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朱自清《背影》中的父子情
不知道为什么,每一次看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心中都会有一种眼泪在喉咙哽咽的感觉,我不知道这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文中血浓于水的骨肉之情?是为了儿子当初的不理解?还是为了那凄沧的父子分离时流的眼泪?我不知道,可能都是,也可能只是纯粹的感悟,但有一点我是确定的,《背影》中的父子情让我难以忘怀。
文章一开头就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两年的别离,朱自清先生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可见这“背影”对他来说,是有着特别的意义的。事实上,父亲的“背影”是作者心中难以忘怀的记忆,而也正是这一难以忘怀的记忆深深地蕴含着父亲与作者间的父子情。
在那“祸不单行的日子”,面对着一切的颓废,未经风浪的儿子受不住侵蚀,“簌簌地流下眼泪”,还是做父亲的去安慰儿子“天无绝人之路”。其实,父亲才是一家之主,父亲才是风烛老人,失去工作的是父亲,失去母亲的是父亲,要扛起一切的还是父亲,父亲才是这一切祸事最大的受害者,难道父亲的心胸真的如此之旷达?我不知道,但我们都懂得,在儿子面前,一个父亲是可以怎样的坚强起来,做起家庭的支柱,撑起这一个家。其实,我觉得,因为文中的父亲知道,面对一切患难,总得有个人坚强地承受一切,身为父亲,他掩埋痛苦,旷达的去对待,勇敢的去接受,微笑的去站起来,这是一个默默无闻而又伟大的父亲。
祖母的丧事告一段落,“我”要回学校了,“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父亲“叫茶房陪伴儿子”、“再三嘱咐”、“踌躇”、“自己送儿子”,还有下面的“照看行李”、“拣椅子”、“嘱托儿子小心”、“托茶房好好照应”……平白无奇的语言、行为中没有一个“爱”字,没有一个“不舍”,却是饱含了父亲对儿子的关怀。
其实,又何止朱自清先生的父亲,我们的父亲,世界上的父亲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都说:“父爱如山”,踏实而稳重,无言而深沉。对比于我们温热深情的母爱,父爱又何尝不是“重于山,浓于水”?只是,爱的深度相同,爱的表达不同。而通常,我们都会犯文章儿子的错,“我”不仅不理解,不感激,甚至,还觉得父亲啰嗦、烦心。而当儿子的又怎样知道,在父母亲的眼里,孩子永远是长不大的,是需要呵护的,需要爱的,需要操心的。不管孩子是否已经长大,甚至长成了青壮年,不管孩子的这一条路是第一次走,还是走了半辈子,父母去都会把整颗心紧紧的系在孩子的身上。所以,我们应该看到的不是他们的唠叨,我们应该感受的是他们的心,他们的爱。
文中写到了好几次“背影”,我相信,在所有的“背影”中,最让我们感动的是父亲爬月台买橘子时的“背影”,《背影》发表以来,这“背影”一直牵动着我们多少感触之人的心: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
分离的那一刻要到了,父亲并不是无动于衷的,他想到了儿子旅途中的艰辛,“橘子”,既是父亲想给予儿子旅途中鲜甜的果汁,更是想把“吉祥”的祝福送给儿子(“橘”与“吉”谐音)。买橘子,父亲可以选择给钱让别人代买,也可以让年轻力壮的儿子去买,但他固执地选择了亲力亲为,这就是我们的父母,为孩子做的,总要经过自己的手才安心。父亲是个胖子,走路就已经很费事了,还得又“跳”又“爬”的攀月台给孩子买橘子,“蹒跚”、“探身”、“攀”、“缩”、“努力”……无不表露着父亲买橘子的艰难,但对父亲来说,能为孩子做的,都是甜的。父亲买了橘子回来,父子即将分别了,但父亲没有世界上的母亲那样对孩子的依依不舍,他表现得异常的轻松乐观,这就是世间父亲与母亲的不同,母亲心里不舍的是即将远离的骨肉,父亲心中所想的是儿子有儿子的路。但爱依然是相同的,所以,父亲走了,但父亲还是忍不住的“回头”,而儿子,心终归是肉做成的,在这分离的时刻,曾经不理解父亲的他还是簌簌地流下眼泪……
其实,《背影》之所以感人,不仅仅是因为里面深沉的父子之情,更是因为一种忏悔之心,一种后悟之爱。这是由作者与父亲间的曲折关系所决定的。《背影》中的故事发生在作者青少年的求学时期,而《背影》这一篇文章是写于作者也做了父亲的中年时期。在这中间的八年里,朱自清先生与父亲不和,他甚至因此辞职远离老家,父子俩没有了联系。但父亲依然是爱儿子的,表面上的固执融化不了心底上对孩子的爱,当有一天,自己也成了父亲的朱自清先生收到了父亲的来信,因矛盾分离八年早已风烛残年的父亲的来信,朱自清突然理解了父亲当初的行为,回首往事,父亲当年的“背影”清晰呈现,他突然发觉自己当年有多么的令人心寒。父亲的信重燃了父子间沉痛的爱,父亲爱儿子,儿子也爱父亲,朱自清先生将脑海里的记忆、深沉的爱与懊悔的痛结合起来,就成了这一篇感人肺腑的《背影》。
其实,朱自清如此,我们又何尝不如此?人人都说,“父爱如山”,深沉而凝重,有多少人能够完全理解到父亲给予自己的感情?其实,亲情如此,友情,爱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拥有的时候不以为然,总是失去了才懂得痛惜。那么,在看到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后,我们是否应该有所感悟呢?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