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名言成为绑架的理由

文章 2019-07-17 20:34:00 1个回答   ()人看过

洋思中学的锐意进取,收获了“洋思之路”的教育神话。一时间,洋思中学门庭若市,“取经者”纷至沓来,自1996年起,每年到洋思中学的来访者以20%左右的速度递增。几乎每一个与洋思有关的字眼都挑动着“取经者”的神经,譬如“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这八个大字就高高悬挂在洋思中学的主教学楼上,这是洋思中学对社会和家长的承诺,“取经者”心领神会,于是又加了个“美丽的尾巴”——“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来证明自己对教育的拳拳之心。殊不知,这句话,老教育家陈鹤琴说过,这位理想主义的教育家,借此来向往一种教育境界,提倡一种“永不放弃,永远追求”的教育精神。

然而,就是这句美丽的教育期许,却频频将教师绑架上师能法庭,甚至拉进师德的审判场。“没有……只有……”的句式,对其沸沸扬扬的争论折射出人们对师生的关系、地位、作用存有困惑。

“被神话”者说

刚走进教师行列时,小李也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论的崇拜者。可如今,它却带给了他巨大压力。小李曾经就职于一所职业学校,学校领导以这句话来鞭策老师,要求每班的期末考试及格率达到90%,否则就扣钱。不少班级入学考试的及格率不到10%.仅一个学期就让学生的成绩突飞猛进显然是不可能的。为了不受处罚,有的老师提前公布试题,或考试时帮助学生作弊,用不正当的手段提高合格率。

换了工作岗位后,在小李身边,依然有许多教师领着微薄的薪水,放弃学习提高的机会,在如何提高班级平均分上透支着时间与精力,只为证明自己是“会教”的老师。他们甚至不顾学生的天性,不顾学生的承受能力,不顾学生的全面发展,目标只有一个——分数。可老师毕竟也只是凡人,不能点石成金,终究逃不过因教不好个别学生而沦为“不会教的老师的”命运。小李摇着头苦叹着:“个个学生都教好,这只能是老师心中美好的愿望。若你准备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那么,我向你致以我最诚挚的敬意,并轻轻地道一声:‘善待学生,也需要善待自己。”’

许多人对这句话表示赞同的同时,都会向小李例举海伦·凯勒的例子:在老师莎莉文的教导下,一个又聋又哑的小女孩,长大后不仅考入哈佛大学,还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这似乎是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的最好证明。可是小李却不这么认为:“莎莉文老师的学生只有海伦·凯勒一人,而我们面对的往往是八九十人的班级,如果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老师哪有精力一个一个去为他们补课?莎莉文老师没有评职称的压力,不用考核,她能花好几天时间来教一个单词,可我们的学生一节课要掌握的单词,就有十几个。莎莉文常带着凯勒到大自然中学习知识,而我们出于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只能让学生坐在教室里,面对书本,边听老师讲解边想象。”

“海伦-凯勒只是个特例,而我们也无法成为莎莉文。”小李无奈地摇摇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名言,在今天是将教师披上神的外衣,从此成为神仙,还是使教师迈上圣坛,从而成为神的牺牲?”

弟子三千,缘何贤人仅七十二?

中国的教育先贤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却只有七十二,那两千大几呢?有没有“教不好”的?史无所载。但就是这七十二知名弟子中,也有行事让老师不满意的:冉有、季路当了季孙氏的家臣,季孙氏打算攻打同邦小国颛臾,两个家臣不加阻拦,还予以支持,孔子非常生气,大加斥责。由此可见,天下至贤如孔子者,也没做到百分百的教育成功率,可想而知,果真还是有“教不好的学生”的。

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充满差异的个体,他们智力水平有天壤之别,家庭教养有雅俗之分,经济状况有贫富之异,家长有为非作歹的暴徒,有清正廉洁的官员,有钻营奸猾的小人,有克斤扣两的奸商,有面朝黄土的小民,有单亲家庭,有再婚家庭,有空巢家庭,不一而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社会也会对孩子产生巨大影响,所以孟母才会三迁。教育所面对的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已经被家长、被社会涂抹过许多印迹的纸,要想在这张纸上重新画出美丽的画儿,不是不可能,而是无法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如李镇西所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教育这一链条上的第一环,我们面对的学生是被加工过的半成品:同时孩子还潜移默化地受着社会的影响——这都决定了我们的教育不是从零开始。”就像一个质疑这句名言的教师说的那样:“若果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那为什么会出现学校之间的‘生源大战’呢?既然‘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那还抢什么‘优生’呢?而且是不择手段地抢?”

特级教师王燕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上颇有心得,是当地家喻户晓的名师,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教师,面对记者,她说:“我也有教不好的学生,而且这个数量还不少。”“为何即使老师‘会教’,可‘教不好的学生’仍然大批量地存在?”对记者的疑问,王老师一语中的:“其实,道理很简单:在现行的评价背景下,无论高考还是中考,都是选拔性考试,其目的就是要让一部分学生被淘汰,即被‘教不好’——都教‘好’了,还怎么‘选拔’?”

当“会教”遭遇“不会教”

老师们有点冤,所谓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教育界的“至理名言”,时不时地将他们拉上师能、师德的审判席,教师们为避免被扣上“无能”、“无德”的“罪名”,一头扎进教学,虽然他们心中自知:哪个老师没见过“教不好的学生”?有几所学校没出现过所谓的“差生”?“至理名言”就像一条无形的枷锁,使这些“灵魂的工程师”们从此背上了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时间久了,他们也会抱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是不是把社会一切不良现象的根源都归结为教育的失败,都归结为教师的‘不会教’?”

教育专家杨启亮教授当年在中学任教,曾遇到一个“差生”,哪怕最简单的课堂讲解,他都听得云里雾里,久而久之,对课堂再也没有什么兴趣。有一天,杨老师批改学生的作业,当翻到这名“差生”的作业本时,他眼前一亮:虽然答案没几个是对的,但字迹非常认真工整。杨老师灵机一动,以后的课堂上,这名“差生”如果实在听不懂,就让他坚持练字。结果这个“差生”毕业时拥有了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杨启亮至今还对这名“差生”那潇洒飘逸的硬笔书法记忆犹新,他说,在某种意义上,他教好了这名学生,他拥有了一笔美妙的书法,使人赏心悦目,这就是进步,这就是“教好”,就是“会教”。

事实上,家长和社会并非如此“宽容”,他们有他们的“会教”、“教好”的标准。众所周知,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衡量教师“会教”的标准,就是考试成绩。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升学率上升,便是老师“会教”的最好证明。当一个“差生”练就了一笔好书法,当一个后进生第一次考试及格,当怯弱的学生从此不再自卑,当“娇娇女”学会自理……这些是否能作为证明老师“会教”的证据?李镇西无奈地摇摇头:“在现行的评价标准下,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而如果我们不用一把尺子衡量教师和学生,绝大多数后进生都会有进步的,——不一定成为栋梁之才,但至少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成为最好的自己。”而就是在唯成绩论的“会教”标准下,许多孩子成为了“教不好的学生”,许多老师成为了“不会教的老师”。

新课程标准对师生的关系、地位、作用作了新的阐释,教师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突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肯定自主学习。“可被强塞给教师的至理名言‘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却片面地夸大了教师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的是教师凌驾于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之上,是典型的教育万能论。”某老师对这句教育名言颇有微词,“这一谬论给中国当代教育评价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学生学不好或者考试不及格,就是教师不会教的明证,其直接危害就是,部分教师受到来自社会、领导的巨大压力影响,不惜牺牲自己的人格、不惜误导学生的品德去片面地、不择手段地追求考试的高分数。你看,‘减负’的口号喊了若干年,学生的负担又何曾真的减下来了?”

某教育专家愤慨地表示:“‘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用表示唯一选择的句式告诉人们:每一个学生都能被教好,都能考高分,都能上重点,将来也都能成名成家,成为社会精英人才。照这一推理,我们似乎还可以得出许多‘真理’:没有管不好的学校,只有不会管的校长;没有管不好的群众,只有不会管的干部;没有治不好的病人,只有不会治的医生:没有管不好的治安,只有不会管的公安……推崇这句真理的人一定从大跃进时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等豪言壮语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得到过相当的启发。”

唯分数论的评价标准和教育万能论,使原本“会教”的老师遭遇了“不会教”的尴尬。

我们相信绝大多数老师们都是本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信念去执教,他们忠诚于教育事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们关爱学生,相信自己的学生都是将来的爱迪生、牛顿;他们精益求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努力耕耘、默默奉献……所以,不要让这句“名言”成为师德“绑架”的理由。

一位老师说:“这句话的真理性在于:不对任何学生丧失信心。”

李镇西说:“如果教师用这句名言来自警自勉,我对这样的教师表达十二分的崇敬;如果有人以此苛求教师,我对这样的苛求者表示十二万分的遗憾。”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