良好的沟通能力让主办方之一的荷兰埃文斯大学印象深刻。学校当时正要成立国际学院亚洲贸易系,有意聘请她任教,教中国文化与艺术。毛泡泡便留在了荷兰,成为埃文斯大学最年轻的老师,也是该校唯一的一位中国老师。

一切都顺风顺水,只有一个例外—在年底交学术论文的时候,一查看大部头的学术书籍,毛泡泡的头就大了。一般人看书是从左往右看,在她的眼里,书里的字呈发射状朝自己飞来,她根本无法集中精力“抓”住它们。她口才好,平时上课主要用图画进行阐述,现在怎么办,难道要画一本论文?

郁闷的她跑去看医生,医生进行测试后,确诊她患有阅读障碍症。但这并不一定是坏事。医生说:“阅读障碍症患者通常有艺术天赋,视觉发达,对色彩、图形非常敏感。”

毛泡泡去找系主任谈一谈,能否用图像来展现论文内容,结果系主任同意了,并且他很期待毛泡泡的这种创新。

令她头痛的论文问题解决了。毛泡泡把自己一年来的学习和探索都用图像加以表达。在年终考评大会上,系主任把她的成果编成一个小册子送给了她,这让毛泡泡很感动。

她越来越习惯用漫画描述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偶尔听到的一段音乐、路边的一棵植物、和猫咪玩耍的一个瞬间、与朋友之间精彩的对话……她渐渐积累了几十本笔记。有时没带本子,她抓起桌子上的餐巾纸就开始画。朋友看到赞叹说:“你太有创意了,多么复杂的事情你都能化繁为简,用寥寥数笔就能勾勒。”

在埃文斯大学待了7年后,毛泡泡还是回到了中国,因为她的男朋友想来中国,而且正好有一家荷兰的培训公司为她提供了外派到上海的职位,毛泡泡就此辞职。

右脑创意者的最好职业

干了一年多,中国职场的文化氛围让毛泡泡很不适应,她索性辞职了。

在回到乡下老家的日子里,她翻开以前的笔记本—对视觉化东西比较敏感的能力、培训教学的能力、干练利落的方式,如果要把三者结合在一起,找个什么出口才能尽情释放自己的能量?

心血来潮,她上网搜索,居然找到了“视觉传达”这个领域。图像同声传译师的工作,是将演讲人的故事内容、意境神态同步转化为纯手绘的图画。图像同声传译师的大脑是一个高度浓缩的图像资源库,所有的图像素材都需要在一两秒内抽取出来,并快速绘制在纸上,包括构图、颜色等的安排。

这简直就是为她量身定做的职业。毛泡泡兴奋地找资源、买书、学习,然后找到了国际最权威的机构TheGroveConsultant(视觉会议之书机构),通过了视觉引导师资格认证。

她用一支画笔迅速地画出了自己几十年来的成长经历,并点上关键词,清晰的脉络让同行们叹为观止。国际视觉引导协会聘请她为董事和中国区传播大使,毛泡泡因此得到了很多机会,为全球大师级人物做图像同声传译,如“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的女儿塞西莉·德鲁克、麦当劳前总裁保罗·赛博等。

在第8届德鲁克论坛上,毛泡泡为塞西莉·德鲁克做图像同声传译。年近60岁的塞西莉·德鲁克打算向观众演示一个PPT,但老版本用了8年,她想求变,却思路枯竭。

毛泡泡和她聊了两个小时,挖掘到了许多小故事,比如领导者如何将理念传承给团队,毛泡泡画出“孩子学游泳”“中国太极的奥妙”等隐喻,形象地展示了彼得·德鲁克的管理思想,观众们看得津津有味,很快产生共鸣,现场气氛活跃,塞西莉·德鲁克也讲得更带劲了。会后,毛泡泡与她成了朋友。目前,两人正在合作编写运用了彼得·德鲁克管理思想的亲子绘本。

有一家国内大型IT公司召开产品设计讨论会,邀请毛泡泡前去参会,看她能否提供一些帮助。她拿到了两个设计团队的文案,厚厚的一本,做成PPT是上百页,文字密密麻麻。

会议现场非常热闹,两套设计方案的团队正在“死磕”,谁也无法说服谁。

毛泡泡听了半天,觉得有些争吵没必要,其实他们的想法有不少共通点,但彼此却不知道。她根据PPT和双方的描述,再加上自己的提炼,把两种方案的关键要素明明白白地画出来,摆在一起。图画直观可见,有时比交谈更有助于人际沟通。争论平息了,老总非常满意,以后凡是有大型的商务会议,他都指定邀请毛泡泡参加。

把树皮做成时装

图像同声传译这个职业非常新鲜,新到让毛泡泡找不到同行,她很快便成为国内领先的实践者。

毛泡泡成立了一个“泡泡书屋”,支持中国有阅读障碍的孩子画书,并且开展一些线下的活动,呼吁全社会关注有阅读障碍的孩子们。一个周末,她去给孩子们上课,遇到了8岁的小萨—一名读写困难的儿童。

小萨问:“你什么时候来啊?我会想你的。”

毛泡泡问:“有多想?”

小萨答:“像星星想月亮一样。”

小萨又问:“泡泡,你结婚了没有?”

毛泡泡问:“什么是结婚?”

小萨答:“结婚就是相爱的人住在一起。”

毛泡泡问:“那什么是相爱呢?”

顽皮的小萨躺在地上,举起自己的双脚,冒出一个特别有趣的答案:“相爱就像我的两只脚,左脚碰右脚,不分开。”

“你不觉得这个答案很有创造力吗?”说起这段经历时,毛泡泡歪着头开心地大笑起来。

有很多人好奇地问毛泡泡:“你是怎么做到边听边画的?”

毛泡泡说:“我在聆听时,迅速抓重点,再用简单的图像加以表达。用图像隐喻描述复杂抽象的概念,对逻辑思维、空间感、画面感和讲故事的能力,都是一种考验和锻炼。通过专业训练,许多人都可以做到。”

有许多人跟着毛泡泡学习,希望从事这种有创意的工作,或者学着通过图画的力量,成为生活中的高效沟通者。求学者五花八门,有想拓宽就业渠道的大学生、即将退休的阿姨、陷入中年危机的夫妻、寻求事业突破的培训师、渴望走进孩子内心的年轻妈妈……有趣的是,他们几乎都没有绘画基础。

毛泡泡的教学是开放的,要求大家在48个长方形空框内任意发挥,添几笔,画出不一样的东西。限时两分钟。有的学生抓耳挠腮,硬是“找不到灵感”;有的学生能接连画出信封、窗户、切糕……在交流环节,看到别人的创意,有的学生感叹:“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简单如儿童画,又有多少人能想到?毛泡泡常常带学生们走上街头,去吹风,去晒太阳,去摩挲粗糙的树皮,鼓励他们松开思维的缰绳:“我可以把树皮做成时装吗?”

在毛泡泡心里,创意永远是世界送给自己最美的礼物。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