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村受众媒介信息处理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论文
论文关键词:农村受众 媒介素养 信息处理能力
论文摘要:随着大众传媒的普及和发展,受众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显得格外重要。而对于占受众人口总数大多数的农村受众而言,他们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如何?其中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对此,在媒介素养教育中有什么相应的对策?这正是本文所要回答的问题。
媒介信息处理,指受众在处理所接触的媒介信息时所采取的一系列认知策略。[1]从近年来对媒介素养的研究可以看出,媒介素养的两个重要的维度是:媒介信息处理和媒介参与意识。鉴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农村受众,所以媒介参与意识暂且不谈。基于媒介素养关注受众主动解读和反思批判媒介信息的理论指向,作为媒介素养的一个子维度,我们可以将媒介信息处理具体化为受众对所接触的媒介信息的思考、质疑、拒绝和核实。“思考”指的是受众对大传媒所呈现的文本背后所包含的深层含义的解读;“质疑”指受众能够对大众传媒所呈现的文本提出质疑,怀疑其中的有些细节的真实准确性;“拒绝”指受众对大众传媒所持的观点、所提倡的思想的排斥和抗拒;“核实”则意味着受众能够通过个人经验、认真查询、不同传媒之间的比较来确认自己所怀疑的细节。
以上讲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所包含的四个方面——思考、质疑、拒绝、核实,在大众传媒越来越发达,信息无孔不入的进入每个人生活的今天,任何受众都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即对媒介信息的思考、质疑、拒绝、核实的能力。农村在中国是一个不容忽视却常被忽视的地域,中国人口的70﹪-80﹪在农村,农民,作为媒介受众中人数最庞大,却又经常被忽略的一个社会阶层,在有关媒介素养的一系列问题中,似乎也被忽略了。对于广大的中国农村受众而言,他们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的现状如何?影响他们媒介信息处理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培养他们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这一系列的问题就涉及到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及其教育。
媒介素养发端于英国,中国对媒介素养的研究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有的学者认为以1994年陈力丹《我国需要“媒介扫盲”》为开端,而有的学者认为以1997年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为开端,无论按照哪一种说法,媒介素养引进国内的时间并不长。经过十多年的不断努力,媒介素养已从一个热点话题逐渐深化成具体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从近两年对媒介素养的研究来看,对特定群体的研究比较多,如,青少年、大学生、农村留守儿童、农民、少数民族受众等。具体到本文的研究对象——农村受众,则更多的倾向于媒介使用情况,信息资源的分配,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媒介素养研究。
对于媒介素养,目前比较经典的定义是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媒介素养作出的定义:“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2]根据学者们的概括,媒介素养在西方经历了四次范式的转移。[3]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第三代范式,强调大众媒介制造假性意识的巨大潜力,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一种由外部文化强加的价值观念,而媒介正好代表了这种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所以媒介素养的首要任务是培养批判解读能力。[3]这样,媒介素养的重点在于揭示大众媒介文本建构的“媒介真实”与现实世界的差异性,以及文本中暗含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如何麻痹受众的。
一、影响农村受众信息处理能力的因素
广大的农村受众因其独特的社会处境和面临的艰难的现代化的任务,其媒介素养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近年来,由于传媒的快速发展,恶性竞争,部分媒体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其社会责任,良莠不齐的内容同时涌入了广大农村受众的眼中,传媒生态正遭受商业逻辑的践踏。与城市受众相比,农村受众由于自身的文化水平和认知能力的限制,在这方面受到的伤害更大。通过已有文献梳理,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农村受众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非常弱,他们批判接受媒介信息,积极主动思考解读的情形几乎不存在。这就是农村受众媒介信息处理能力的基本现状,是什么导致了农村受众信息处理方面的现状?
(一)与经济状况有关
农村受众信息处理能力的高低与他们所处经济状况有关,与农民的基本生活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有关。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接触大众传媒是人们为了生存发展和完善自我而产生的一种社会需求,对于农村受众来说,他们在多大程度上接触传媒以及接触传媒的目的和意义是不同的。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农村地区,由于农民的基本的生活问题解决了,他们就将目光转向了更高的需要层次,如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他们对大众媒介所呈现的文本有了一定的思考意识,也就是说他们有了媒介信息处理能力的经济基础。比如江浙一代的农村受众,以《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居民媒介素养——对浙江金华农村居民媒介素养现状的实证调查》为例分析。对于广告的态度,有72﹪的人不认为广告是真实的;对于电视剧,有62﹪的人认为其内容贴近现实,40﹪的人认为电视剧里出现的色情和暴力镜头没什么不好;对媒介运作的认识,70﹪的人不清楚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对“把关人”更是闻所未闻。虽然以上数据显示的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并不理想,但也说明在这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受众的信息处理能力已经开始萌芽。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尚且这样,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受众的情况我们可想而知。大众传媒对他们而言只是闲暇时间消遣娱乐的工具,媒介所传达的基本事实、思想观点、价值观念的正确与否对他们没有实际意义,他们宁愿相信这一切全是真的,而没有时间、精力以及能力进行思考、分析,因为这些离他们的生活太遥远了。
(二)与文化程度有关
农村受众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与农村受众的文化程度有关,受教育程度越高,媒介信息处理能力越强。我国农村人口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据统计,在西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有2/3的人处于文盲半文盲的状态。大众传媒所传递的是现代文明,无论传播技术如何发展,如何能够以最浅显易懂的形式呈现传播的内容,农村受众和大众传媒之间的隔阂还是永远存在的。传授双方的共同的意义空间越小,传播实现的效果就越不理想,更不要说激起他们心中自我意识的觉醒了。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广大农村受众的思想认识受到了局限,只关心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身边事,对于国家、国际大事没有想知道的愿望,更不要说通过大众传媒了解外面的世界,进而对大众传媒所呈现的世界提出自己的思考、想法。媒介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提供天气预报、娱乐消遣的工具。他们一般认为媒体所呈现的世界与他们所处的世界相差太远,电视剧里的生活是城里人的生活,而他们并不懂“拟态环境”,缺乏应有的媒介知识,也并不知道媒介是如何运作的。文化水平这道连接大众传媒和农村受众的桥梁一旦不畅通,那么他们之间正常的沟通就会出问题,更不要说深层次的理解、思考和批判了。
(三)与媒介知识水平有关
农村受众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与媒介知识水平有关,媒介知识水平越高,媒介信息处理能力越强。近年来,提出媒介素养认知范式的美国学者波特将媒介知识具体分为三个方面:内容、生产过程和效果,其中又以前两项最为重要。[4]就内容方面来说,受众应该明白,媒介内容是建构的产物,而建构现实不等于反应或者代表现实;就媒介生产过程来说,受众需要明白信息背后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重要背景对意义产生的影响。根据学者们对上海、北京、广州、西安4个城市的调查表明,当前我国城市受众的媒介知识整体上不容乐观,处于及格水平。与城市受众相比,农村受众在受教育水平、经济状况、经验范围以及对媒介的接触都远远落后,所以农村受众的媒介知识更是不容乐观。根据对浙江金华农村的媒介素养调查(70﹪的人不知道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40﹪的人认为媒介报道反映了全部的生活)也可以发现农村受众的媒介知识水平很低。然而,这种对媒介的基本知识的普遍缺失必然影响到他们对媒介信息的处理。
二、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
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有针对性的对农村受众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提高他们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实现大众传媒与农村受众的良性互动,从而更好的实现传播的社会功能。
(一)普及媒介知识
由于大部分农村受众文化水平偏低,对媒介的认知尚处于很低的层次。我国的大众传播技术和设施发展很快,但大众传播接受者的素质提高却比较缓慢。很多受众对媒介保持着一种神秘感,这种神秘感正是由于不了解媒介的运作模式而产生的。对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首先应该打破农民对媒介的神秘感,正确认识媒介,了解媒介资源。只有对媒介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才能更好的对媒介内容进行思考、质疑、拒绝、核实。
(二)辨别过滤负面信息
对农村受众而言,负面信息还包括大量的虚假信息。限于普遍文化素质的低下,面对丰富多彩的媒介内容,能够有效的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而不至于迷失在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之中,是农村受众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因此,对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应重点教会他们辨别负面信息的方法,对虚假信息的识别对农村受众更具有现实的意义。同时,能够辨别真假信息,也就意味着农村受众对大众传媒的内容提出了质疑,辨别能力的提高也就是提高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
(三)改善传播设施、提高文化水平
农村地区的欠发达一定意义上可以归结为知识贫困和信息贫乏。知识贫困的主要原因是文化水平的普遍偏低,信息贫乏的主要原因是传播基础设施的薄弱。只有在传媒的到达率达到一定的程度,受众能够充分享受传播资源的情况下,才可以谈对传播内容的选择、思考等。而这其中又涉及到文化水平的问题,只有达到一定的文化水平,对大众传播内容才能充分的理解。
基于上述几点,在农村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农村受众的信息处理能力,首先要从心里上消除媒介神秘感以及媒介崇拜思想,其次要尽可能多的传授媒介知识,让受众了解媒介。具体的可行途径有媒体培训、成人教育、培养意见领袖等。农村受众的信息处理能力偏低,这是我国农村媒介素养的现状。提高农村受众的信息处理能力,可以促进农村受众个体发展,抑制大众传媒对农村受众的负面影响,实现媒体与受众的良性互动,更好地实现传媒的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周葆华,陆晔.从媒介使用到媒介参与:中国公众媒介素养的基本现状[J].新闻大学,2008(4).
[2]陆晔.中国传播学评论—媒介素养专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陆晔.媒介素养的全球视野与中国语境[J].今传媒,2008(2).
[4]周葆华,陆晔.中国公众媒介知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J].新闻记者,2009(5).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