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故事对幼儿心理的影响

文章 2019-07-18 02:43:50 1个回答   ()人看过

童话是儿童文学体裁中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幻想,运用夸张的写作方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故事是一种幼儿喜欢的文学形式,教师一般通过欣赏、分析和讲述等教学模式,让幼儿掌握一定的词汇,接受文学的熏陶和品德教育。同时,故事也是一种催化剂,能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特别是在美术、音乐、健康等科目的教学中。如在美术活动中,故事中丰富的画面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热情;在音乐活动中,适当的故事有助于幼儿记忆歌词;在健康活动中,幼儿可以从故事情境中了解很多道理。

童话故事以其独特的形式牢牢地吸引着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无时无刻不沉浸在童话故事的想象空间里。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喜欢童话故事的天性,为幼儿提供充足的童话阅读时间,用优秀的文学作品作为教育幼儿的主要内容,塑造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

一、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征和理解水平的童话故事

童话故事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易于他们理解的故事,以便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小班的幼儿适合阅读情节简单、语句重复的童话故事,他们在复述这些简单的语句中能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太简单的故事情节、太简短的语句已经不能满足中班幼儿的需求,他们适合阅读拟人化的童话故事,并会在复述故事时穿插动作和表情;大班的幼儿适合阅读一些内容复杂、抽象且内容较长的故事,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大胆创编故事,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增长知识、增长智慧。

二、利用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感染幼儿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幼儿普遍存在泛灵论和自我中心主义,他们给一切物质都赋予了生命色彩。教师应善于利用童话故事对幼儿进行教育,远比空洞的说教更容易让幼儿理解和接受。如《小羊过桥》教育幼儿对朋友要谦让,尽量避免与朋友发生矛盾;《龟兔赛跑》告诉幼儿不能骄傲,要学习乌龟踏踏实实、永不放弃的精神……幼儿喜欢听童话故事,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深深感染着他们,他们会不厌其烦地听,为之动情,为之陶醉。

三、渲染童话氛围,将想象与现实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童话是想象和现实的一种独特结合。教师可以按照童话故事中的描述布置场景,使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去想象、去讲述、去提问,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为幼儿创造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机会和条件,让幼儿轮流讲故事,相互评价各自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肯定幼儿的点滴进步。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语言的流畅连贯、绘声绘色以及合理运用成语等技能都能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童话故事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特殊意义。因此,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充分的阅读童话故事的时间,用生动、活泼、有趣、直观、动听的童话故事教育幼儿,并让幼儿凭借故事提供的线索,展开想象的翅膀,打开思维的通道,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拓展:

童话故事优化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在幼儿教育中要“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幼儿“健康生活的态度”的核心是要具备健康的心理。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很多幼儿园在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往往采取的是“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但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适合幼儿的认知,并没有收到有效的教育效果。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载体,其中童话故事就是一种有效的载体。

一、幼儿“灌输式”心理健康教育误区剖析

目前,我国的幼儿教育行业已经比较发达,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各大幼儿园都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很多幼儿园在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把“心理健康”作为“知识”向幼儿进行灌输。幼儿“灌输式”心理健康教育是没有实际性的效果的。

(一)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教条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身心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心理是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先决条件,加强身心健康教育自然也成为学校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幼儿在人生发展中处于起始阶段,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现在,很多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往往是从心理健康教育教科书上“照搬”的,“教条化”的现象比较突出。很多幼儿园在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园本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在教育内容上往往会偏离幼儿的生活实际,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形式化”

心理健康教育过程是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环节。目前一些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往往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来实现,并且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唯一方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仅仅靠心理健康课上对幼儿进行教育远远不够,这样的教育过程是“形式化”的,教育效果不理想,也不可能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真正的影响。

(三)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枯燥化”

幼儿的学习过程离不开趣味性的支撑,趣味性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大多幼儿园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往往不能与幼儿的活动与游戏相结合,教育形式“枯燥化”的现象比较严重,教学方式往往难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呈现,这也是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

二、借助童话故事优化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仅靠“灌输”是不能够达到教育效果的,需要有一定的载体。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很多,其中童话故事是幼儿十分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在童话故事中,一般都是通过想象、幻想和夸张的艺术手法来塑造虚拟化的艺术形象,具有很强的想象性与夸张性,是对幼儿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幼儿的一日活动,要让童话故事成为优化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催化剂”。

(一)借助童话故事,使幼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童话故事中往往能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告诉幼儿一个正确的人生道理。教师可借助童话故事来促进幼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1.借助童话故事,培养幼儿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那么,他就会积极地工作、积极地生活。幼儿教师要引导幼儿在学习童话故事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例如,可以引导幼儿在阅读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丑小鸭》中去感知丑小鸭虽然处境堪忧,但是它却在逆境中仍然自信,最终就变成了白天鹅,由此影响幼儿能够形成自信的人生态度,从而促进他们心理上的健康成长。

2.借助童话故事,培养幼儿形成勇敢的人生品格

勇敢的人生品格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一个人具有勇敢的人生品格时,就能够在工作、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很多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往往都具有这样的人生品格,因此,幼儿教师要善于借助这一些童话故事,培养幼儿形成勇敢的人生品格。例如,《孙悟空传》中塑造了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幼儿对于孙悟空是十分熟悉和十分敬佩的。在幼儿的心目中,孙悟空就是勇敢、智慧的化身,可以说是“偶像”。教师要善于通过这一童话故事引导他们去学习孙悟空智慧勇敢的精神,使幼儿终身受益。实践证明,让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近距离接触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能够有效地发挥这一些人物形象对幼儿的榜样示范作用,从而使幼儿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与优秀品格。

(二)借助童话故事促进幼儿形成向上的价值观

价值观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对于人的一生具有重要的指向作用。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幼儿教师要善于借助一些童话故事所描写的生动故事情节促进他们形成向上的价值观。

1.借助童话故事,向幼儿传递正义的力量。培养幼儿的正义感是促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借助童话故事,向幼儿传递正义的力量。

例如,幼儿对于《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这一童话故事是十分熟悉的,特别是对童话故事中的“公主”“小矮人”等人物形象感知十分深刻,并且能够分辨出好与坏。对于这一童话故事,可以引导幼儿通过童话剧表演的方式对故事情节进行演绎,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通过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之间的对比,就能够形成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坚定信念。

2.借助童话故事,向幼儿说明虚荣的不堪。虚荣心是一个人不健康价值观的重要体现,由于现在大多幼儿的家庭条件都比较好,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会存在攀比的心理。针对这一情况,幼儿教师要善于借助童话故事向幼儿传达虚荣的丑陋。

例如,《皇帝的新衣》这一童话故事形象地描述了虚荣心的丑陋,教育人们要追求朴实无华的人生价值。给幼儿们讲了这一个童话故事以后,可以让他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例子,以后该怎么做,由此有效促进幼儿对童话主旨的内化。

3.借助童话故事,促进幼儿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观。促进幼儿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观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幼儿教师要善于借助童话故事促进幼儿形成积极的道德观,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灰姑娘》《拇指姑娘》《狼和七只小山羊》《渔夫和他的妻子》等童话故事,都是幼儿们十分熟悉和喜爱的,在这些童话故事中,人物形象一般都是民间的劳动人民的化身,具有善良、正直、坚强、勇敢的品格,要引导幼儿通过接触这一些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学习他们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当然,在这一些童话故事中,也塑造了一些反面人物形象,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对这一些反面人物形象进行批判,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幼儿形成歌颂正直与光明,鞭挞邪恶与黑暗的道德观。

总之,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幼儿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我们要走出幼儿“灌输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利用童话故事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指出的是,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是幼儿心理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但是,这三者之间并不是绝对独立的,而是互相交叉、互相影响的,这需要教师在借助童话故事的过程进行灵活选择、合理运用。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