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该何去何从议论文

文章 2019-07-17 11:07:22 1个回答   ()人看过

香港大黄鸭例行检查属正常放气,而大陆游客却被质疑乱扔烟头,躺着也中枪。当生长在“礼仪之邦”的我们将“文明”、“素质”诸词抛之脑后之时,各种与城市发展甚不协调的现象便开始像一个个躁动不安的音符拨动着人们的心弦。面对这些,我们更多需要的是反思。

镜头一:“风景宜人”撞上“到此一游”

自然景区,本是人们观赏风景、陶冶情操之地。然而,越来越多的风景区却在遭受伤害,变得伤痕累累。从被刻字弄得遍体鳞伤的长城,到赫然出现在故宫大水缸上的涂划…社会文明究竟被遗落在何处?埃及卢克索神庙古老的浮雕上刻着的“丁XX到此一游”的字样,也一刀一刀刻在国人的心上。神庙与汉字,两大世界文明却如此“相遇”,国人莫不为之感到羞愧。有人说,最好的“到此一游”,是把旅途中所有的美好都刻在心上。而我说,提升文明素养需要在心间刻下文明的美好模样,更需在脑中铭记种种不文明现象,以此自戒自省,才能使社会文明之花大放异彩。

镜头二:“过马路”撞上“中国式”

在来回穿梭的车辆之间,一个个行人“敏捷”的闯过红灯、翻越栏杆,最终到达目的地的身影不时映入眼帘。全程动作一气呵成,没有半点迟疑。看着眼前的一幕幕,冷汗浸湿了我的衣衫。类似的情况每天都在上演,其惊险程度堪比“美国大片”。前段时间引起公民广泛评论的“中国式过马路”与此如出一辙。这些现象的背后,是国人文明观念的缺失。今年5月6日,北京对“中国式过马路”正式开罚,一时之间成为社会上热议话题。10元罚款能否止住国人无视交通规则的步伐?对此我认为,改善此类现象、提高公民文明守纪意识是一个长期过程,其中必定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管,但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公民自身的文明素质。莫让“过马路”顶上“中国式”的头衔!

镜头三:“传统美德”撞上“暴力事件”

中华民族素有“君子动口不动手”之传统美德。但最近,“不让座”引发的暴力事件却频频上演:先是在杭州,一男子连扇了不给自己妻子和孩子让座的年轻人5个耳光;接着在湖北,老人与不让座的年轻人发生争吵;之后,长春和济南的公交车上,又发生围绕让座的掌掴事件…让座固然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外现,但若以此为筹码对不让座者不分请状况便暴力相加,名为“维护道德文明底线”,实为对文明的玷污!暴力,不可能推动社会进步;戾气,也无法为文明加码。真正的美德,永远都是发自内心的付出。

这些社会上出现的各类不文明现象不禁令人感到焦虑:文明究竟该何去何从?车有双轮,才能远行;鸟有两翼,才能高飞。一个健康的社会,不仅需要发达的物质文明,而且需要高度的精神文明。只有深刻反思不文明现象,以此为契机提高公民文明素质,才能让文明之花在中华大地灼灼其华,才能使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脚步更加平稳。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