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印象之供奉祖先散文

文章 2019-07-18 00:04:18 1个回答   ()人看过

在东北过年的时候,历来都有供奉祖先的风俗。

供奉祖先,在东北多称为供奉老祖宗,是对于缅怀祖先、孝敬至亲的天性所使然。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一代一代就流传下来。

在平常日子里,一个家族不供奉祖先大家并不奇怪,但是在过年的时候如果不供奉祖先,很容易被乡亲邻里指责,因为东北的乡村很少有祠堂,所以一般供奉祖先都在自己家的住所进行。

到腊月二十三以后,多数人家便开始准备供奉祖先的事情,不论贫穷富有这样的大事情谁都不能马虎。

供奉讲究很大,承装供品的碗取单不取双,有的做五碗或者七碗,老人们都讲说是逢单是阴间的吉祥数,逢双是阳间的吉祥数,真假莫议。不论供奉多少佳肴,满族人基本上讲究全素,汉族人则荤素搭配。

不过相同的是必须有一碗是粉条子,做法是将粉条子挽成八尺长的把子,用麻匹扎住一头,放油锅里面炸,因为那时候没有色拉油,只有笨榨大豆油,所以炸过得粉条膨胀的金黄锃亮。烙豆腐干、烀五花肉方等等,反正都是过年必备的好嚼咕。一般还要供奉一碗发芽的小葱,不仅仅看着白绿相间的新鲜,更有儿孙聪明的深刻含义。而用白面和豆腐渣混合的肉丸子用竹签子穿起来搭配组合,更像是一件件艺术品。

挑供碗也是一件大事,选择全新不说,对待颜色和花型也有要求,而作为男主人要准备好正月初二以前用的劈材和用水,不送走年是不准做这些事情,衣服再怎么脏也得正月初六放水日去清洗,否则是对于祖宗的大不敬。

等供碗和菜肴做好,当家人要把顶棚上的长匣子请下来,为什么说请而不说拿呢?这里面含着尊重的意思。轻轻掸去灰尘,请出‘家谱挂图’也叫宗谱,挂在外屋地【或者单间】的后墙上。

通常挂宗谱之前要把家中常用的长方形地桌摆在墙下,挂好宗谱再把坐姿擦拭干净并铺上没有打凿的黄色烧纸将10个馒头和供品依次摆上,最后在馒头前面摆上2摞10个苹果,前面再放上两根粗大的红蜡烛。摆完供品以后一般还要摆上无五双或者七双红色筷子或者七个小酒盅。

摆放供碗有绝对的规矩,绝对不允许外人动手,即使出嫁的姑娘也不可以。说是外人摆放供碗就把外人的祖先招来了,自己的祖先就上不了桌,在外面受气,唯有自己的婆婆、媳妇、丈夫、儿子或者未出嫁的姑娘才可以动手。

这些布置完毕以后,还要贴上五彩对联、宗旗,加上明亮高大的蜡烛和色彩造型各异的供品,有着庄重的氛围和说不清的敬畏和亲切。

到了除夕这一晚子时,财神接回来,把接财神用的灯笼放在一角,这个时候全家上下老小都能够感受到庄严、神圣和神秘的氛围,这个时候谁也不许高声说话,怕惊扰了祖先和财神爷。

过了大半夜就是初一,要到全村各家各户去拜年,进屋要是看见供奉着祖先,赶紧跪下磕三个头。而东北对于家族里面出的不忠不孝的人就不允许进坟茔地和上族谱。

一般情况下宗谱都在长房老大家,长房为大,有担负继承祖先的责任。

而我们家因为家族大,几个家族分支都不同供奉着宗谱,没有宗谱的要用红纸写下家族一些事宜,被称为‘保家仙’。

记得很小的时候去大爷家拜年,通常要先拜祖宗,然后才拜大爷、大娘,而大爷大娘在欣然接受的同时不忘记给予红包,这也是一种礼尚往来、相互尊重的情感交流。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的农村中很少有年轻人供奉祖先宗谱,一方面是因为年代久远宗谱遗失,另外一方面这些民俗没有很好的继承,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和缺失。

尽管供奉祖先从某些方面讲似乎有着迷信色彩,但是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看似微小,但是却包含着做人与道德的探索和警醒,到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