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前泼水经典散文

文章 2019-07-17 11:02:52 1个回答   ()人看过

“马前泼水”是一出戏,说的是西汉武帝时一个叫朱买臣的会稽人,即现在的苏州。此人家境贫寒,经常要靠砍柴叫卖来补贴窘迫的生活。朱买臣是一个爱读书、知识渊博的人,在砍柴、卖柴的空隙也手不离卷。这种“书呆子”型的人,无论农耕或家庭经营一般都是“弱智”,和同村的其他人比起来,生活每况愈下。俗话“酒肉朋友,柴米夫妻”,女人跟着男人生活,是要吃饭穿衣的,这过日子缺吃少穿的,周围的人难免闲言碎语。这使朱买臣的妻子崔氏无地自容,对朱买臣大为光火,感觉生活没一点希望,就逼朱买臣休掉她,要另攀高枝;“世情薄,人情恶”,任凭朱买臣怎么劝说,崔氏坚持要走,朱买臣只好与她解除婚约,并赋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妻子弃我,我不弃妻。”崔氏又嫁给了张姓石匠。后来,朱买臣的文章得到汉武帝的欣赏,并被重用,一直做到“长史”的位置。在回家乡担任“会稽太守”时,在轿中看到给石匠送饭的崔氏,崔氏蓬头垢面,并不比跟朱买臣生活好多少,朱买臣把他们带到衙门,看在从小结发夫妻的份上,让崔氏和后夫在后园自己耕种生活。崔氏要求“破镜重圆”,情愿做妾做婢,服侍朱买臣,被朱买臣以“覆水难收”拒绝,崔氏羞愧难当,自杀身亡。这真是“人成个,今非昨”、“雨送黄昏花易落”。

朱买臣历史上真有其人,《史记》《酷吏列传》里有一段对他的描写,朱买臣后来因牵连陷害大臣,被汉武帝处死。“马前泼水”戏文和故事的版本很多,内容的真实性已无从考究,后人杜撰的成分更大一些。其实,远在西汉之前几百年“三从四德”的教育就已经流传,但不知为什么崔氏没受到一点教化。故事本身是否有歧视妇女之嫌,本人愚钝,尚待指教。 但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女人耐不得寂寞、耐不得贫穷、不能勤俭持家。好高鹜远、缺乏远见的女人也不在少数,有道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到那山还得把脚翘”,你怎么就没想到你身边的丈夫就是“潜力股”呢?!

这是两千年前发生的故事,今天这样的故事还在发生着。笔者曾经目睹一位年轻的母亲,不守妇道,为满足一时冲动的欲望,毅然决然的地离开了未成年的孩子,离开了爱她的丈夫,离开了她亲手建立的温暖的家,要去开创她的事业,去寻找她的幸福,在她将要离开孩子时,孩子并不知道妈妈要永远离开这个家,但问了妈妈一句:“你不爱这个家吗?”妈妈的回答是:“你不懂”!这女人要是上了邪劲是多么的可怕,可是也注定了是多么可悲!天要下雨,娘要改嫁,小孩子是没有办法的。莫!莫!莫!

现实生活中,家庭发生这种类似的变故不在少数,但像朱买臣这样最终出人头地的却是少数。生活能否幸福,并不在于能否出人头地,而在于夫妻俩是否能同心同德,同甘共苦,这样,才能苦尽甜来。黄梅戏《天仙配》里不是有这样一句戏词:“夫妻恩爱苦也甜”。是的,只有恩爱,才能以苦为甜,只有恩爱也才能抵挡“苦风凄雨”,艰辛的拉扯大自己的孩子。有这样一句话:“三十年前,看父敬子,三十年后,看子敬父”,若干年后,当你的儿子长成顶天立地的汉子,事业有成时,那时又该多少人向你投来羡慕的眼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话并非没一点道理,可也许不符合现代社会的潮流,但几十年后你就会对这句话有不同的理解和体会。 “多年媳妇熬婆婆”,当白发苍苍的你儿孙绕膝下时,那份喜悦、那份安详、那种天伦之乐,岂是可以用金钱衡量的?!虽然你付出了一生的辛苦,但这时的你问心无愧!没有付出,哪来的收获?!

这位年轻的母亲并不懂得自己其实是生活在幸福之中,更不知生活在这种真情中是何等的弥足珍贵。 因为衡量幸福的标准是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而且,精神的满足远远大于物质的满足。有爱她的丈夫,这是千金难求,有可爱的儿子,这是无价之宝,有自己亲手建立的小窝,虽是草窝,却是温暖的,可是她却身在福中不知福。舍弃这么多宝贵的,置伟大母亲这一天职不顾,置母性崇高舐犊之心不顾,更不顾女人的起码道德贞操,异想天开要去追求自己的事业,舍弃真情,去追求虚无飘渺的幻想,这种追求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但她却说孩子“不懂”。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当她在金窝、银窝里感到彻骨寒冷时,再想回到温暖的草窝已是不可能的了!更何况你也未必追求到金窝、银窝,只怕是已经掉进苦海,跳进火坑。你在做这种可耻的决定时,是否想到你年迈慈善的父母,你怎样向他们解释,你的儿子一天天长大成人,你将来如何向他解释你要弃他而去的这种决定。“一怀愁绪,几年离索”,等到她明白过来时为时已晚,若干年后,这位母亲在儿子面前“撕心裂肺”般的痛哭,你的儿子接纳你,这说明他有仁孝之心,是你的造化,他如果不接纳你,这是你咎由自取,怨不得孩子。背负着沉重十字架,要用终生的忏悔来赎罪,“咽泪装欢”的日子只能自己去面对,错!错!错!

按现代人对性科学的研究和理解,崔氏之所以要离开朱买臣,其原因不仅仅是生活拮据,很可能性生活不和谐,或达不到性满足有关(仅仅是推测)。但我们是人,不是动物,生活在世上的人,不但受生理的支配,还要受到乡规民约、道德规范的约束,当然还有法律的约束。不顾道德,不要情操,这种人是被嗤之以鼻的,是没有任何理由为自己辩护的。有人说过这样的话:“历史惊人的相似”,但历史不是简单的重复,两千年前发生的事,现在还在发生着,我相信再过两千年,类似的悲剧还会发生。心情浮躁的女人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守不住纯真的恬淡,对外界一点微小的诱惑就背信弃义。两人的世界,多年的那份“情”,多年那份“义”是多么不值一分钱!话又说回来,即然你不讲这分“情和义”,别人何必又在这“情和义”上面多费纸墨?!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