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中职生作文能力的培养论文
摘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解决学生“写作难”的问题,就要从激发写作兴趣、丰富写作素材、加强课外阅读、重视示范引导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等方面入手,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作文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生 作文能力 培养方法
职业学校的学生对语文写作课感觉最乏味,他们常常缺乏写作兴趣,缺乏写作素材,即使搜肠刮肚地写出一些片段,也往往主题不清或结构紊乱、语句不通或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写作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反映了学生畏难情绪的真实心声,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现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文章写作亦是如此,学生只有对写作产生了积极的兴趣,才能自觉主动、心情愉悦地去作文。因此,写作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熟知的人、物、事,帮助学生寻找事理的兴趣点。譬如,帮助学生就自己学习、生活中获得成功的感动、产生喜悦的感悟、受到委屈的感受去作文,就会避免平平淡淡、空洞无物,抒发真情实感,书写真切体验,文章才有可能感人至深。
二、丰富写作素材
中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的原因之一是缺少对生活的认真观察,因而,写出的作文就如同记流水账,平淡无奇。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还需要具体丰富的写作素材,要获得素材,就要靠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首先要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多方位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一是注重培养观察的敏锐性,从不同学科中,从各种报刊、书籍中,从荧屏、银幕中广泛观察;二是锻炼其体验的独立性,积极参加参观、旅游等实践活动;三是有计划、有目的地“介入生活”,广泛地、深刻地感受生活;四是丰富观察的内容,将观察的触角延伸到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五是注重观察的细致性,观察亲人、邻居、老师、同学的动作行为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生活智慧、待人处世的情形。通过指导学生观察事物,使学生将多彩的生活转化为丰富的内心世界,学生写文章时就会有写不完的内容、道不完的激情,即使一片树叶、一只小鸟、一块石头、一件琐事,也可以写出生动感人的文章来;就会给写作开凿出不尽的源泉,建立起自己的“信息库”,有效地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难;写起文章来,就会文思泉涌、妙笔生花。
三、加强课外阅读
阅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象地说明了阅读与写作的要义。
加强课外阅读要从古今中外的名著中、从其他优秀的课外书籍中广泛涉猎,吸取精华,以开阔视野、积累知识。让学生阅读名著名篇,可以让学生感受观察事物的不同方法,体会对生活的不同感悟,以丰富对生活的理解,加深对生活的认识,深厚对生活的积累,有利于写出言之有物、独特新颖的文章来。古人一直重视多读,多读是善写的基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大概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课外阅读数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作文能力的发展,增加课外阅读比增加经常性的写作训练对帮助发展学生的作文能力更有效。教师要为学生推荐好书,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多思考,在阅读中勤动手,即勤记录、勤记忆、勤整理,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把阅读中汲取的思想、文化、知识营养等自觉运用到生活、写作和做人中去,从而达到在生活中完善自己。
四、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无论多么深邃的思想、新颖的题材、独特的视角,都需要语言的表达,因此,获得和运用鲜活的语言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要围绕感情的触发点、事理的感悟点、生活的情趣点及时事、社会热点,理性思维、思考、挖掘、提炼出自己独特的东西,寄托自己的情感,提升文章的生命力。二要用充满个性化的语言,真实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体察、感受、思考和认识,让人从中能得出启示。三要获取和运用鲜活的语言。鲜活的语言不是人云亦云的语言,而是真切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的语言,是具有极强生命力的语言。如:引用诗文熟语,重现语言精华,增添文章亮色;或吸收广告与网络用语,让语言更加含蓄、新颖、富有哲理;或多用修辞,使语言更加活泼生动,富有感染力;或多用富有哲理的语言,使文章能平中见奇、发人深思。语言是一种机智、一种素养,鲜活的语言需要不断积累,只要勤奋构建语言的网络,丰富自己的语言仓库,就能永葆语言的源头活水。
五、引导作文
教师的“下水”作文对学生写作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善于著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教师的示范性对学生学习有很好的启发性,如体育教师为学生示范跨步上篮投球,音乐教师为学生边弹边唱,美术教师为学生来几笔素描,物理教师为学生做演示实验……各科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其实都在“下水”。而语文教师更亦如此,教师“下水”作文,可以掌握学情的第一手材料。“下水”的方式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突出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或引导列作文提纲,确定立意,布局谋篇;或写开头、结尾两段,解决开头难问题;或写某个片段,解决内容空洞问题等。最好先写上一篇,读给学生听听,并结合文章,谈谈如何收集素材、审查材料、确定题目,怎样组织结构、运用语言等,真正起到指导和鼓励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作文的效果。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