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命的故事介绍

文章 2019-07-17 11:20:21 1个回答   ()人看过

生命来之不易,地球上的生命都经历了几十亿年的演变,才得以发展成熟。每个个体的生命也是经历了艰辛的孕育才得以呱呱坠地。所以,每一个生命都是高贵的,珍贵的。但在人类的眼中,生命是有高低贵贱之分的,那些渺小卑微的生命总是让我们不屑一顾。下面我们来看看热爱生命的故事介绍,欢迎阅读借鉴。

热爱生命的故事介绍1

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

热爱生命的故事介绍2

海伦凯勒美国着名作家和教育家。1882年,她一岁多,因为发高烧,脑部受伤,此后,她的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后来,连话也说不出。

她在黑暗中摸索着长大。七岁那年,家里为她请了家庭教师,也就是影响海伦一生的沙利文老师。沙利文小时候眼睛也差点失明,了解失去光明的痛苦。在她辛苦的指导下,海伦用手触摸学会手语,摸点字卡学会了读书,用手摸别人的嘴唇,终于学会说话了。

苏利文老师为让海伦接近大自然,让她在草地上打滚,在田野跑跳,在地里埋下种子,爬到树上吃饭;还带她去摸摸刚出生的小猪,到河边玩水。海伦在老师爱的关怀下,竟然克服失明与失聪的障碍,完成了大学学业。

1936年,和她朝夕相处五十年的老师离开人间,海伦非常伤心。她知道,没有老师的爱,就没有今天的她,决心要把老师给她的爱发扬光大。于是,海伦跑遍美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周游世界,为残障的人到处奔走,全心全力为那些不幸的人服务。

1968年,海伦八十七岁去世,她终生致力服务残障人士的事迹,传遍全世界。她写了很多书,她的故事还拍成了电影。苏利文老师把最珍贵的爱给了她,她又把爱散播给所有不幸的人,带给他们光明和希望。

热爱生命的故事介绍3

生命是可贵的同样生命也是公平的,对于我们任何人而言都只有一次的机会。热爱生命,是我们无论如何也必须要做到的事。

热爱生命不能只是在个人的口头上说说而已,每一个人要需要落到实处去。我们热爱的、爱惜的、珍惜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生命,也同样应该是每一个人的生命,甚至是每一个动物的生命,亦或者是一棵树一株草的生命。美丽的大自然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绝对公平的,无论是任何生物的生命都没有贵贱高低之分,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我们去敬畏和热爱。

记得以前年少的时候不太懂事肆意的去踩死一只毛毛虫、捏死一只蜻蜓、或者抓一只蝴蝶扔在水里,现在想想这些都是不热爱生命的表现吧。

在中国古有古人东汉司马迁,在忍受了宫刑后依然坚毅的活着。在我们中国古代素来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之说。把自己的身体保护不好是大不敬。但司马迁在忍受了如此极刑之后依然忍辱负重的活着,或许这就是热爱生命的表现吧。热爱生命不仅仅是指要发肤完整的活到老死,还要在经历生命的过程中不断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司马迁在自己的一生中除了坦坦荡荡活着以外,更是努力的实现了他的价值,用自己毕生精力创作了伟大的著作《史记》,他的这种坚毅不得不让人为之敬佩。

古往今来热爱生命的例子不胜枚举。既然我们的历史上、我们的身边都有那么多热爱生命的榜样,那我们就可以向他们学习,把自己的生命放在崇高的位置,珍惜生命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