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背影》之关键
《背影》是朱自清散文的代表作,全文一千多字,没有华丽的词藻,只凭那朴实的的浓浓挚深的父子之情。可就是那朴实的的浓浓挚深的父子之情,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
解读《背影》之关键
《背影》是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记叙的是多年前作者之父在浦口车站送其乘火车北上念书的情景。在上本课的时候,当笔者刚把“它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说完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背影》结构太简单,简直就是平铺直叙,事件也平淡,男儿有泪不轻弹,文中的几次流泪有些做作,让人不能自然接受,算不上什么‘脍炙人口’。”我愕然了……那些眼泪是假的吗?文章真的太平淡了吗?难道只有父亲对儿子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才能感动儿子和读者吗?看来仅仅局限于对文章做逐段的讲解,就眼泪讲“眼泪”,就背影讲“背影”,难以让学生真正从情感上接受文本。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抹平时代的鸿沟,应如何着手呢?面对教学中出现的困惑,掩卷沉思,笔者认为,关键在如下两方面。
一、深悟写作背景
“父爱”这一经久不衰的话题不知有多少人挥笔高赞,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的“父爱”略转笔锋,给读者呈现的是特定环境下的父爱,读者不妨先想想这个“特定的环境”。“雪中送炭”这个“雪”就是所送来的碳的特殊环境,也可以说是送得及时。没有雪。碳的意义便会顿失价值,也不会让饥寒交迫的接受者倍加感恩。仅此一例,我们可以举一反三,明确写作背景对文学作品的重要意义。社会的变乱,人生的沉浮,政治的倾轧斗争,外族入侵的民族灾难……这些都可以通过作家的独特体验而交汇为某种特定的人生意义。《背影》一文中的“父亲”是身处逆境中的“父亲”。1917年冬,“我”的祖母去世,原任徐州烟草公卖局长的父亲朱红钧也被解职,家庭遭到双重打击,家境到了日暮穷途的境地。这在文中也有交代,一定要抓住这个关键,“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的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那么,造成家庭惨境的原因是什么呢?
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之下,派系林立,战争不断,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一个没有地位的小资产阶级家庭,发生这样的不幸就理所当然了。理解了这个大背景,手中也就有了一把金钥匙,对文本的理解就能走入更深的一层,而不是停留在表层的浅薄的父爱之中。其实,《背影》并不是单纯地写父亲对“我”的关心,我对父亲的逐渐理解是全面吃透文本的重要之处,也就是几次所提到的眼泪,“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人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我”的一次又一次的眼泪能紧密联系背景,读者就再也不会认为这眼泪的做作。散文是作者灵感的物化,是作者情感的涌溢,是思维灵动之际的产物。整个文章里还蕴涵着一种淡淡的哀愁,作者的心情是哀愁的,这种哀愁,也加深了读者对父子情深的理解,因为父亲老境“颓唐”。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父亲在家境惨淡、祖母去世、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辛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难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而且反复叮咛一路小心,而儿子认为这是多余。八年后的朱自清才深刻理解父爱之心,并有追悔之意,这从作者写作《背影》的心理状态人手,自1917年与父亲在车站分别到1925年阅读父亲的来信,这八年里朱自清已为人父,人生阅历也更丰富。文章里作者反复追悔的自白,体现了朱自清对父亲的深刻理解。因此笔者认为《背影》并不停留在别离之情的叙写上,作者是在让长期郁积心头的对父亲的太沉太重的情感得以释放或偿还。在教学中,教师一般只注重对文本进行细读。逐字逐段逐个细节进行分析。缺乏对文本写作背景、作家写作心态的研究。笔者认为。这样对散文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自然会有疑问。
二、写作的缘由
一篇文章的写作起因对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文本也是至关重要的。文中最后作者写到“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父亲的一封“老境颓唐”内容的信,使“我”泪光闪闪,喟然长叹。父亲在失业、丧母、家破、年事渐高的人生窘境中,在他生命中不寻常的岁月里,却给予“我”一如既往的爱和关怀,因此思父之情溢满脑际,一篇情深意切的“背影”便呈现在读者面前。正如吴晗同志所说:《背影》虽然只有1500字,却历经传诵,有感人至深的力量。本来。在文学作品中父子之情更是难以表现的。因为感情是抽象的事物,父子之情更是感情中比较含蓄的一类。父亲对儿子的体贴一般比较深沉,常常在不言之中,表现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事物上,这些温情,作为儿子往往体会不够深。但作者毕竟是高超的散文名家,驾驭语言的能力自不待言,更用他那发自内心深处的挚情,用他那纯熟的散文艺术技巧。用他那“豪华落尽见真情”的语言,给我们充分地揭示了感人至深的父子深情,那些平常的举动便具有了不平常的意义。
明白了以上所述,读者会领悟《背影》的分量之所在:再加上作者的纯熟的散文写作技巧,一篇平中见巧、普中蕴情的散文《背影》将会永远散发着迷人的魅力,读者的诸多疑问便会消失,可见学习一篇文章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抓住关键,细加研读品味,大家的文章就是别具一番滋味,经典之作无愧之称。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