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增加农村低段学生识字量的探究论文

文章 2019-07-17 13:37:11 1个回答   ()人看过

一、问题的提出

无论是网上也好,还是平时的交流也好,我们发现,新课程实验区的低段的家长、学生、老师有许多困惑,其中识字教学被提及的次数最多。归根结底,其核心是:识字量太大了!

这次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宏观调控思路是“小学低段侧重解决识字问题,小学中段侧重解决阅读问题,小学高段侧重解决写作问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因为只有识字量大了,才可能大量阅读,只有阅读量大了,才可能高质量表达。

根据专家调查发现,小学三年级学生因为阅读能力有限,数学、英语题目看不懂;初中二年级学生则对理解科学、数学题目存在困难,而这些,归根结底,都是由于阅读基本功不够造成的。正如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曾经说过:“语文是学习工具,是基础,就像盖楼房需要打地基一样。数学是学习自然科学的基础,而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

识字教学,更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提出,应该有效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最终增加农村低段学生的识字量,为以后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打好坚实基础,为以后学习其他学科打好基础。

二、相关策略

(一)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增加学生识字量的主渠道

1.创设教学情境,轻松快乐识字。

农村学生因为特殊原因,起点相对来说比较低,基础相对来说比较差。因此,我们教师在具体教学时,就充分利用人教版实验教材在识字的编排上所采取的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韵语(如:成语串、对对子、三字经、拍手歌、谜语、谚语等)。如一年级上册的《小小竹排画中游》课后所附的生字表,就要求学生掌握“排、中、游、流、唱、两、岸、数、苗、绿、江、南”这些词语。而这些,都是在课文的对子(对偶)的形式中进行的。在指导学生识字的过程中,我们教学时就特别注重将识字和生活、识字和认识事物相结合,以编故事、编字谜、编顺口溜、做游戏等有趣的方式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帮助低段学生克服畏难的情绪,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识字效率,增加识字量。

2.教授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

人教版实验教材在识字的编排上,注重渗透汉字的构字方法。在语文园地中的“我的发现”这一项中,还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如发现同一偏旁字的规律、发现不同偏旁的字有不同的意思等。我们在教学中,重视汉字基础知识的教学、倡导自主识字、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学会区别形近字,较大幅度地来提高识字量。比如,我们教师可以在低段学生掌握了一定生字的基础上,引导低段的学生们自己去归类:原来以“扌”为偏旁的,比如“拍、打、抢、拉、抱”,多数词语都同“手”(或者人的动作)有关。这样一来,学生掌握了方法,就等于是拿到了一把认字的“金钥匙”,就能够顺利地打开识字的大门,就等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事半功倍”,最终可以有效增加低段学生的识字量。

抓住“高频字”,提高识字效率。

我们不应该盲目地追求识字量,而是强调先学习汉字中使用频率高的字,就是我们平时教学时所说的高频字。当幼儿识400个左右高频字时,即可进入初步阅读状态;当幼儿识1000个左右高频字时,就可以读懂一般书报上90%以上的内容;当幼儿认识1500个左右高频字时,就可以读懂一般书报上96%以上的内容。所以认识高频字是识字的最佳途径。比如“二、十、丁、厂、七、三、于、干、亏、士、工、土、才、寸、下、大、丈”等,就是《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的“常用字(2500字)”,即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高频字”。我们教师更加注意引导低段学生将有限的时间发挥最大的作用──花时间去记住汉字中使用频率高的字,以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最后达到增加识字量的目的。

强调勤查字典,养成识字习惯。

对低段学生来说,肯定是有许多生字是不认识的。而从人的惰性来看,可能会采取“混”的方式来解决,因此,我们教师就特别对学生强调“勤查字典”的重要性(我们常说,字典是不会开口说话的老师),并且在课堂内外有意检查学生查字典的情况,加强督促的力度,对自觉查字典的学生进行表扬,久而久之,以便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只有学生自己真正养成了勤查字典的习惯,时时刻刻主动去查不认识的生字,才算是真正掌握了识字的“金钥匙”。

5.保证阅读时间,增加识字数量。

每个学校的时间安排表上都有“读报课”,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往往会将它演变成“作业整理课”。为了增加学生的识字量,为以后的阅读打好基础,我们必须重新夺回“读报课”。虽然每天只有15分钟,但是,即使一个学期平均按四个月计算,也有80天在校时间,80×15=1200分钟。两年下来,也累计有4800分钟(根据有关资料介绍,成人一分钟可以阅读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那么,即使低段学生的阅读速度是成人的一半──每分钟300字的话,4800分钟也可以阅读1440000字的文章)。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