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的培养论文

文章 2019-07-17 08:55:40 1个回答   ()人看过

论文摘要:本文从改变社会观念,注重技能型人才培养;了解自身特点。树立成才信心;注重综合能力,塑造创新人才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见解。

论文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1、改变社会观念。注重技能型人才培养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目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劳动力大军,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艰巨任务。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扑面而来的知识经济,人们追求管理型、学术型人才的意识逐渐强化,认为只有成为某方面的专家、学者才是真正的人才。再者,社会的分配制度不健全,不合理,使得技能型人才没有相应的社会地位,使得社会对职业教育失去了信心,只有在考不上重点高中或大学时,才不得已选择职业教育。这种观念是非常片面的,人才的概念应涵盖面更广。因为在某一领域取得突出成绩,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人毕竟是少数。只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岗位上作出一定成绩的人都应该成为人才。我国的经济发展不仅需要培养一大批高层次知识和技术方面的人才,更需要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技能型人才。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职业教育的水平在很多程度上决定着劳动力大军的素质水平,而劳动力大军的素质水平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民经济生产和服务的总体水平,决定着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综合竞争力,劳动力结构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民经济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因此,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进步的一个重要问题。

2、了解自身特点。树立成才信心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源大多数是初中毕业生,在普通中学因为文化成绩较差而最终选择了职业教育。这部分学生有没有可塑性?可不可以培养成才呢?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的,个体身上独立存在着与特定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七种智能。它包括逻辑、数理智能,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交流、交往智能,自知、自省智能。每一个体由此组成的智能结构和因此呈现的智力类型是不同的,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抽象思维型,一类是形象思维型。主要能倾为抽象思维者可以成为研究型、学术型、设计型人才,而主要能倾为形象思维者可以成为技术型、技能型、技艺型人才。普通中学的教育比较适合于抽象思维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成了普通教育中的佼佼者。而形象思维较差的学生在学习上则感到力不从心,他们中的大部分学生成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源。从现代教育理论的分析可以看出,文化成绩不好并不代表智力落后,因为其智力类型和智能结构的优势领域不在于此。文化成绩不好并不代表技能学不好,职业学校的学生完全不必悲观失望,只要认清自身特点,扬长避短,就一定能成为技术型、技能型、技艺型人才。

3、注重综合能力.塑造创新人才

传统的职业教育仍是从简单的从业角度来确立职业教育的原则,让接受教育者掌握一门技术,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工作就行了。这种教育思想没有看到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物质生产领域出现了许多新工艺、新技术。还涌现了大批新的经济部门和生产领域。美国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淘汰了8000多种职业,同时诞生了6000多种新职业。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在加快,每年的淘汰率达20%,技术的周期寿命只有5年。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期,落后的产业技术必定要被淘汰。要适应新时代的变化,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不但要加强技能训练,更要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那些知识面狭窄,适应能力不强的人,必将被时代所淘汰。

人的职业能力可分为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两个层次。基本职业能力是劳动者从事某一项职业所必备的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是劳动者胜任本职工作,赖以生存的核心本能,强调合理的知识结构,强调专业的应用性和针对性。方法能力是劳动者在职业生活中不断获得新的技能和知识,掌握新的方法的手段,强调方法的逻辑性和合理性。社会能力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包括人际交往、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和环境意识等。强调对社会的适应性,行为的规范性。综合职业能力是指具体的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它是接受创新性知识和创新能力的支撑潜力。因此,在职业技术教育中,我们不但要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从理论教学、技能实习、课外活动和课外作业等几方面进行。

1.优化课程设计

职业技术教育的工种繁多,如机械专业就达到30多种。下面以机械专业为例,谈谈课程的设计。

可以将教学内容分成五大模块,包括①文化基础课;②专业基础课;③专业课;④技能实习课;⑤选修课。文化基础课不要设置太多,“本着低重心,宽基础。”的原则,围绕专业而教,不同专业侧重点不同。专业基础课要大胆打破学科界限,本着“够用再延伸。”的原则,适当删减繁杂深奥的内容。加强学科间的横向交叉,相互渗透。专业课应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与实践紧密结合,和技能实习同步开展,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相互结合起来。有许多具体的操作技能,理论上是无法解释清楚的,必须强化技能实习,加大技能实习的课时,还应落到实处。选修课可以开设相关专业的课程,还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校园礼仪,卫生环保等。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应及时引入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如UG、Pro/E和MASTCAM等。

2.优化教学环节

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但体现在教学内容上,还体现在教学环节上。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不能照搬普通教育的模式,应提倡边实践边理论的模式。尽量将书本教学改为课堂实践教学,老师将实际中的问题或零部件放到课堂上,结合理论知识讲解,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边观察边实践,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如制图课的教学,在训练学生读图、画图的能力时,可以结合学生实习中加工的零件和图纸,进行测绘和读图训练。安排一定的时间,要求学生完成零件的模具、夹具和装配图的测绘。学生在进行这些课题研究时,分工协作,查阅相关资料,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技能得到拓展,更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团队。在教学手段上,应将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充分提高教学效果。值得一提的是,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应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工具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构筑稳定的实习基地,建立和完善技术手段先进的训练系统,如实验室、模拟教室和机床设备等,是必不可少的硬件条件。

3.改革考核办法

普通中学由于升学压力,仍以分数作为考核学生的主要标准。而职业教育就没有这个约束,学生注重的是技能学习,毕业后面对的是择业,不是升学。完全可以以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前提对学生进行考核。目前,理论课采用试卷进行闭卷考试的方法与普通教育差异不大,学校又对及格率,优秀率提出过高要求,很容易将学生引入应试教育的误区,严重束缚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可以将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比值设为5:5,平时成绩可以从学习态度、课堂表现、课外作业、课题研究等几个方面去考核。充分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一些技能性较强的专业学科,可采用过程式考试和作业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将所学内容分成几个阶段,学习完相应的过程,再完成必要的过程作业即为合格。另外,还可以将学科分成几个部分,要熟记硬背的部分采用闭卷考核的方法,拓展性知识部分采用开卷考核的方法;体现动手能力的部分尽量进行实践操作的考核;与实践紧密联系的部分,采用课题研究等方式进行考核。然后根据每一部分内容在学科中所占比重,按相应的比例计算出综合值。总之,不论用何种考核方法,都要以职业能力的评价为中心,客观公正全面的进行考核。尽量使那些在应试教育中耽误的学生在应用教育中脱颖而出。

4.加强道德教育

这里所说的德育,涵盖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个方面。德育也是职业能力培养不可缺少的一环。

中等职业技术学习的学生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生,他们正处于思想不成熟,逆反心理强,易受外界影响的阶段。有些同学在普通中学因成绩不好,受到家长的责备,同学的歧视,自暴自弃,养成了散漫,上课坐不住的坏习惯。经常发生打架斗殴、通宵上网的现象。这不仅对身心健康不利,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也不利。要将德育渗透到教学、实习、生活等各个环节,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校园礼仪课,举行各种知识讲座,经常开展技能比赛、学科竞赛、班级美化、校园艺术活动和球赛等。以职业意识、职业道德、技术能力为导向,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

我们经常看到这一现象,有些学生虽然专业技能掌握的不错,但在一个单位干了不久,就辞职回家了。而有些学生却能在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并得到提拔重用。究其原因,是因为两者虽然具备了专业能力,但其他方面的能力却存在很大差异,如敬业精神、自信心、集体责任感等,前者没有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精神。所以在传授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进步的重要问题,需要全体职教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关注。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