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朱自清的散文特色

文章 2019-07-17 23:09:27 1个回答   ()人看过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散文家。在新文学的拓荒期,他以辛勤的耕耘,以开拓者的胆识和勇气,为白话文赢得了读者和荣誉,成为现代散文的奠基人之一。现代散文是中西文化碰撞、融汇的一个“宁馨儿”,是伴随“人的发现”(郁达夫:“五四”运动的最大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而产生的,是对传统散文的扬弃与超越。传统散文的核心是“载道论”,而现代散文的精神是“言志论”,言个人之志,显个性神情,让活生生的人走进散文。1921年,周作人发表文章,敦促“洽新文学的人”写作“美文”,“开辟出一块崭新的土地来”(子严《美文》),算是它的发轫。不久,白话美文日渐增多,风格多姿多彩,朱自清就是这众多散文作家中成绩卓著的一个。郁达夫曾在《新文学大系·现代散文导论》中对朱自清的散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朱自清的散文是“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了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的确,朱自清是一位功力很深的散文家。他主张散文要写实,要精雕细琢,然而又不露斧凿之痕,如出水芙蓉,秀韵天成。他的散文贮满了一种浓郁的诗情画意,那清新质朴的语言,飘洒秀逸的气韵,恬淡自然的意境,如饮一盏醇酒,使人感到余香满口,又如一曲清歌,良久地余音绕梁。朱自清的散文创作视野并不宽广,多半是个人的所见所闻,写自己生活的小天地。但是他能对生活细致地观察,深入地体会,善于捕捉一闪即逝的现象,并挖掘其内在的深远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意义,使读者从常见的生活现象、事物中,从自然景色的描绘中窥见当时黑暗的社会风貌,体察作者对社会人生的观感、内在的思绪和潜在的情感细流。

论朱自清的散文特色一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收在《踪迹》(诗文集)、《背影》、《你我》、《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等散文集中。纵观朱自清一生的散文创作,就其思想内容而论,都在真诚地“表现着、批评着、解释着人生的各个侧面”(朱自清《背影·序》),体现他作为“大时代一名小卒”的社会责任感和“为人生”的特色。他的散文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描写社会人生的散文。这类散文通过对社会人生片断的描写叙述,揭露控诉了旧中国社会的丑恶、黑暗与罪恶,反映作家对时代、社会、人生的直接关注与思考,表现出知识分子的正义与良知。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通过一个五岁的小女孩被廉价拍卖这一血淋淋的现实,作者怀着悲愤和同情,向罪恶的“钱世界”提出控诉。《航船中的文明》通过航船中男女分座的旧习俗,揭露抨击了所谓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落后与愚昧,对所谓的精神文明进行了辛辣的嘲讽。《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写作者从一个西洋小孩高傲凶恶的一瞥中,看到了一部缩印着的近百年的中国外交史,感受到民族歧视的屈辱,产生了迫切的国家之念,觉悟到自己民族被践踏的现实与历史根源,从而揭示出“反对帝国主义的欺凌,反对种族歧视”的深刻主题。最让人震撼的还是《执政府大屠杀记》,该文以作者的亲身经历揭露了段祺瑞执政府有预谋、有组织地屠杀爱国群众的血腥罪行,为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留下了详尽的珍贵记录,并启示人们向反动政府讨还血债。这类散文以议论为主,重在明理,富有理趣。常常是缘事而论,将叙事和议论结合起来,把矛头指向旧的社会制度、社会习俗和反动军阀,幽默诙谐中藏有批判的锋芒,表明作者坚定厚实的民主主义思想。第二类是描写个人家庭生活的散文。这类反映作者个人家庭悲欢离合的散文写得真切感人,准确地勾勒了当时社会阴影笼罩下小知识分子家庭生活的各个侧面,写出了真挚的父子之爱、夫妻之情、朋友之谊,揭示了生活重压下知识分子的困苦与挣扎。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背影》。作者通过对父亲给儿子送行情景的叙述,表现了人间至情———真挚的父子之情。文章以事写情,把具体事件的描述同深沉的抒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亲自送子上车,给儿子拣定座位,千叮万嘱,亲自爬过铁道月台为儿子买桔子等情景,生动传神地表现了父亲爱子的深情和儿子对父亲刻骨铭心的思念。全篇没有一字褒贬人生,但从父亲的失业、老境的凄凉颓唐、家庭的衰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灰暗的人生和悲凉的世态所含的愤意。《择偶记》、《给亡妇》、《儿女》等篇则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旧式婚姻枷锁下青年男女的无限酸辛,对亡妻武钟谦的歉疚怀念之情及小知识分子“只为家贫成聚散”的窘苦处境。这类散文重在叙事,情意真切,形象生动。通过叙事描写、议论的有机交融,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给人以诚恳醇厚的美感。第三类是描写自然景物的散文。这类散文在朱自清的创作中占有重要位置,有许多文情并茂、脍炙人口的作品,几十年来魅力长存,经久不衰。这类散文重在写景抒情,创造优美的意境,体现出对自然景物的精确观察,对声音、色彩的敏锐感觉,充分显示出作者善描写的艺术才能。这类散文更重要的价值是作者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而是在写景中注入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内心的情愫,微妙地流露了他内在的思绪和生活情趣,这种流露时隐时现,需读者花费一番工夫去寻觅,从中可约略感觉出作者的思想脉搏。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借对南京秦淮河景物风情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一些矛盾看法,表现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灵与肉、理智与情感的冲突,含蓄地表现了“五四”退潮后身处黑暗现实下作者复杂迷茫的心情。《荷塘月色》则在如诗如画的意境中传达出“心里颇不宁静”的情思,曲折地表达了作者不甘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又感济世无方的苦闷心境。《春》、《绿》等篇则显示了作者极思奋进有为、热爱生命、追求光明、憧憬未来的激情。由此可以看出,朱自清笔下的景物总是同现实人生的喜忧苦乐联系在一起,从中可以捕捉到五四时代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艰难选择的复杂心灵历程。从以上三类散文中可以看出,作为文学研究会的一名重要成员,朱自清始终正视现实,不忘为人生创作的使命。朱自清认为文艺的力量就在于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我意在表现自己,尽了自己的力便行,仁智之见,是在读者”。所以无论是朴素动人的《背影》,还是明净淡雅的《荷塘月色》,以及委婉真挚的《儿女》,读者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正直、爱国,不满黑暗现实,具备高度文化修养的个性特点,和作为早期诗人的满腔激情。

论朱自清的散文特色二

艺术上,朱自清的散文以漂亮、缜密著称。漂亮,指笔触的细腻、描写的生动、画面的优美;缜密,指构思的精巧、结构的严谨,讲究谋篇布局。朱自清与冰心同以文字优美闻名,冰心善抒情,朱自清善描写,在描写中抒发感情,在诗与画的交融上达到高度的成就。在朱自清之前的白话散文中已有游记和写景文。但那些写景文只是感叹“景色绝美”,“景色真是好看”,还不能以语言为工具画出山水景致的状与色。而朱自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创造了情景交融、诗画一体的意境。在当时新旧文学的激烈斗争中,朱自清以模范的白话美文起到了向封建旧文学示威的作用。

朱自清散文在艺术上的最大特点是美。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朱自清有一双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的眼睛。而这种发现常常又是有他自己独到之处的。从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出发,朱自清十分强调对客观事物进行仔细的观察,从不苟同别人而强调亲自体味。他常能突破一般思索的框框,另辟新径,独出心裁,使作品产生一种超尘拔俗、不同凡响的力量。他常在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会有惊异之感。如《绿》是描写梅雨潭的,朱自清对这里的景色有独特的感受。他撇其形而取其色,显示出观察、描写角度的独特。绿是一种颜色,可视而不可触。但在作者笔下,绿简直像有了魔力,绿得幽深,绿得静美,绿得嫩润,绿得明媚,绿得令人神迷心醉。作品中有这样的描写:“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接着,作者对自然景物的色彩——绿,作了丰富的比喻和联想。将梅雨潭水的颜色、涟漪、光泽以及柔嫩、纯洁等各种形态,活脱脱地描绘了出来,临末,还送给它一个圣洁高雅的名字——“女儿绿”。写到此,作者的感情真是柔美到了极点, 可以看出作者已将自己的全部身心融化在这一潭绿水中。用了一连串奇特的想象、比喻,写尽了绿的千般风韵、万种姿容。然后又用情感的涓涓细流来浸润冲激读者的心灵,创造出优美深远的意境,触发人们共同的美感,使读者也不能不跟着作者一起心驰神往,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读着这样的散文,确实令人叹服作者高超的语言表现力。文中用的每个比喻都是那么贴切,都给人以十分丰富的美的享受,使人感到既有一种逼真传神的形象美,又有一种清新宜人的情趣美,还有一种细腻入微的技巧美。朱自清散文的美还表现在结构的匀称和完整上。

他的散文篇幅大都比较短小,多则千把字,少则三五百字,真可谓惜墨如金。作者欲在极经济的篇幅中构思作品,因此,他十分重视结构艺术,讲究篇谋布局,并善于对素材进行去粗取精的提炼和选择,从而疏密相间、详略得当、虚实结合地表现主题。如《荷塘月色》,全文共1500字,格局不大,境界却很深。全篇以时间为顺序,从作者在心绪不宁静的夜晚出游荷塘写起,到游归结束,以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随着作者足迹的或行或止,视线的远近高低,用移步换影的方法来描绘景物,抒发感情。这样的结构严谨细密,脉络清楚,又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像行云流水一般,达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可贵境界。结构文章的同时,作者又进行了精心的剪裁和巧妙的安排,没有平均使用笔墨,平铺直叙,而是略写与详写相结合,既有大笔涂抹,粗线条的勾勒,如第二自然段;又有工笔细描,精细入微的描摹,如作品的第四、五、六自然段正面描写荷塘月色的部分。作者按照观察的角度,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选择了一系列最能表达他心绪的自然景物进行绘声绘色地描写。先写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次写月色,再写荷塘四周的环境、景物,极有层次地描绘了一幅恬淡幽静的荷塘月夜景色,从而烘托出作者寂寞惆怅、孤独苦闷的心境。《背影》的结构也十分精美凝炼。作者抓住瞬息间的生活感受,以最令他感动的父亲的背影为行文线索,用诗的具象方法来构思作品, 将父亲这一瞬间的形象——背影加以诗化。文中四次提到背影,背影的多次出现,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包含了一次比一次更深浓的感情。第一次是开篇点题。第二次是写父亲过铁道为作者买桔子,是全文的重点,用笔较重。作者怀着对父亲的无比深情,具体而细腻地刻画了父亲的背影。第三次是父亲离开车站时,虚带了一笔。第四次是作品的结尾:“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篇末的背影把通篇的情感推向高峰。结尾一句:“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这平淡一语,既和篇首形成呼应,又蕴含着作者无限的悲思。作品到此戛然而止,曲终情在,令人久久回味。从以上不同的几篇作品中可看出, 朱自清的散文笔触开阔,挥洒自如,看似笔墨放纵,不守成法,却活而不乱,从不逾矩,在不经意中见法度,在自由中见规矩,把放松和严谨、自然气势和艺术匠心完美地结合起来,显示出驾驭作品的功力。

论朱自清的散文特色三

朱自清在散文创作上多方面探索、追求,逐渐形成了他不同于众的独特风格。“风格就是人”。风格作为文学作品的风貌和格调,虽然是作品的外在表现,但实际上却是形于外而成于中,是思想和艺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表现。风格最能显示一个作家的创作才能和个性。总的说来,可以用清新婉约、纯正朴实来概括朱自清散文的风格特色。但具体作品,有的玲珑剔透,如《绿》;有的清雅隽秀,如《荷塘月色》;有的质朴无华、蕴藉腴厚、词近情遥,如《背影》、《儿女》、《给亡妇》。这些作品,显示出朱自清散文两种不同的文采和风格。一种是进行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的写景抒情散文。这种散文语言优美,文采绚丽,多用新颖脱俗的比喻。作者常常凭借丰富的想象力,使描写对象飞腾而起,于奇思妙想中,创造了气象万千、别具风格的画面,并用生花的妙笔赋予极难把握的无形物以具体、可感、栩栩如生的形象,使所描写的对象呼之欲出。《绿》、《荷塘月色》、《春》等作品都有这种奇妙的联想、比喻。读这种风格的散文,让人感到韵味醇厚,异彩纷呈,如醉如痴,美不胜收,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美的极致。

另一种是体现“谈话风”的散文。这种散文自然、朴素、亲切,多采用白描的手法来叙事、描写,一般不用绚丽浓艳的比喻,而是用清淡的语言,平易的叙述,老老实实写来,在朴素中寓情感,以真情打动读者。描写个人家庭生活及社会人生的散文多属这种风格。在这类散文中,作者追求用词的朴实和口语化。但追求朴素又绝不平板,他既注重口语化,又注意创造新的语言。在《儿女》里,他以寻常的口语为基础,加以锤炼改造,以独创的新鲜用语和巧妙的句式来表情显态,描写了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面。譬如描绘孩子们吃饭时的情景:“你要大碗,他要小碗,你说红筷子好,他说黑筷子好;这个要干饭,那个要稀饭,要菜要汤、要鱼要肉,要豆腐要萝卜;你说他菜多,他说你菜好。”吃完后,“桌子上饭粒呀、汤汁呀、骨头呀、渣滓呀,加以纵横的筷子、欹斜的匙子,就如一块花花绿绿的地图模型。”可以说,这里没有半点修饰,可又分明是经过艺术加工的语言,因此显得十分优美和谐。作者长话短说,一组组短短的排比,使整个句子波浪式地推进:争碗、争筷、争饭、争菜,语气越来越急,节奏越来越快,从而有声有色、有情有致地摹写了孩子们吃饭时你争我夺、说长道短的十分热闹的情景。朱自请认为富有谈话风的作品读了亲切有味,说“用笔如舌”是“文章的极境”,“但这是一个怎样不易达到的境界!”

从朱自清的散文中我们不难看出,越到后来,他越追求这种朴素自然的境界。这种境界体现的是一种“豪华落尽见真淳”的美,是一种“大巧若拙”的艺术风格,是博大精深后的平易浅近。苏东坡在《与侄简书》中说过:“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乃绚烂之极也。”朱自清的两种不同文采、风格的散文可以说大致反映了他散文发展变化的过程。绚丽之极乃有平淡,朴素从风华中来,自然由雕饰脱胎,终于达到炉火纯青、自成高格的境界。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