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兴趣培养的方法与途径论文

文章 2019-07-17 09:31:10 1个回答   ()人看过

在全国上下一片“减负”声中,怎样才能使学生真正享受到“减负”的实惠,并且能够不因“减负”而引起学习成绩的滑坡,这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一个大问题。许多人都很赞同这样的观点,即“减负”减掉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但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采。我认为:如果能够加强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那么,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效果将会提高,学习负担将会减少。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教师本身应成为学生信任和崇拜的对象,语文教师本身应具有多学科知识,能够运用其他学科知识来辅助语文教学。

因为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和其他学科有联系,有时甚至是对某一学科知识的专业阐释。如《什么是生态系统》《大自然警号长鸣》《人类的语言》等篇目,要求教师对自然、生物、环保等领域有较多的了解。《死海不死》《看云识走气》《防治近视常识问答》则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物理知识;至于历史、地理、政治、化学等各门课程的知识,都可以在教材中寻到些影子。

如果一个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其他学科知识了解得不够,解释得不透或不对,那么让学生如何能够信任你、崇拜你呢?学生学起语文又怎能真有所得呢?若失去了学生的信任,那么,学生就对学习语文失去了兴趣。

第二,教师应善于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通过自身的消化和筛选,再传授给学生,使其对“语文”有接近的欲望。

有的教师不能说是学问不深、知识不丰,但是,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没能够很好地消化,对专业术语之类的知识解析得不透彻;这样,学生听课后仍是“你不说我还明白些,你越说我越糊涂了。”所以,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还是要以尽量浅易的语言解析深层次的道理,充分注意授课的“艺术化”,真正做到“深入浅出”,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第三,紧扣教材和大纲精神,精心设计配套练习和测评试卷,从而引导学生学好课内知识,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培养目标不是使学生成为会背书的“机器”。教师的任务是教会学生“会学习、会生存、能发最。”因而,不仅要让学生自觉抵制读死书、死读书的做法,教师本身也不能贪图省事、搞题海战术,大编提纲,滥选提纲,滥选练习;更不应当让学生背课后练习的“参考答案”(现在市场上有许多小册子:是所谓的课后习题答案)。否则,学生对参考书的依赖程度就越来越严重:教师本身也会越来越失去吸引力。精编精选精讲练习:可以使学生节省许多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真正达到减负的目的。

第四,必须重视语文活动课对学生的正面引导作用。语文活动课是课文教学的极好补充。

在活动课上,教师更有条件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必须如此);活动课内容的多样性,形式的灵活性都是课文教学所欠缺的。教师必须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一阵地,使它发挥正面引导作用,让学生领会语言艺术的无穷魅力。

第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须重视“设疑和解疑”的特殊作用。

教师的巧秒“设疑”——设计一些小问题,可以使所要讲解的知识更有条理性,也更有趣味性。解疑的过程更是教学活动艺术性的体现。让答案抽丝剥茧般地逐渐呈现于学生面前,给学生一种示范,就会使学生在积累之中学会“会学”,实现最后的“发展”。

最后,教师要避免把培养语文学科兴趣理解为“语文兴趣小组活动”。

二者之间有因果关系,有先后之后。只有培养起学生的语文学科兴趣,才能够更好地开展语文兴趣小姐的活动。前者是对所有学生而言,后者是对部分学生而言。

以上所讲,主要是从教师方面入手来阐述,因为毕竟老师在学识方面比学生更为丰富,经验更为老到,教师的引导也就更容易培养起学生的兴趣。所述或有偏颇浅陋,愿向诸贤请教。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