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种自我激发的痛苦经典散文

文章 2019-07-18 03:05:49 1个回答   ()人看过

时光的渴望是其动力之一。这种渴望的水平并非一直不变,它会因成就感而上涨,因挫败感而下跌。要幸福必须先经历失望!(在文学中,这种反差是永恒的主题。)

布里克曼和坎贝尔所说的享乐跑步机的运作机制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永不知足,即随着情况的改善,对此前相同满意度的要求也会随之提高。他们提出的适应水平理论是当代的典例。这一理论在心理物理学中有一个类比:同样是举起一个10磅重的东西,如果我们在此之前举起过一个5磅重的东西,那么我们就会感觉这个10磅重的东西比较重些;而如果我们在此之前举起过一个20磅重的东西,那么我们就会感觉这个10磅重的东西较轻一些。类似的,人们会根据自己最近的经历来对自己当前体验到的痛苦和愉悦程度进行评定。布里克曼和坎贝尔认为,对刺激的主观体验并不是刺激的绝对水平的指标,而是刺激的相对水平的指标。当环境变得越来越令人愉悦时,人们对愉悦的主观评定标准也会变得越来越高。

正如我在第四章中提到的那样,人们每获得一次提升,就会开始期待下一次的提升。期望提高理论的要点就在于:人得到的越多,期望就越高。期望提高理论和抱负提高理论都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国民收入的增长不能带来国民幸福感的提升。当适应水平理论与期望和抱负提高理论结合在一起时,我们距离享乐跑步机也就不远了。

如果个体主要是根据自己先前的经历来评估自己的满意度,那么当个体的愉悦水平上升时,个体往往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那么逝去的不幸是否会迎来现在的幸福呢?这取决于个体会选择拿现在的情境和过去发生不幸的情境进行比较(让人更加快乐),还是选择将过去的不幸看作当前的负担,让当前的感受被过去的情绪所左右(让人更不快乐)。鉴于这些选择,那么不幸的童年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只有在回顾过去时,这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毕竟,有哪些父母会为了让孩子长大后感到更加幸福而故意给孩子一个不幸的童年呢?无论如何,有证据显示,童年的幸福与成年的幸福是不相关的。此外,另有证据显示,在大萧条时期,青春期的磨难会让青少年得到锻炼,使其成长为适应能力更强且快乐水平更高的成年人。

与适应水平理论的假设相反,如果将个人幸福时间的总和作为相关标准,那么个人将不得不对幸福的得失进行比对。有些哲学家(特别是塔塔尔凯维奇)认为我们需要用整个一生才能对自己幸福与否作出评定。梭伦也提醒我们:“盖棺才能定论。”

由于一生当中既有快乐,也有痛苦,因此个体会征用自己未婚时的不幸记忆来衬托自己已婚后的幸福,以便改善自己当前的不幸感受。但这其实是弊大于利的。无论如何,不要指望利用不幸的童年记忆来提高成年的幸福感。

在这种关于愉悦的适应理论中还有一条附加说明:对生理痛苦(以及某些生理愉悦)的适应似乎与对心理痛苦的适应是不同的。感官享乐系统很少表现出对享乐的适应。到目前为止,我主要集中在自我比较上,但社会比较却更有利于对享乐相对性的思考。布里克曼和坎贝尔认为,确立享乐适应水平的最有效机制就是社会比较。因此,当个人必须达到一定的满意度,以便与他人的预期收益持平时,享乐跑步机就会开始运行。水涨则会船高,但如果个人的满意度取决于自己是否比别人做得更好,那么水涨得再高,也无法给个体带来更多的快乐。换个比喻:金牌获得者会感到快乐,因为他赢得了比赛;铜牌获得者也会感到快乐,因为和那些没有取得名次的人相比,他至少有名次;但银牌获得者是不快乐的,因为他会拿自己和金牌获得者进行比较。

适应水平理论中很有趣的一点就是关于平等价值的解释:如果我们抹去了所有人的差异,那么我们会不会因此而破坏了作为满意度的基础的社会比较呢?还是说,这样做反而会让满意度最大化呢?先前的章节已经给出了关于这两个问题的答案:(1)和自我比较相比,社会比较并不是一种更好的生活满意度的基础;(2)正如托克维尔所说的那样,作为一种普遍的分配标准,平等似乎会促进社会比较。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