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2.13:泛技术与微创新”会议总结范文
各位馆长、各位学颜、各位2颜:
请允许我用这几个词称呼大家,其实馆长也可以包括在学颜和2颜之内,只是为了稳重,我还是单列出来。学颜是我几年前仿照红颜、蓝颜发明的一个新词,拥有专利权,意思是学习上、学术上、事业上的蓝颜知己和红颜知己,在我的课题组中,我们彼此都以学颜相称。那么顾名思义,2颜就是在图书馆2.0系列会议上形成的蓝颜知己和红颜知己,我觉得“颜”是个带有感情和温度的词,只有用这样的词才能描述我们经过这次会议所结下的深情厚谊。而且我觉得图书馆2.0系列会议的魔力之一,就是能把同行转化成私交,把学术会议和工作会议变成理念的传销会甚至教徒会,后来参加的总是羡慕参加一大、二大的那些人亲如一家的气氛。但是革命不分先后,2不分早晚。相信经过这次会议,在座的都成了2颜,再次开会,大家也会成为新参会的人羡慕的人。
在我的印象中,总结会议是很难的,通常需要一位好手来完成。我之前都是看别人总结,还没亲自总结过。这次会议交由我来总结,不免心中忐忑不安,曾有推辞的想法。但后来一想,如果把会议分成买卖双方的话,大家都是来展示的,是来推广、推销自己的理论或实践的,属于卖方,只有我们《大学图书馆学报》的几位,朱强主编、我、小刘老师,是来采购的,我们要为学报物色人才和稿件,属于买方。买方总是要比卖方听得仔细、看得认真,而且的确有话想说。于是当范并思老师把这个活儿交给我的时候,我甚至没有半推半就,默默地,从了。
在这里,我首先要对上海图书馆界表示致敬和感谢。
晚清以来的历史表明,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学还是别的方面,北京和上海携起手来,就能创造人间奇迹。具体到文化方面,就是北大和上海联手,就能创造文化奇迹。比如陈独秀本来在上海办一个小有名气的《青年杂志》,蔡元培将其连人带编辑部请到北大后,就成了举世闻名的《新青年》。张元济在上海办商务印书馆,主要依靠北大教授,后来商务印书馆发展成为远东最大的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南北竞秀,成为民国文化领域的双子星座。具体到《大学图书馆学报》而言,2005年以来,正是因为编辑部派员参与了首届图书馆2.0的会议,了解了技术进步的趋势,约到了范并思老师、刘炜老师、任树怀老师等关于图书馆2.0、云计算、信息共享空间、关联数据等方面的大作,创下了高引用的奇迹,才实现了办刊历史上的飞跃,跻身为图书馆学期刊第二名。
经常有兄弟刊物向我们请教办刊的经验,朱主编和我会给他们说个一二三四五,但是有一条最私密、最珍贵、最正宗的经验,一般人我们不告诉他们,那就是:刊在帝都、胸怀魔都。上海图书馆界的支持,是我们成功的法宝之一。这次会议,不但上海图书馆学会是主办方之一,范并思老师、刘炜老师代表学会亲自挂帅,上海交大陈进馆长也代表上海高校图书馆,带了精兵强将前来,代表团的规模和我们北大图书馆差不多,属于最多的。这再次见证了《大学图书馆学报》编辑部和上海的友谊。在范并思老师、秦鸿老师为这次会议起草的文学版的通知上,写道:《大学图书馆学报》和上海图书馆学会“暗恋已久”,形象地概括了过去几年两家机构的“暧昧”关系。请允许我利用这个机会,代表朱强主编,代表学报编辑部,向范并思老师、刘炜老师,向上海图书馆学会表示诚挚的感谢!
其次,我要介绍一下这个会议的缘起和组织,对四川图书馆界表示致敬和感谢。《大学图书馆学报》去年被遴选为国家社科基金首批资助的一百种学术期刊之一。获得这个荣誉后,我们一方面感觉自豪,另一方面感觉压力山大,觉得更有责任把刊物办得更好。觉得不能再单纯依靠过去那种“妙手偶得之的幸运”,而要主动为好稿的诞生创造条件。于是采取了三项措施:第一是在今年4月底,在深圳召开纪念创刊30周年的座谈会,邀请编委为学报的更好发展出谋划策。在这次会议上,朱强老师提议,既然学报从图书馆2.0会议上受益很多,表示可以拿出一些资助款,帮助休眠了一段时间的图书馆2.0会议再次复活。此议受到了图书馆2.0会议的创始人范并思老师和刘炜老师的积极响应。于是学报的第二项措施就是参与发起、主办图书馆2.13会议。另外,学报还有一项措施,就是委托厦门大学图书馆作监理,开发适应Windows、IOS、Android这三大系统的《大学图书馆学报》移动客户端,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今天上午厦门大学图书馆的朋友刚刚给我演示了APP的测试版,相信不久之后,大家就可以从苹果商店、谷歌商店、Windows商店下载鲜艳欲滴的《大学图书馆学报》客户端。这次会议,《中国图书馆学报》派袁浩老师参加,《图书情报知识》编辑部本来也要派人来,但是因为某种原因没能成行,这反映了圕林三大受资助期刊对图书馆技术前沿的共同关注。
在本次会议的策划中,编辑部为了维护图书馆2.0会议风格的连贯性,采取了只出资、只收割、不干预的态度。在媒人杨新涯老师的介绍下,网络圕林的公认才女、大众学颜秦鸿老师在取得馆领导的支持下,积极参与会议的策划和筹备,在会议QQ中开始了夜以继日的频繁讨论。作为主办方之一,我们也特别赞成在成都召开,因为近20年来,四川是个出图书馆学理论家和实践家的好地方,从成都走出去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馆长张晓林、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我们北大图书馆的前馆长戴龙基、现任副馆长陈凌,上海交大图书馆的陈进馆长都出自四川,我们希望到这个地方沾些灵气、受些熏陶。 另外,四川的四就是2的平方,也特别适合召开图书馆2.0的会议。所以,朱强主编在开会中遇到电子科技大学的李泰峰馆长、汪育健副馆长,也对会议的落实进行了顶层部署。在此向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的馆领导、秦鸿老师和辛苦付出的全体会务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向参与会议日程设计的范并思老师、刘炜老师和所有会议QQ群成员表示衷心感谢。
正因为有强烈的发现人才和采选稿件的办会初衷。所以当拿到包含3个分会场、一场创意秀的包含28场报告的会议日程的时候,我们编辑部的感觉就像拿到了一期精彩的《大学图书馆学报》的目录,想像着这样一期学报出版后所产生的轰动效应。
如果用几乎话来概括会议的进程和内容。我觉得可以如此归纳:
注册阶段:“喜大普奔”。
会议原定50人的规模,但因为大家看到图书馆2.0会议终于结束休眠、满血复活,都特别兴奋,可谓喜大普奔——喜出望外、大喜过望、普天同庆、奔走相告,报名极其踊跃,结果实际参会180余人,足以反映其受欢迎程度。
开幕式:“高大上”。
即高端大气上档次。开幕式上,北京大学朱强馆长给我们介绍了影响未来的高新技术、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图书馆面临的十大挑战。尤其是图书馆面临的十大挑战,都是图书馆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如果能够挖深挖透,我觉得不但可以发表在学报上,甚至可以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上海图书馆刘炜副馆长讲解了图书馆作为实体空间的价值和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他对美国数字公共图书馆、对下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展望,都很有新意,值得有心人关注。电子科技大学李泰峰馆长,因为购买了一套FRID产品,为了适应它,居然利用电子科技大学的技术优势,DIY了一大拨配套的设施,功能远远超过他订购的产品,强大到完全可以申请各种技术专利。
分会场:“明觉厉”和“不明觉厉”。
昨天下午是分会场阶段。我因为有任务,参加了“图书馆2.0八周年”这个分场。梁灿兴老师还原细节,一如既往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把网络图书馆学的历史描述得充满神秘和阴谋。俞传正老师讲理论,红色磁贴式的演讲稿界面十分耀眼,把网络图书馆学送上了哲学的手术台,剖析很仔细。谢蓉老师全面调研了web2.0在数字阅读推广方面的应用。郭晶老师讲焦饭团,让人觉得高校图书馆就像“长今厨房”,闻到了高校图书馆组织文化的香味。黄体杨老师讲“图林五散人”,他们诤友畏友的交流方式让人肃然起敬。三人谈以轻松诙谐的对话,带给大家回忆往事的快乐。其他的分会场,对参与的、懂的人来说,是“明觉厉”,即我明白你所讲的,觉得很厉害。对没有参与的,或不懂的人来说,也达到了“不明觉厉”的效果,即虽然你们做的事、讲的内容我不明白,但是我觉得很厉害。如第二分会场讲RFID,第三分会场讲BIBFRAME。
压轴阶段:可上头条。
今天上午的发言,大家刚刚听过,记忆犹新,而且讲得清楚易懂,我就不再细述了。这个阶段名为“极客family”,不愧为压轴之作,让我很容易联想到今年夏天 “中国好声音”节目中的“阿妹family”(张惠妹战队),的确很精彩。中场休息的时候,看见《中国图书馆学报》都在约稿,我觉得其中有的题目完全可以上学术期刊的头条。就像“中国好声音”节目中,阿妹战胜了汪峰,上了头条一样。
我代表《大学图书馆学报》,在此敬请各位发言人,如果没有发表过相关文章的,请尽快将报告写成文章,如果觉得分会场的发言合写成一篇文章,质量更好,也可以合写。毕竟《大学图书馆学报》作为办会方之一,主要目的是来组稿,不能忘了这个根本目的。
一场成功的约会应该确定下次约会的时间和地点,本次会议上,某公司已经默认了持续资助图书馆2.0会议,这就解除了承办下次会议的后顾之忧,不管大小馆,如果有意向,请通告上海图书馆学会或《大学图书馆学报》编辑部。以便尽早商量下次会议的议题。这次会议的内容丰富、时间短,分会场较多,不能兼顾,下一次可以适当扩展时间,减少分会场的数量。还有人建议下次开会,与会者自带当地小吃,中场休息的时候来个集中品尝,实现茶歇DIY,希望来年能够成真。
这次会议,本来是个草根会议,但是因为馆长们积极走群众路线,愿意和群众打成一片,川渝沪很多高校图书馆的馆长都来围观和助阵,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超星公司部分赞助了会议,其他几个到会的公司可能也有所贡献,在此对他们表示诚挚感谢!
最后请允许我引用三句话来结束我的总结。第一句话是金妮老师在微博上说:“Lib2.13,久违的盛宴,承载图林一代人共同的梦想与回忆。”第二句话是凯文老师在书社会刚刚发表的日志中说:“未来正在发生,只是还未尽人所知。”我想,这次会议最大的价值就是描述了很多图书馆的未来图景,让未来尽人所知。第三句话是师妹常薇在上午的发言中说:“Lib(赖波),我们回不去了。”(原话是“世钧,我们回不去了。” 常薇引自张爱玲的小说《半生缘》,借用来说明图书馆不能回到传统了),那么就让我们大胆地往前走吧!
我的总结肯定有不到位的地方,敬请范并思老师、刘炜老师、朱强老师补充。
谢谢大家! 以上就是我的会议总结,如果有不妥之处,请见谅。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