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给孩子的记忆之藜蒿随笔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是苏东坡的《惠崇春江晚景》,诗中的“春江水暖鸭先知”几乎是妇孺能颂,但大家未必知道“蒌蒿”为何物?
有万能的网络很容易检索到:“蒌蒿又名芦蒿、水艾、香艾、水蒿、藜蒿、泥蒿、蒿苔、龙艾、龙蒿、狭叶青蒿……野生种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其实很多人都吃过蒌蒿,北京的湘菜、赣菜、徽菜里都有一道菜:“芦蒿炒腊肉”,有的也叫“藜蒿炒腊肉”,芦蒿、藜蒿、蒌蒿是一样东西,不过各地的叫法不同而已。蒌蒿很多地方都用来做菜,在湖南当地人向我特意推介了当地的特色菜“芦蒿炒腊肉”,在合肥东道主也点了当地特色菜“芦蒿炒腊肉”,不管是北京还是湖南或者是安徽这道“芦蒿炒腊肉”做法基本一致,味道也差不多。
小时候在鄱阳湖边长大,湖滩上有很多的蒌蒿,不过在老家叫“藜蒿”,每入阳春三月,镇上满街都是藜蒿,邻县的人都来贩卖,省城的人非常爱吃,因为价钱不便宜,他们自嘲“鄱阳湖的草,南昌人的宝”。镇子四周都是鄱阳湖的湖滩,青草率先抢得头春的阳光雨露浓密翠绿铺在鄱阳湖滩的沃土上,似乎占据了每一寸土地,但藜蒿总能一丛一丛在草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空间。那时经济状况很不好,打藜蒿卖是一些家庭收入的一大来源,很多同学家都不会放过这个营生。湖滩上的藜蒿很多,一把一把薅住,用刀齐地割下,便可以一担一担挑回家。藜蒿一般以吃茎杆为主,卖之前要把叶子去掉。摘叶子要顺着捏住藜蒿上部,从嫩尖往根部倒着捋,嫩尖折断了会影响卖价,因此嫩尖上的叶子还要另外小心摘。小伙伴们尽管还只是念小学的孩子,都得帮大人摘叶子,藜蒿的茎杆粗不及筷子,长不过五、六寸,几十斤、上百斤藜蒿要这样一根一根地摘掉叶子,绝不是轻松的活计,穷人家的孩子早干活,他们都练就了一双快手。家里不卖藜蒿,不过表姐和姑姑还是会去打藜蒿自家吃,一家人围坐着一根一根摘着叶子,摘够一顿吃的,剩下的奶奶堆在避光的墙角用石头盖住,还浇了一些水。藜蒿的生命力极强,压在石头下面的藜蒿叶子大部分烂掉了,但是茎杆还是新鲜的,有些嫩尖顽强地探出石头外长出新叶子,因为见不到阳光,藜蒿的茎杆变白了,比刚打来的时候更嫩。老家人用这种方式保存藜蒿,可以放置蛮长时间。
以前大家很少外出,见识面很窄,老家人津津乐道以为藜蒿是本镇所独有,后来有人跟船到了江苏在草滩发现了藜蒿,带回当地用大棚种植,使得每年春节就能吃到藜蒿。江苏来的藜蒿与本地的有明显的区别,江苏来的茎杆细而直,老家的藜蒿茎杆粗很多,大都是弯曲的,颜色较深有点泛红。人们还发现了更加重要的区别,老家的藜蒿味道比较浓郁,纤维少而嫩,更讨当地人的喜欢,于是本地的藜蒿找回了自信,价格显然高于江苏引进来的品种。
尽管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可以吃到藜蒿,但是都没有老家藜蒿特有的浓郁香味。每年吃藜蒿的季节母亲总惦记着托人捎带一些来,今年我在海南,哥哥带了好多来。藜蒿要用腊肉炒,多放辣椒粉才是正宗,母亲没有忘记配上一小包辣椒粉。远离故乡二十多年了,母亲捎来的不仅是故乡的味道,更是母亲浓浓的亲情。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