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鳌山掠影杂文随笔
崇明有山,谓之金鳌。此山座落在上海崇明城东约两公里处,依城而筑,直视长江,水天相含,气度不凡。拾级而上,步道蜿蜒,一步一景,绿树繁茂,翠竹杆挺,色彩斑斓,鸟语花香,空气清新。山有九峰,下凿莲池,池中有岛,岛上建亭,绿水萦绕,清雅幽静,诚有超然脱俗之感。
金鳌山早在宋、元时系人工所筑的一个形似巨鳌的土丘作为航海之标志。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之前,岛上的百姓几乎都住低矮的茅草房,能有那么高大的土丘,是全岛仅有的稀罕之物。康熙七年(1668)重筑,峰上建藏(佛家藏经处),山前凿池,山后植紫竹林。关于此山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传清雍正十一年(1733),崇明人沈文镐参加殿试,中了探花,因一时兴起,便脱口而出,对皇帝禀道:“微臣虽僻处小岛,但崇明面临东海,背靠长江;东有佘山捍卫海疆,西有狼山作为屏障;岛上还有金鳌山,山明水秀,确是个绝妙之处。”事后沈方醒悟,知已闯下大祸,因崇明当时实无山。为避欺君之罪,沈匆匆赶回崇明,发动当地百姓在那座形似巨鳌的土丘上挑土造景,逐垒成此山。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知县范国泰有感于此处人杰地灵,于是发动城内商贾缙绅捐资重修,在原址上增设桥、亭、台、楼、榭、月圃诸胜。园内遂有得月楼、水香榭、大有亭、宁德亭、清凉洞等观景,一时引来骚人墨客,吟诗作对,激扬文字,留下了“鳌山有寺千秋画,江水无弦万古琴”;“寺内清山山外月,檐前绿水水中天”等佳句。
光绪十九年(1893),山上的藏经处改为镇海塔,塔高十六米。意为镇海平潮,防坍保岛。每逢重阳佳节,游人结伴登高会友,欣赏四方怡人风景。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崇明知县唐一岑,字惟高,广西临桂县人。率军民英勇抵抗犯崇倭寇而献身,明皇帝敕其“光禄寺丞”。为祭祀唐一岑,于民国二十五年五月(1933)在鳌山桂树旁建纪念碑。昔日“金秋尝桂”为鳌山八景之一,今称“庭荫丛桂”。
金鳌山不仅有着厚实的人文积淀,也有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山的倩影,就像她的名字一样英姿璀璨;山的靓容,就像她的胸怀一样清丽温馨。她给了崇明人比金子还要宝贵的坚强意志,比白玉还要珍贵的母亲胸怀。
金鳌山,山中有八景,即:鳌峰远眺、绿水环亭、长堤新柳、清远荷香、庭荫丛桂、梅林积雪、后乐观鱼、古刹钟声。乾隆时,崇明知县范国泰曾作“金鳌山八景”诗,现刻碑还保存在“寿安寺”大殿四壁。现“金鳌山”园名为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谷城题写。
金鳌山虽小,但具有一山、一水、一亭、一桥、一堤、一榭的格局,它古色古香,小巧玲珑,典雅别致,动静相宜,栩栩如生,风光旖旎,温婉烂漫,独领风骚。春日的午后,风和日丽,漫步在曲径通幽、松杉灌木、幽花野草掩映的山路上,目及之处,满眼的绿,满眼的景,满眼的美,充满生机。尤其在清凉洞旁的那棵桧柏,迄今已有三百五十年树龄,树径茁壮,遮天蔽日,像个卫士守护着山林,置身其间,你会感到庄严肃穆的气氛。再有那一堤一桥,又将水池分割或东西两个水域,既相互连接又形成独立的单元。清风徐来,吹皱一池清水之时,东西两侧相对的一亭一榭,宛如两位青春貌美的女子,在隔水相望倾诉衷肠时荡起的水波。
登峰远眺,蓝天碧空,白云悠哉,江水奔流,波光闪闪,舟楫点点,鸥鸟飞翔,意境深幽,令人心旷神怡。此时,那一墙之隔的寿安寺里,隐约传来木鱼声和诵经念佛声,梵音飘荡,香火兴旺,袅袅娜娜似炊烟般地飘忽在公园上空,萦绕在镇海塔四周和庭院深处,久久不愿散去。
金鳌山,承载着说不完的沧桑历史,流传着道不尽的人文故事。饱经沧海桑田,度过兴废频仍,遭受风吹浪打,连同她的美名,秀丽质朴,依然屹立,盛誉不衰,千古传颂。金鳌山,是一座集历史、自然、人文、生态的有血有肉有情的山,更是一座充满神奇色彩和富有灵气的山,她洋溢出一派古朴宁静又生机盎然的万千风情,她象征着崇明人的善良、朴实、智慧、勤奋。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