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一句话们会听朋友说的原因
在生活中,许多人都有着类似的经验,同样的话,从父母嘴里说出来,总觉得处处不对,心有龃龉;而从朋友口中讲出来,就似乎有那么点道理,思忖后往往能愉快地接受。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不仅仅同样的话,朋友说与父母说效果不同;而且在更为广泛的生活情境中,同样的话,有些人说我们愿意思索,并愉快地接受;而另一些人说则连思索都不曾有便武断地拒绝。
理性地来看,同样的话,应当有着同样的说服力,但实际上人们被说服并非因循理性,而常常是非理性的。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这涉及到哪些因素影响说服对人们态度改变的作用。所谓的态度,它包含了我们的观念(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以及行为倾向(行为成分)三个互相联系又互相影响的要素,这就是所谓态度ABC理论的要义之所在。因此,要通过说服改变一个人的态度,就不仅仅是改变观念或认知单方面的问题,而必须是从观念到情感一揽子的改变。所以,在生活中,我们都可能经历过类似的心路历程:明知道有道理(认知成分),但感觉不爽(情感成分),就是不接受。
而且,相对于理性的认知,感性的情绪反应更快。他人言说的话语,人们诉诸理性的认知接受过程需要经过大脑皮层的深入加工,而诉诸感性的情绪反应过程则直接从大脑的边缘系统就能对人们产生影响;同时,人们体验到的情绪感受又能影响甚至支配认知过程。生活中的许多人,因为在成长过程中对与父母的交流有着太多不愉快的经历(中国父母常常以专横的干涉者和武断的支配者方式与未成年子女交流),这些点点滴滴累积的不愉快经历在大脑中以情绪记忆的方式存储在长时记忆系统。当父母试图与他们交流时,作为子女的他们会自动地唤起长时记忆中的情绪记忆,使他们感受到不愉快、局促或者烦躁等负面的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又进一步地影响甚至阻断了他们对父母话语的认知加工过程,使得他们左耳进,右耳出,不假思索。
相对地,在人际关系中和朋友交流时,所唤起的情绪感受就截然不同。人们之所以与特异性的他人缔结友谊,成为朋友,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志趣相投,在基本态度和价值观上比较相似。同时,持续的友谊又进一步地使朋友之间互相影响,在三观上更加趋于一致。这就使得人们与朋友交流时,更容易也更经常地体验到愉悦的感受。积极的情绪促使人们更愿意,也更可能对交流的话语进行仔细的斟酌和深入的思索,从而更容易被说服。
不仅如此,同样的话语,如果是我们喜欢,或具有吸引力的人说出来,相比从我们不喜欢,甚至感到排斥的人说出来,前者也更可能说服我们。换言之,人们被说服,不仅要看说了什么,更要看是谁说,以及如何说。不仅说话的人不同,说服效果不同,相同的人说同样的话,不同的说法也有着不同的效果。心理学研究甚至发现,完全一样的内容,仅仅因为表述的方式略有差别,说服的效果就大相径庭。如著名的“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s)。在社会认知中,完全一样的内容,仅仅因为表达的顺序不同,说服的效果也能南辕北辙。如印象形成中的“首因效应”。
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要保持理性,不仅要避免因人废言,还要避免被表达形式所误导。知易行难,要做到坚持理性,其关键是要养成批判性思维,同时也要培养反思内省的能力。当然,如果我们能以成年人的心态面对父母,那就更可能不受到负面情绪干扰,仔细权衡斟酌父母的意见,而不至于因人废言。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