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狂想,积淀与年轻散文

文章 2019-07-17 14:21:18 1个回答   ()人看过

今天是我第一次来北大附中访问,自在斯坦福d school和王校长一别后,相约在北京再聚,但这周恰逢他开人大会很遗憾不能在学校再聚。但开心的是,上次同行的年轻有为的中原老乡,北大附中校友王总亲自陪我在北大附中参观学习、受益颇深,也非常感谢!谈谈我的感受

感受一,名校是需要历史和积淀的。北大附中成立于1960年,首任校长是北大的教务长,同时最初的老师都是来自北大的教授,所以从办校之出,就传承着北大的的兼容并包与治学严谨,2013年,学校恢复书院制,原有的跨年级混合组成的行政班级升格为七个书院。书院是学生不们课间、中午午饭后休息、交流自主、自治的空间。学校的艺术、文化的气氛很浓,学生们自发组织的戏剧节、舞蹈节,让我这个文青很自然的觉得默契和融入。图书馆也很温馨,同学们都很自然地在书架后,或斜坐,或安逸地躺着,看着各自喜欢的书。

我一边踱着步,一边欣赏这这人文的气氛,也许我从小受五四时期北大发起的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很深,觉得这里的气氛一脉相承。

尽管我是一个创新教育工作者,但不论什么创新,前提是我们是一个教育者,教育和文化一样是要讲究传承和积淀的。它绝不是不是简单的通过资本就可以快速成长、复制的,也不是完全交给科技就可以变革的,它归根到底需要一种人文精神,一种安静的但充满力量的人文关怀。

哈哈,也许是年纪大了,感慨比较多。那说完传承,咱们再说点年轻和创想。

如果说北大附中的历史和积淀首先打动我,更让我出乎意料的是它的年轻,年轻和创想。早就听说,北大附中的登月舱计划,是由一群意气风发的中学美少年自己创办的,它是学生们自发发起、组织的进行创新实验、科技探索、商业初创的,一个梦想孵化器。

在这里不得不提今天见到的一位美少年,他是登月舱项目的一个核心运行成员。三年前也是在在高三上学期,他做了一个决定,从北大附中申请休学,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中学生自己的孵化器项目。我问他是否有考虑回到校园去申请大学读书,他微笑地摇了摇头,“不”! 对么鲜活的成长,多么青春的决定,真的让我这位45岁的大叔感慨颇多。当然我也能感知北大附中的兼容并包才能创造这样的环境!

很久以来,我一直想一篇文章,就是该如何尊重年轻,如何成就年轻!也许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因为我们的孔先生也是提倡“后生可畏也,焉知来者不如今也”。但现实中,我们很多学校,也不少老师,自觉不自觉地总把学生当学生,总把年轻当鲁莽。总是在年轻者面前,以专家、学者、长者、传道者的身份,一边数落着他们种种不是,一边感慨着他们如何不成熟,如何需要谦卑。

没错,年轻,需要对长者的谦卑,但往往谦卑谦卑着,忘记了自强!年轻,需要学习,但学习学习着,忘记了创造!

当七年前我在成都办私塾找自己的第一批学生时,面对着12岁到15岁的孩子,我就援引了韩愈“师说”里的一段话“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我清楚地告诉孩子们,“我今天来这里,做你们的老师,不是为了在你们面前证明老师多么优秀,而是要成就培养你们超越老师,而且一定要超越老师,这样一代超越一代历史才有进步的意义!”

其实,我的小学、初中、高中,老师都是给我很多鼓励的。但大学时代,我们那个大学时代,我清楚地记得很多刚毕业不久的学生做了辅导员。这些督导员为了证明他们的存在,往往在新生面前,把刚入校的原本充满信心、野心和棱角的18岁的年轻人,一个个训得灵魂大检讨,一个个要训导得如听话的小绵羊!

年轻人如果没有象北大这位高中生这样的野心、这样的棱角和勇气,还叫年轻吗?

18岁时,我们被教育要学得成熟、成熟再成熟,冷静、冷静、再冷静,而到了45,我们必然成熟、冷静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半辈子走下来,最大的财富不就是我们曾经拥有的野性的年轻,狂想的少年吗?

哈哈,本末倒置,在年轻时我们就该尊重年轻、成就年轻。这是个人和社会的活力!

当然,在行为规范上,在礼节待人上,我们的确该学习谦卑!这就是人文、传承与野性、年轻的完美结合!

感谢北大附中的访问,感谢这位年轻人,让我写出了这段感受。也与众多教育同行和前辈分享、请教!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