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练习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
摘要:数学练习的设计应立足于思维训练。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数学 练习 创新
教育中有一种观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场。”意思是: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教给方法不如给他们提供一片学习知识和技能的空间。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练习设计一般都是由教师利用教材布置安排,程式化、呆板化,与例题变化不大。学生照搬照套,依葫芦画瓢,并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技能的形成大打折扣。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练习设计形式、类型及内容单一,教学中缺乏知识的对比和类比,也不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而小学生显著的特点是:他感兴趣的事物就想方设法去认识它、研究它、占有它,从而获得与此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现成的知识,他们更需要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需要在探索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超越自我,这也是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下面谈谈在数学练习设计中如何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合理安排类比练习,训练创新思维的广度。
当学完一个新的知识点后,在练习中增加一些类似知识习题,有利于学生加强知识体系的横向联系,训练思路的广延,纵横扩散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全面地分析问题,从事物多种多样的联系中去认识事物。
在数学算式中可多角度改学,将数学算式与数学语言有机结合、互相联系,形成数学算式和数学语言互动,从而达到训练思维的目的。例如把“3102÷66”改写成文字题,得出了许多结论:
(1)3102除以66商是多?
(2)66除3102商是多少?
(3)66去除3102,商是多少?
(4)3102被66除,商是多少?
……
这样唤起了学生广泛的思维,既对已学知识进行了反馈,又能为后面学习作好辅垫,更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广度。
二、合理设计对比练习,训练创新思维的深度。
训练创新思维的深度,主要是从纵向的发展思维,向深处发展与变化,不受习惯定势的局限,自我调节思维方向,步入解题的捷径。
可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变化问题,综合发展,逐步引伸发展,扩展知识的应用范围,加深知识的理解,拓展思维的深度。例如教学百分数应用题:“一条水渠800米,已经修了200米,______?”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
①已经修了百分之几?
②还剩百分之几?
③已修的是剩下的百分之几?
④剩下的相当于已修的百分之几?
⑤剩下的比已修的多百分之几?
⑥已修的比剩下的少百分之几?
……
在探究某个问题时,一旦思维受阻可及时改道转向,寻求解决问题的捷径。例如:“两地相距257千米,甲行完全程需要7小时,乙行完全程要6小时。如果两人同时相向而行,几小时可以相遇?”按一般思路不难列出257÷(257÷7+257÷6),但学生在计算时发现非常繁杂,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诱发学生思维转向,借用工程问题的思路,得到最佳解法:1÷( + )。此题教师循循善诱,进一步启发学生,根据不同思路,列出不同的算式,从而得出了多种解法。通过比较,能够培养学生细心的习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如在教学完小数除法后,习题中偶尔出现一两道乘法应用题,如果学生不够细心或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就会惯性思维,用除法解决问题。
三、合理地增加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感兴趣、需要灵活运用知识的练习,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感知数学,训练创新思维的力度。
如:学生学完复式统计表后,我让他们去收集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数量,然后全班同学进行汇总、分类处理,收集到同类事物的同学在一起制成复式统计表,并进行比较。学生在一天内收集到了很多教材上没有的数据,这些内容丰富多彩、各式各样,有家庭用水电的数目或费用,有电话费用,有一年内照相次数,有一日内餐桌上菜品的数量等。学生们兴高采烈地进行分类处理后,互相指点、互相竞争,都制出了高质量的统计图。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觉主动地运用了学过的知识,达到了练习的目的。
要不满足循规蹈矩的思考方式,敢于跳出条条框框,寻求解决问题的新办法。例如:一个工人加工一个批零件,如果每天加工60件,7天可以完成,实际6天完成了,每天多做几件?常规解法是60×7÷6-60,但教师在教学中提倡求异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因此,有的学生想出了独特、新颖的解法:60÷6。其道理是:时间节省一天,这一天原来的工作量平均分配到6天中,每天分配的即是多做的。要想合理设计出这类练习,提高作业效果,教师就要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研究,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再选择学生熟悉的事物作载体,以探讨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经常有效地开展这种作业方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细心的习惯以及与人合作、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中练习的设计方法之多,不计其数,但数学练习的设计应立足于思维训练。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