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爱加些智慧-散文杂谈
说个故事:有个病人,找医生看病,主诉头痛。医生不问青红皂白,只告诉他多喝白开水,加强锻炼,多和朋友聊天,保证睡眠。结果他头不痛了,这可能吗?很可能。这不是医生的成绩?是。可这个病人到底为什么头痛,医生说明白了吗?没明白。这种治病方式,一般称之为“保健型治疗”。
时下,我们有不少的班主任偏爱用这种“保健型治疗”方式来管理学生。不管学生有什么缺点,班主任一律施以爱心,进行“爱心治疗”,或者一律找出学生的优点来表扬,进行“我能行”教育或“赏识教育”,这种教育方法我称之为“保健型教育”。
学生在学校打架,在家不听话、没规矩,教师不侧重分析这些毛病的具体原因,却扭过头去看他的优点,表扬他爱帮助同学,转变他的整体心态,提高他的自信,结果他进步了。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教师一个赏识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语、一记温柔的微笑,或有意为之,或不经意而为,于是乎,原来不做作业的同学做作业了,原来上课迟到的学生再也不迟到了,原来调皮捣蛋的学生变得文质彬彬了,原来的“小霸王”更是变成了“红花少年”……这种教育方法显然有道理,也有效果。
然而,“有了爱,不等于就有了教育”。“保健型”班主任能给学生的进步提供一个较为良好的心态基础,却很难真正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这就类似医生与病人的关系好并不能保证一定可以治好病人的病,因为爱不等于专业能力。
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需要付出时间、心血,需要爱心,但更需要智慧。
一年级学生东东特别不讲卫生,课余时间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摸爬滚打,弄得浑身脏兮兮的,像个泥菩萨。班主任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放学时,东东来办公室交作业本,老师看到浑身尘土的东东,脑海中灵光一闪,想到了自己身上纯白的外套,于是亲切地说:“东东交作业来了,真不错,过来,让老师抱抱你”。东东很开心,正想扑进老师的怀里,猛然发现了自己身上沾满尘土的衣服,马上就止住了脚步,偷偷地看了老师一眼,好像在说:“我会把你的衣服弄脏的。”看着东东僵在那儿尴尬的样子,老师连忙说:“明天让我抱抱你好吗?”东东用力地点了一下头,目光中盛满了欢乐!老师相信,明天东东一定会干干净净等着自己去抱他。
面对这个不讲卫生的孩子,班主任既没有评价他,也没有命令他。只是设计了一个“拥抱情境”让东东“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且鼓励东东去改正。这个“拥抱情境”,一看就很“专业”,非业余选手所能为。既体现了这位老师高明的管理机智,更蕴含着她关注生命的人道主义情怀。
显然,这是一位有智慧的班主任,她有民主的思想、开放的胸怀、科学的精神和研究的习惯。如果我们的班主任,都能像这位一样,全心全意地爱着自己的学生之外,再加入些许智慧的思考,我们的工作一定会开展得更好。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