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章里的身影散文

文章 2019-07-17 20:54:28 1个回答   ()人看过

我曾在少时,烂漫天真。和我的恩师蒋先生谈到西南联大的一些琐事,先生说那是一个坏时代,那是一个好时代。我懵然不懂,只是顺着先生的话说,那一定是个值得感激的时代!我在少时读了很多书,杂乱得要紧。可我的心底是真的对远在边陲的昆明,心生了大的向往。我想,有些前辈们走过的路,去闻一闻那里的空气,也是好的。

我记得我大约15岁的模样,读过朱自清先生的一本散文集,是先生的全部散文的集合。其中有一篇《给亡妇》,记得比较深切。朱先生的第一任妻子叫做武钟谦,是一个旧时代的恭俭女性,有着中国女人独有的道德品质。虽不识字,却是极懂得朱先生的心意。武钟谦为朱先生育有6个子女。在她陪伴朱先生那些年中,朱自清和父亲恼烦,家境日益破败。这个隐忍的女人,默默接受这一切,后来不幸得了肺痨病亡故了。朱先生怀念亡妻的文中曾写道: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真关心我,真同情我。可见是多么的真爱了。

朱先生也是那个时代,一个大学者中的激荡分子,关于民主、自由不比别人做的工作少。但,生活会给你一个现实的答案,让人沉淀下来。那个时代的人,比如卞之琳,他们都是那个样子。

提到卞之琳,这是我写这篇文字的主要目的。朱先生大概是和昆明没有关系的,可是卞之琳、金岳霖等等和昆明的关系大抵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一个西南联大嘛!可是今天,我不想提西南联大,我只想说昆明。

《断章》这首诗大抵我这个同时代的人都读过吧!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绝大多数人只觉得这首诗美极了。很少知道卞之琳先生写的“你”是谁“我”是谁。文中的“你”就是张充和,是沈从文妻子张兆和的妹妹,文中的“我”就是卞之琳先生的本人。

大约是1931年的样子,他们相遇。卞之琳先生整整追求张充和将近10年的时间。可卞之琳先生是一位害羞的男人,表白得极含蓄。以至于,失败了。后来先生为了不伤心,在昆明教了一段时间书。大约是滇池的碧水天蓝,让人心生了惆怅,去了伦敦。

纵然是被拒绝了,在西南联大教书的那段日子,我依然对卞先生做的一件事情,感到烂漫极了。卞先生傍晚会去溪边散步,总是会用叶子叠成小船,放上一朵鲜花,或一个泛白的螺蚌,让小船顺流而去。

张充和后来和北大西洋文学的教授叫傅汉思的美国人相识7个月,结了婚。7年后,卞之琳先生45岁,娶了妻子青林,这已经是1953年左右的事情了。卞先生是2000年去世的,去世前的黄昏放了张充和的昆曲录音带,走了。2000年,我对那年的情景记得非常深刻。因为我自己的父亲也是这年走的。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巧合的是,徐志摩有一首非常著名的诗歌再别康桥》,也是为张充和写的,《断章》这首诗也是为张充和写的。当真是让人惆怅了。

文字到这里如果结尾,似乎也没什么不妥。可是,我又想起金岳霖先生了。那个一直恋着林徽因女士的天真男子。

在昆明的那个年代,似乎轰炸一直没完没了。前段日子有一个电视剧叫做《血战长空》,也讲到了那个时代的云南。有一次大抵是这个样子的,具体时间应该是1938年9月28日的昆明。日军突袭昆明。警报响了,大伙儿都往防空洞跑。只有一个人纹丝不动坐在房间中读书。有人看见他,叫道;“金先生,快跑!”“啊?跑什么?”“空袭!”他这才如梦初醒,跟着人流跑出宿舍。刚一出来,宿舍就被夷为平地了。

这就是金岳霖先生。

他爱林徽因,这似乎已经成为中国现代以来的真爱典范了。虽然他们没有结合。因为林徽因选择了梁思成,那也是一对极为般配的男女。

我对金先生给林徽因写的挽联极度感慨。他写道:“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你是人间四月天》,是林徽因极为有名的一首诗,大多数人都是读过的。而金先生在一生无望的守护中,践行到生命的终点。

我突然对1938年9月28日那天的空袭,那个叫金先生逃跑的那位无名人士心生感激。在那个战火烽飞的年代,因为一个小插曲,让我们看到时光的大爱。当然,我也计划今年在9月28日去昆明一趟,这也是题外话。

要说的是昆明能够在近代文学史上面占有一席之地,从某个层次上面来说我们要感谢那场战争。让我们在一块小地方,看到人世间最好的情,最真的时光。

昆明是个多情地,那么多身影来来回回,踌躇了多少年华。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