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子杂文随笔
过分迷恋的机会主义分子。
印象中爸爸对我说过最多的话就是当我在看电视的时候,我爸就会说,以后大把时间看,没有必要现在一个劲地在看。
当时我的回答是,不会啊,以后就有以后要看的电视节目。
如果将一个电视节目比作一个机会,那么现代人算不算是机会主义分子?对于喜欢的节目,都得一一看上,不知道好不好看也要先试一下,但是过去的人们其实并不把节目当成生活的主要部分,而只是填补生活缝隙的碎片,只要是这个时间段播出,我就会收看,而不管内容是什么。当然并不是因为自己失去了判断好坏的能力,而是能填补这段空缺的时间的只有睡眠和电视节目,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祷电视节目能做得有趣一些,或者做得无聊之至,好至于让我们彻底放弃对它的迷恋。但是如无意外,观众又会在第二天的同一时段打开电视观看这个节目。
现代人遇到生活中所谓“机会”的时候,其实并没有自信这会是好的还是不好的,但是总会迷恋“试一试”这个错觉。手中的机会越抓越多,填补了生活的缝隙,但是却永远也填不满,因为总是有更多更多的机会需要抓住,在努力抓住已有的机会的同时我们又会为失去的机会感觉惋惜。于是就会产生越来越多的空虚。有时候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有时候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在极端的肯定与否定之中摇摆不定。而说到底,也许是把自己看得太重了。
朋友将自己怕累怕苦不去工作视为“自爱”,是荒唐的借口,却让我思考了好几天。何谓“工作的意义”,何谓“个人的生活”,何谓“自爱”,这三个所谓的定义似乎无人不知,但是又似乎存在着一些误解。过去最喜欢周五晚上,因为这意味着我可以暂时放下校园生活,真正拥抱自己的生活了。而现在我却害怕周五的到来,因为这意味着无穷无尽的工作,在校园的时候反而是光明正大地休息,而所谓的休息时间里面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杂乱。于此观之,何谓自爱呢,是在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地位吗?过去我总以为我把所爱的人排在了工作之后,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我本身也一同排在了那些爱人之后,但是工作本身并不能弥补生活中的失落感,更何况获得完满的情况更是稀少。
今日将“自我”放下一些之后,忽然明白自己真的不是那么重要,尤其是在工作上,被训练成为的一颗棋子,就能被其他所训练出来的棋子所代替,所以我们要谋求的,反而是自身的独特。很多答案无需从别人那里获得答案,当我对生活抱有怀疑的时候,应该努力倾听自己的答案,并狠狠地抓住,前进还是后退,静止还是上前,明明自身都知道答案,只是不敢确定吧。
回到一开始的情景,“今天不必如此专注于看电视”是因为我的父亲认为学习是比看电视重要多的东西,但是我的反驳其实已经表达出,“电视在我的生活中是重要的存在”,甚至可以说因为电视我才获得了学习的动力,我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我拥有判断的能力。所以只是换成了“机会”这个词,自己怎么就失去了判断的能力呢?要抓住的机会,也得是自己确认重要的机会才可以啊。如果注定要燃烧一次生命,就用在真正有必要的地方吧。但愿如此。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