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走出别人思想的桎梏
生活中,我们常见到这样的现象:看到别人买的衣服很漂亮,就打听着也去买回一件,全然不顾这件衣服是否合乎自己的年龄、身材,于是,大街上就出现了许多撞衫的衣服;听说邻居的孩子去学钢琴、学美术了,也赶紧给自己的孩子去报个班学习,丝毫不管孩子是否有这方面的天赋、爱好,于是辅导班门口出现了许多接送孩子的家长。不可否认,人们的这种从众意识不在少数且根深蒂固。
这种现象也体现在我们的老师身上。
有位老师要去参加市级语文学科优质课比赛了,当得知自己抽的课题是《孔乙己》时,他兴奋异常,因为他亲自听过程翔老师执教过这节课,于是,他想方设法找来了这节课的录像观看,最后他完全按照程翔老师的思路开始了准备。但是,参赛结果却不尽人意。原因是评委老师普遍感到这堂课虽设计新颖,环节严谨,但却是节表演课,缺乏真实感,也毫无个性可言。其实,这位老师的最大失误就在于过多地模仿了别人的设计思路,课堂上失去了自我。事实上,类似的情况屡见不鲜。当举行课堂比赛或是公开课时,多数老师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到名师的教案或实录,然后参照其来进行课堂设计,最后上出来的课总是因带有别人的影子而缺乏灵性。当然,名师的教案设计的确有它独到之处,我们可以参考、借鉴,但不可以机械照搬。其实,优秀的教师是在拿过课题的时候,不是急于去找别人这堂课是怎么上的,而是先认真研读文本,反复揣摩思考,用自己的智慧来进行教学设计,最后再翻阅一些他人教案,获取点智慧灵感,从中来完善自己的设计,彰显自己的个性特长,这样才能上出精彩的课。上海著名特级语文教师于漪老师在这方面就为我们做出了表率。她自己说,年轻时“一篇课文,三遍备课的‘苦功’成就了今天的她。她的三次备课是:第一次备课是不看任何参考书与文献,全按个人见解准备教案。第二次备课是广泛涉猎,仔细对照。第三次备课是边教边改,在设想与上课的不同细节中,区别顺利与困难之处,课后再次“备课”,修改教案。她重视课堂设计的“巧”,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情”,最后形成了教学方法的“优”。 我们应该像她那样,努力向文本深处挖掘,设计出精彩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实现课堂的高效。如果不动脑子,完全按照别人的设计来上课,那就一定不是自己的课了,不但上不出精彩,反而会东施效颦,弄巧成拙。
帕斯卡尔说过: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因此,我们要做一根有思想的芦苇。平时多问问自己:我们的课堂能给学生留下些什么,最起码,不应该是唱独角戏后的郁闷与无奈,而应是让学生有些领悟和感动。基于此,在备课时,我们就应该多多考虑怎样设计问题才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怎样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命题时,应该考虑怎样才能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怎样通过命题来提升自己等等。如果我们多从学生实际状况出发,多从个人教学实际考虑,多从课程标准研究,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就一定会走出别人思想的桎梏,慢慢形成自己的思想。我思故我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思想有多远,就能带着学生走多远。我愿做一根有思想的芦苇,用生命的热情去撒播思想的种子,让自己、也让语文课堂因为思想的存在而“活”起来,让学生因为有了自己的思想而亲近语文、爱上语文,如此,那将是我最欣慰、最幸福的事!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