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背影》优秀教学方案(2课时)

文章 2019-07-17 23:01:22 1个回答   ()人看过

引言:《背影》是记实散文朱自清作,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写于1925年10月。《背影》描述了在家庭遭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通过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老师在教学上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总是很头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份《背影》的教学方案,欢迎来阅读和借鉴!

教学目标:

(一)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形象特征进行描写抒情。

(二)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理解融于字里行间的真挚、深厚的父子之情。

(三)体会本文记叙事实,朴实自然的语言。

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选择最佳角度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理解融于字里行间的真挚、深厚的父子之情

教学时数:

两课时。

预习要求:

(一)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问题。

(二)本文是否感动了你,哪些地方使你感动,为什么?(做好阅读批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俗话说:“母爱似火,父爱如山。”作为母亲她会更直接更热烈地表达对子女的爱,而作为父亲则更内敛,更不善于表达情感,因此如大山般深沉的父爱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散文家朱自清的《背影》,去感受那份深沉的父爱。

(二)作者简介

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欧旅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他5岁入私塾,18岁中学毕业考入北大,22岁毕业于北大,1925年在清华任教,这篇《背影》是他在清华任教时回忆在北大读书时的事。

(三)检查预习

着重强调以下字词:

交卸( xīè) 狼籍(jí ) 簌簌( sùsù) 琐屑(xīè )

蹒跚(pán shān) 差(chāi)使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

1、教师引导: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可以以时间为依据紧扣“背影”来划分结构。

第一部分 开篇设疑,惦记背影(1)

第二部分 回忆往事,刻画背影(2—6)

第三部分 别后思念,再现背影(7)

2、依据划分结构,我们可以知道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背影”,文章围绕这个线索,写了四次背影。

(五)研习课文

师生共同研习课文第一部分。(以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做阅读批注为主,教师只点拨要点即可。)

思考以下问题,做好阅读批注。

学生交流阅读批注,教师作补充:

1、“最”的含义、作用?点出本文的叙写中心;引人思考。

2、“满院狼籍”告诉我们什么?作者当时的家境不好。

3、父亲说“事以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这句话是否表现父亲的乐观?

明确:父亲安慰儿子的话,并不是表现父亲的乐观。

4、本段的作用?

讨论,明确:点出叙写的中心,交代写背影的背景,为写背影做铺垫。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