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的故事简介30字

文章 2019-07-17 11:11:33 1个回答   ()人看过

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下面我们为你带来雷锋的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雷锋的故事篇一

雷锋的个子不够高,体重还不够55公斤。体检时,当年的鞍钢弓长岭矿焦化厂总务股长陈日东就站在雷锋旁边,对那个场景记忆犹新,“检查身高时雷锋把身子挺了又挺,还踮起脚来,才1.54米,量体重54公斤。给他体检的是个老医生,摘下老花镜说,‘雷锋,你的身长、体重都不合格。’雷锋回答,‘这两天感冒,今早到现在还未吃饭。’当时我还在旁边说,‘小雷,说话要实事求是。今天早晨我们不都是吃了两个酥火烧、一碗酸菜吗……’”

雷锋一句天真的话逗乐了体检医生伍哲明。他笑着对雷锋说:“你肚子好大呀!一顿饭能吃两斤。”雷锋却十分认真地回答:“医生,我真的很能吃。”

体检后,雷锋几次去找辽阳市武装部的政委余新元和戴明章,对他们说:“如果不给我换军装,我就穿便衣去。”雷锋那种对参军的执著态度和决心,让焦化厂的领导李钦荣于心不忍,松口同意他去当兵,这在当时很不容易,因为雷锋是生产骨干。

雷锋再把进攻的路线锁定在辽阳市武装部和接兵部队。他特意向厂里请了假,从弓长岭走了几十里路来到辽阳市武装部,几乎天天都去哀求。为了等着见辽阳市武装部政委余新元,他甚至在值班室里蹲了一宿。

连续几天,终于见到余新元,雷锋发挥他的优势,缠着他讲自己的苦难史,结果余新元被感动了,并把周围的工作人员也吸引过来听雷锋讲家史。

让余新元没想到的却是,第二天雷锋就拎着一只棕色小皮箱跑到兵役局里来,说,“政委,我把这点家当都带来了,这回我走定了,叫当不叫当都这样了!”

他放下皮箱就开始抹桌子,扫院子,打开水,到处抢活干,以少见的固执与坚决,让部队不得不重视起他来。

接下来为雷锋做说客的人增加得更多,除了矿上的领导,甚至连担任体检工作的医护人员也替他说情了,因为他每天为各房间打扫卫生,宣讲参军愿望――雷锋是个天生的演说家。甚至与余新元的爱人田儒文(当时的辽阳医院外科医生)也相处得跟亲生母子似的。

余新元更被雷锋的决心所感动,打算帮助他,为这件事他找了辽阳市x委书记曹奇,向地方政府汇报了雷锋想当兵的这个难题。雷锋是普通公民,当他的问题部队解决不了时,地方政府的支持意见往往能起到决定作用。

曹奇认为这样的好青年虽然身体条件不合格,但政治条件合格,同意并支持去当兵。有了地方的支持(其实这也只是一个借口),余新元于是“设计”让雷锋先去新兵营当“便衣通讯员”,让他直接去接触部队的接兵干部。

余新元直接找了新兵营教导员李恒基:一开始,李恒基依然要坚持原则,余新元就再找戴明章商量体检如何通过的问题,戴明章担心体检表的问题。

余新元只好再想办法,去找主检医生吴春泽,吴不肯签,担心犯错误,当时的社会风气还是很纯正的。

最后还是余新元想到一个权宜之计,他在“甲乙丙丁”几类表中,填了份“丙”字表,因为每一百个兵里有五个预备数,如有人到部队里复检不合格,地方上还有回旋的余地,可以再补两个。这样,雷锋终于获得了一个宝贵的候补名额。

雷锋的故事篇二

平凡而伟大的雷锋在日记里,记载了一位同样平凡而伟大的战友,他就是郑春满。但两人却素昧平生。

郑春满,1950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成为高炮营的一名战士。小时候家境贫寒的郑春满,给地主砍过柴、养过猪,常常挨打受骂,饱受欺辱。这个苦大仇深的孩子,在党的培养下,在革命大家庭的熏陶下,逐渐成长起来。1957年7月,郑春满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入党志愿书上这样写道:“我愿意把我的青春和热血,献给人类最伟大、最光辉的共产主义事业,为了实现党的最终目标,我不惜牺牲自己的鲜血与生命。”

1961年4月16日,狂风怒吼,海潮冲没了大连城子坦吊桥河临时用石头筑成的小堤。已是排长的郑春满和战士隋信正坐在桥边谈话,忽然听见桥下传来了“救命”的呼叫声。回头一看,原来是七八个女孩从小堤上走过时,有两个女孩不慎掉进了汹涌的激流中,其他几个孩子在堤上吓得连声呼救。千钧一发之际,郑春满一边喊着:“快!救人!”一边拽脱身上的棉衣,毫不犹豫地纵身跳进滚滚的激流中。

水深浪急,漩涡急速地旋转着,随时都可能将年轻的生命吞噬。只见跳进水中的郑春满忽而被卷进水底,忽而又挣扎着露出头来,那情景惊心动魄,险象环生。郑春满发现掉进水中稍大一点的女孩已经被激流卷入了漩涡,就直奔她游去。但大浪冲击着,他被打了回来。几经反复,他终于游到大女孩身边。当他将大女孩救上岸后,小女孩又被卷进了漩涡。筋疲力尽的郑春满,咬着牙,又一次奋力将小女孩推出了漩涡,浪头却又一次将他吞没了。战士隋信正要前去营救,就听郑春满在最后一次露出水面的刹那间,用尽力气喊出了最后的一声:“不要管我,快去救孩子!”隋信含着眼泪,把处于极端危险的小女孩从激流中救出来,当他再去救自己的排长时,激流的漩涡上面,只漂浮着一顶闪耀着“八一”军徽的军帽,除了大风的呼叫与海潮的咆哮,再也没有了英雄的身影。

郑春满舍己救人的事迹在军队和地方都引起了极大震动,沈阳地方军区党委为了表彰他的英雄事迹,为他追记一等功,并授予“爱民模范”荣誉称号。全军上下和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学习郑春满”的热潮。人们称赞他是毛主席的好战士,人民的好儿子,罗盛教式的英雄。

被他救上来的两个女孩为了纪念郑春满叔叔,分别改名为宋纪春、宋纪满,两人就读的学校也改名为“春满小学”,所在的街道改名为“春满街道”。当地人民的政府为郑春满烈士修建了一座纪念碑,后来又修建了郑春满荣誉室。

1961年5月2日,雷锋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在《前进报》上看到了共产党员郑春满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后,感动得流下了热泪。他在抢救两个孩子的生命与怒涛漩涡搏斗中,光荣地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我为失去一个这样好的阶级兄弟而感到十分沉痛。同时,也为有这样一个在党和毛主席教导下,在革命军队熔炉里熔炼成长起来的真正优秀的阶级兄弟而感到光荣和骄傲。

我要学习他那舍己为人的精神,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雷锋留下了热泪,为这位未曾谋面的战友。在那一刻,他们的思想走到了一起。在雷锋短暂的一生里,郑春满成了他最为亲密的精神挚友。

雷锋的故事篇三

以勤快的态度做好打扫卫生这样不起眼的小事情,是雷锋非常重要、非常优良的品质。他每到一个新的环境,都是这样开始的,这也是他从16岁开始做勤务公务员工作时期养成的好习惯。

从小就有当兵理想的雷锋,在开始征兵宣传时就跑去报名了。为了成功,他每天都到当地武装部门打扫卫生、生炉子,也到征集站生炉子,给负责体检的医护人员打水。

1959年12月9日,雷锋写的激情洋溢的文章《我决心应召》还发表在弓长岭矿的《矿报》上。跟以前一样,雷锋通过发表文章来让上级知道自己的决心。

但是,第二天,也就是12月10日,兵役局和接兵部队在第一轮目测时就把身材矮小的雷锋“淘汰”了,这让雷锋好不沮丧。当满载具备体检资格的应征青年的解放牌汽车开动时,不死心的雷锋就紧跟车尾追上去,硬是爬上了汽车,到了体检站。

体检站设在辽阳小屯的一座小学校内。雷锋作为体检编外人员,心情很是低落。等待体检的人,有的结伴上街游玩,有的三五成群闲谈,只有雷锋拿起笤帚扫院子,挨个扫作为临时宿舍的教室。几近绝望的雷锋见到接新兵的团军务参谋戴明章,甚至拉着他的衣襟,苦苦哀求,要他批准自己参军。

体检结束了,雷锋不合格。

雷锋的个子不够高,体重还不够55公斤。体检时,当年的鞍钢弓长岭矿焦化厂总务股长陈日东就站在雷锋旁边,对那个场景记忆犹新,“检查身高时雷锋把身子挺了又挺,还踮起脚来,才1.54米,量体重54公斤。给他体检的是个老医生,摘下花镜说,‘雷锋,你的身长、体重都不合格。’雷锋回答,‘这两天感冒,今早到现在还未吃饭。’当时我还在旁边说,‘小雷,说话要实事求是。今天早晨我们不都是吃了两个酥火烧、一碗酸菜吗……’”

雷锋一句天真的话逗乐了体检医生伍哲明。他笑着对雷锋说,“你肚子好大呀!一顿饭能吃两斤。”雷锋却十分认真地回答,“医生,我真的很能吃。”伍哲明被他磨得没有办法。

体检后,雷锋又几次去找辽阳市武装部的政委余新元和戴明章,对他们说,“如果不给我换军装,我就穿便衣去。”雷锋那种对参军的执著态度和决心,让焦化厂的领导李钦荣于心不忍,松口同意他去当兵,这在当时很不容易,因为雷锋是生产骨干。

雷锋再把进攻的路线锁定在辽阳市武装部和接兵部队。他特意向厂里请了假,从弓长岭走了几十里路来到辽阳市武装部,几乎天天都去哀求。为了等着见辽阳市武装部政委余新元,他甚至在值班室里蹲了一宿。

连续几天,终于见到余新元,雷锋发挥他的优势,缠着他讲自己的苦难史,结果余新元被感动了,并把周围的工作人员也吸引过来听雷锋讲家史。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