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朱自清《背影》思想内涵
《背影》是写于1925年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朱自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浅谈朱自清《背影》思想内涵。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浅谈朱自清《背影》思想内涵
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背影》从1925年10月问世以来,经历了八十五个春秋,以其平实素朴的语言和字里行间渗透的父子深情,一直为诵读者品谈称道,以致“朱自清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朱自清也因《背影》而家喻户晓.《背影》则成为朱自清散文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感人魅力最强的名篇。同时,也赢得了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开展的研究关注,对《背影》提出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精辟见解,使这篇文章的文学、社会效应逐渐扩大。尤其是中国文学进入新时期的三十年,《背影》仍然是研究者津津乐道的研读佳作,关注的角度、关注的视野,又有了新的开拓与研探。现就新时期三十年来学者、研究者对散文《背影》的研读状况做一综述,并简要评议。
新时期以前的学者在研读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主要的切入视角,就是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全方位研究,从不同的角度探索散文《背影》之所以感人至深的内因外源:有的学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作者着力表现了人间的至情——真挚的父子之情”;有的以为它“抒写了怀念老父的至情”;还有的认为它之所以“历久传诵”,是因为“深挚地表达了亲人的别情”,甚至把它与梁代文学家江淹的名篇《别赋》相比,以为“《背影》可称得上是一篇形象生动的散文式《别赋》”等,都给予了散文《背影》较高的评价。
进入新时期后,研究者们对《背影》的研读,继承和延续了新时期之前学者的研究视角,仍对文章的思想内涵给予较多关注。但从研究者们所做出的研究成果来看,显然与先前的学者有了很大不同,新时期的研究者不再是仅仅局限于文章所表达的具象内涵,而是在肯定以前学者研读成果的基础上,又对这篇文章内涵背后的文化意义、文学史意义、社会学意义、伦理学意义等方面进行了不辍的研读,在思想内涵上也有了更新的发现。
从新时期三十年的研究、解读状况来看,散文《背影》中的“父子关系”一开始就成为研究者关注最多的研究视角,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重新审视父亲的角色和定位,以探求“背影”具象内涵后的真正意蕴,取得对“背影”意义、内涵的全视角的解构和重构。
在封建正统秩序、伦理观念统治的中国宗法社会,父子关系中的父亲一直处于无可争议的优势位置,子对父无条件地顺从;而在“五四”后中国现代文坛上,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鲁彦等作家在作品中相继对父性品格重新进行了深沉的思考,并且他们审视父权的方式是多侧面、多角度的。父性的角色不仅体现于父子之间,同时也体现于夫妻之间;审父既可从自己作为儿子的角度审视作为父亲的自己,还可从妻子的角度审视作为父性的丈夫,等等。为此,新时期部分学者以此为视角,对《背影》思想内容背后浓重的审父意识进行了研探,其中,以张木荣的《忠厚严肃的审父意识——重读朱自清的散文》和冯玉强《朱自清(背影)审美因素解读》两篇文章为代表。
在《忠厚严肃的审父意识——重读朱自清的散文》一文中,张木荣认为朱自清是从自己已为人父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父亲,即对社会传统和文化因袭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父性品格作出强烈的审察和反思,并从父性品格求得人生的动力。短短的篇幅,写了四次“流泪”场面:祖母死后;父亲去买橘子时;车站离别时;读父亲来信时。除第一次外,其余三次均是因父亲而引致流泪。父亲的一言一行都使年轻的朱自清受到感染。从朱自清和他父亲的“信息交流”来看,旧时代的生活遭际并没有给父子两代留下“代沟”,朱自清很快就对勤劳中的父亲作出了“做父难”的情感“反馈”,用一种年轻人特有的敏感聪慧的心灵和忠厚温存的认识,理解了父性的平凡与伟大。冯玉强在《朱自清(背影)审美因素解读》一文中认为,《背影》通过对父亲送行这真人真事的回忆,重新融入了朱自清深刻的生活体验和强烈的自我观照,把父亲这个平凡的人所做的平凡的事写得令人感动,再现和审视了父亲与儿子“我”的生活,并在再现和审视生活的过程中,父子之间的至情至性的人性美得以自然流露,这人性美在审父意识下转化为人情美了。
有的学者,从“背影”这一具象所蕴含的深刻寓意的角度,去探讨《背影》的思想内涵。如葛胜华在《背影,你到底藏拙什么——朱自清(背影)新探》一文中认为,朱自清紧紧攫住父亲的背影不放,有着深刻的寄寓:“背影”是中国父亲独特的造型,是只求奉献,不图索取的一个鲜明的象征。葛胜华更深一步解读,“背影” 所饱含的父子亲情是异常独特、意蕴深邃而又充满民族性的。因为在中国,尤其是封建和半封建社会,父子关系往往十分微妙而特殊。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旧式的父子关系就是“君臣”关系的翻版或是一种“准君臣”的关系,加之中国人感情表达“暖瓶式”的铿吝含蓄,所以为人父‘者即使遭遇再大的痛苦——譬如慈母新丧、生计无着、家境黯淡之时又不得不送别孺子孤身北上的这一“父亲”——也断断不肯直面儿女,把那份无奈与窘困写在额头、挂在嘴上。
学者李馨从文化史的角度,探索了《背影》所形成的社会学内涵。其在《对父权本位思想的反驳——朱自清(背影)的深层思想内涵》一文中谈到,《背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和蔼可亲的慈父形象,描绘了一种新的人际关系,却不是歌颂什么抽象的人性和永恒不变的“父爱”,它有着自己特定的、具体的社会内涵。李馨认为朱自清在文中所写的父子之情,反映了“五四”后具有一定反帝、反封建思想的民主主义者对理想的父子关系的渴望。他们虽对人生、对社会、对革命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见解,但在反对旧文化、旧道德,要求个性解放,主张民主、自由等方面则有着共同的要求,他们认为要改造社会,必先改造家庭,而要改造家庭,首先就要改造封建的父子关系,对于束缚人性发展和妨害子女成长的旧思想、旧传统、旧礼教和旧道德,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而鲁迅就是其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一个。陈民在《东方版父子冲突——重读朱自清(背影>》一文中,进一步发展了李馨的社会文化史批评方法,并结合朱自清分别写于1923年、1928年的散文《父母的责任》和散文《儿女》两篇文章的思想内涵,去解读写于1925年的散文《背影》,从而得出朱自清在父母与子女关系上的态度和见解:从《父母的责任》的慷慨激昂到《儿女》中无奈与忏悔交织的回忆,再到朱自清已为人父的深刻体会及《背影》中对父亲态度的心理变化,看到的是一幅从年轻的儿子与父亲的冲突、血气方刚的年轻父亲的呐喊、对年老父亲的妥协,再到为人父的感慨与自勉的真实画面。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于,重礼仪、人伦的儒家思想文化,深深浸润于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活与情感表达之中。受这种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父子之间的感情表达往往是以父“严”子“孝”的形式出现,这样的父子关系决定了父子亲情表露、交流的方式不是坦荡、直接的,而是含蓄、间接的。在亲子之爱的表达上则表现为重行而轻言、含蓄而深沉,往往爱之愈深,藏之愈深,爱之愈切,表达愈含蓄,这种捉迷藏式的爱的表达方式常常让人捉摸不透,不易感受,甚至有时令人误解。因此,高爱民在其学位论文《(背影>阅读史——兼论经典阅读的策略运用》中明确指出,《背影》一文中的“背影”极富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在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中,父亲自始至终对儿子没有亲昵的举动,话语也不多,整个送别过程含蓄而深沉。从儿子的角度看,也同样不习惯把对父亲的感激与挚爱溢于言表,巧妙选,择“背影”这个角度恰到好处,正好可以让儿子对父亲的“背影”尽情地倾诉其无尽的谢意与爱意,也正是父亲这个默默的“背影”最让人体会、感悟到这种无言的父爱,这种含蓄深沉的父爱的特性。正是这个意义上,背影浸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坦露出民族情感表达方式上的独特特性,成就了文学作品中一位位向我们走来的、深具传统文化魅力的父母的形象。
朱自清一生深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传统思想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他总是以传统思想为基点和标准来衡量和吸取外来思想。同时,对于传统思想的吸取,朱自清也经历了一个由全盘接受到深刻反思,最终实现一次次扬弃的艰难发展过程。
陈蕾在《传承与超越——论传统思想在朱自清思想中的地位及发展》一文中谈到,历经中国数千年历史的积淀、以儒道佛三家杂糅而形成的中国传统文人思想文化贯穿于朱自清的一生。而在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体系中,居主导地位的是儒家思想,儒家主张积极人世,明确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点。这种思想把个人与社会牢牢地拴在了一起,鼓励人们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自己的理想,以实现社会的价值来达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因此,要准确把握《背影》一文的思想内涵,就必须从朱自清身上存在着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为基点,去理解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朱自清内在思想世界的变化,以及传统文化对其思想所起的作用。
也有的学者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虽然给予了传统文化沉重一击,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仍会在一定时间内对作家的创作产生一定的影响,会在作家的创作中有所表现。如陈绪毅在《沉重的历史“背影”——儒家文化与朱自清散文》一文中认为,“五四”时期的反孔新文化运动对新文学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开始就把批判的矛头对准儒家思想理论的核心—— 封建礼教及其家族制度,揭露封建家族制度丑恶的文学也成为新文学最有血性也最震撼人心的一道风景,并在理论上虽为文学创作揭露封建丑恶和黑暗扫清了道路,但是由于儒家思想统治中国人心灵达数千年,影响之深刻,在中外文化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尽管作家以激进和决绝的态度来批判儒家思想,由于文学形态的复杂性,想在短时间内清除儒家思想的影响,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新文学最初的创作中,虽然作家对儒家文化有十分清醒、理智的认识,但是感情上,在对生活的审美体验中,儒家思想仍像幽灵一般,徘徊在许多作家的心头。考察“五四”作家的思想和创作,不难发现仍有儒家文化留下的点点斑痕,尤其是朱自清等文学研究会的许多作家的创作都存在着这种情况,在文坛讨伐家庭罪恶、父辈保守的呐喊声中,他用《背影》写出了旧式家庭生活中的温情和亲情,从而隐隐透出儒家伦理观念坚韧的生命力。
散文《背影》的结构美,历来为研究者所称道,篇幅虽小,而笔路却相当开阔,随意挥发,确是“随便”极了,但能放能收,紧凑集中,一切都凝聚于他所要表现的焦点上。因而,有的学者就从作品的构思巧妙、选材独到等角度,去阐释“背影”的真正内涵。
屈宝贤、王晓辉的论文《新颖别致情味隽永——谈朱自清的(背影)》认为,《背影》文章取材平实,内容朴素,虽只写了两个人物:“我”和父亲;一件琐事:父亲送行,在车站给“我”买橘的经过,但能于细微处见精神,思想内涵耐人寻味。朱自清没有去写时代的火焰和漩涡,笔触所及仅仅囿于个人圈子,忧郁的情调,凄怆的况味,黯淡的色彩流露在他的腕底,勾勒了一幅当时社会生活的侧面图,以宣泄个人的苦闷和凄凉的情绪。这正是在当时令人压抑的时代环境下,许多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共有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情绪。从选材、构思精巧上说,《背影》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在当时是有一定社会意义的,使人们能够从这个特定的“背影”看到当时社会生活的投影,看到当时历史的缩影。同时,作者抒发的感情是纯真的,敦厚的。人们从这种纯真、敦厚的感情描写中,“进入一种感情微妙的世界”(秦牧语),领受着情操上美的陶冶。所以,这篇文章不仅内容是充实的,而且有一定的美学价值。杨剑龙也在《一帧展现父子情深的悲凉画幅——读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中认为,《背影》以朴实而细腻的笔触回忆和勾勒了父亲温暖的背影,展现出了一位旧时代知识分子奋斗挣扎中的人生困境,展现出父子之间的真挚情感,在父爱的细腻描绘中溢出人生困境中的悲凉色彩,达到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以抚今追昔的叙述构思,寓复杂的情感于单纯的场景,寄丰富的内涵于简练的笔触,呈现出一帧展示父子情深的悲凉画幅。
进入新世纪后,有的学者在阐释《背影》的思想内涵时,又有了新的研读视角,有了新的发现。徐葆耕在《重视“现代生活的学术价值”(代序)》一文中,从符号学的角度去阐释“背影”一词的符码意义,从而探索出《背影》一文语义外的真正思想内涵。在解读“背影”一词时,他认为朱自清笔下“蹒跚地爬过铁路的老人”的“背影”已经化为一种文学意象,并包含两重相悖的含义:一方面是对中国传统中绵延不断的父爱的缅怀;另一方面,“背影”又意味着同过去、同传统的惜别。同时,朱自清在写作《背影》时,他自己也正在成为历史的“背影”,他用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生命,把这种父爱扩展为对时代、对民族和人类的大爱,竖起了一座20世纪的精神丰碑。当读者在阅读《背影》文本时,把朱自清当做对象来缅怀,当做范例来借鉴的时候,其实读者自己就正在融入其中,成为传统的延续。陈民在《东方版父子冲突——重读朱自清(背影)》一文中,以朱自清和卡夫卡的创作为例,把《背影》置于中西文学比较的视角,去解读“背影”后中西文化制约下“父子关系”的不同内涵。在西方文学中父子冲突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被认为是人性的根木问题之一,亦是反权威的标志之一。陈民认为卡夫卡是描述西方父子关系冲突最具有典型性的作家,在他创作的许多作品,如《变形记》《判决》等小说都反映这一主题,而他本人和他父亲之间完全是父子冲突的西方版本,他和父亲的冲突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我的作品是关于您的。在其中我倾吐了那些我不能在您的怀抱中所倾吐的伤心事。除非受到您的强制,在我能够自主的时候总是故意久久地远离您。”卡夫卡就是以这种方式强调他毕生同父亲所作斗争的重要意义的。这种矛盾被长期压抑,而这种压抑越强,反抗也就越强,或是回到无意识中,或是以艺术形式升华。弗洛伊德充分肯定了父子冲突对卡夫卡艺术创作产生的影响。“就卡夫卡作为一个艺术家,其审美良知和意识受到个人的经历很大的影响而言,必须承认,这样的父子关系相应地产生了卡夫卡的特殊风格和特点,这正是他对世界文学的贡献。”卡夫卡是一位具有现代意识的作家,他与接受东方传统文化教育的朱自清不同,他无法理解他父亲对待儿子的方式,也无法理解以父亲为象征的权力和权威。他感到既不能因为父子之间的血缘关系而采取妥协的办法,也不能对这种最合理的关系置之不理,因而无法调和矛盾,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他的艺术创作中矛盾总是以激化的形式出现。
另外,新时期还有更多的研究成果,如王荪、张晓云的《重新探析(背影)的文化意蕴及艺术魅力》、喻见的《(背影)中父亲形象之我见》、贾祥伦的《情感的“佛像效应”——朱自清(背影)再阐释》、陈绪毅的《沉重的历史“背影”——懦家文化与朱自清散文》、李欣莲的《谈朱自清创作中的忏悔意识》、王玉宝的《(背影):被“死亡”照亮的世界》、李苑的《(背影):“原父情结”的反思》、胡晓山的《文贵有情——读朱自清(背影)断想》、张俊的《无过之悔:(背影)文化内涵别解》、刘玉凯的《如何读(背影)》、赵焕亭的《(背影>:朱自清内心矛盾和焦虑的审美置换》等文章,都对《背影》进行了解读,共同丰富和完善着《背影》一文的思想内涵。总之,近三十年来,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提出自我独到的见解,对《背影》思想内涵的解读尽管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多侧面、多角度的开拓性研究格局,然而要建构一个相对完整完备的体系还有一定距离,研究者们的目光多集中在从文化视野的角度来观照《背影》的思想,而从《背影》思想内涵的接受史、传播史等问题的研究都有待进一步去思考探究,从而,使散文《背影》在中国文坛获得更为持久的影响力。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