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巨变经典散文

文章 2019-07-18 04:27:44 1个回答   ()人看过

蜗居县城已十余载,回老家的次数也寥寥无几。家乡固然全无县城热闹繁华,然而,我魂牵梦绕的依然是那不能忘却的故园。在我的梦乡,最美的依然是故乡的云海蓝天、故乡的青山碧水、故乡的放牧夕归、故乡的田间小溪、故乡的桑梓秋菊、故乡的龙槐老井。

我常常怀念乡亲们走亲串邻,相谈甚欢。小孩村头嬉戏,赶赴千河捕鱼捞虾,三五成群放牧夕归,乐意融融。清晨有鸡犬相闻,有大人早起挑水,有乡亲淳朴问礼,有邻里早出躬耕……墙里墙外都是一个和煦的春晖,一片共同的蓝天,一口至纯的乡音。

再回故乡,村舍俨然,阡陌交通,一排排小楼整齐划一,红砖青瓦,朱门阔院,安居工程惠泽百姓,亮化项目照遍通途,安水入户便捷千门“万家共赴康庄道,扶贫惠风泽乡邻”。繁花似锦,百亩良田丰硕嫣然,若不是偶尔出入鸡兔,我恍若身居小镇或误入他乡。

一望无际的碧野,铺洒着儿时梦想的乡间小道,巍峨如黛的远山近岭,日夜流淌的清溪甘泉,让我倍感心旷神怡,舒畅无比。漫步在这乡间小径上,我仿佛看见了儿时的一幅幅画面:春光明媚的田野,小伙伴们沉醉在琼芳的馨香,与花卉为伍,以小鸟为朋,其乐无尽。秋日里鸿雁南飞,谷果花叶香飘万里,农人们的脸上呈现出憨厚的笑容,收获的不仅仅是粮食,还有那兴奋愉悦之心。

眼前的景致就是我的眷恋的家乡呈现给我的秀美画卷:小路旁绿苗迎风摇曳,麦浪此起彼伏,好像在迎送远游他乡的赤子。不由的追忆起儿时捡麦穗的趣事……

从前夏夜的麦场是父辈们“龙口夺食”的战场,更是孩子们尽情嬉戏的乐园。大人们不知疲倦地挑灯夜战,迫不及待的夏粮抢收,深怕一场雷雨从天而降使全年的血汗付之东流。回想起农民“靠天吃饭,听天由命”的日子让人倍感凄凉无助。而孩子们只管在碾过的草垛里翻跟头,捉迷藏,追逐戏闹,哪管“夏收之役、夏收之虑、夏收之急”,真是“成家方知油盐贵,养儿才懂父母心”。孩子畅快的呼吸着清幽的麦香,萤火虫点燃丰收的希望,百鸟归宁一片详和恬静、安居乐业之景象,虫豸低吟奏响耕耘的赞礼和生活的康庄。

如今的麦场已盖起了阔气十足的小洋楼,大型收割机更是速收速藏,颗粒归仓。人们再也不用头顶烈日,历经长达半月的夏收之苦。

赤日炎炎的酷暑,烈日暴晒着大地,热浪袭人,就连周围的空气燥热不堪。地上裂开条条长蛇似得晒痕,千河之水频临干涸,万木无精打采,清荷碧叶接天,禾苗昼夜灌溉,此时此起彼伏,嘹亮流连的蝉鸣给炎热的盛夏带来一线生机,凄切婉转而不绝,长鸣清脆而不息。

蝉不惧酷暑傲然于世,毫无纷争长鸣不息,不求回报勤于份内,出泥不染毫不逐流于浊,与暑为伴,长鸣不息正激励着我们自检自省,立足本分,吃苦在前,为国家扶贫大计尽微薄之力,无怨无悔,奋斗不息,前进不止。于是口占一首:

“精准脱贫攻坚关,昼夜不息常鏊战;万户共筑康庄道,俯首为民苦中甜。”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